本库收录台湾地区期刊,为给研究者提供原始资料,本库保存期刊原貌、未删改,不代表本库认同作者的观点和用语,请鉴别!
换取龙头上的蜡烛;还有些人去掇龙胡须,拿回贴揷在猪栏里,求神保佑养奓猪和避邪之意。当龙灯经过城隍庙,龙灯必须进庙在大殿上向城隍老爷行礼致敬,并要做「参花」,参花是由专人敲鼓,并高唱祷词,边唱边敲鼓,鼓声的韵律非常好听,可惜笔者不懂,无法在此把它记下来。然后在天井里滚龙灯,桦龙灯的人,都使出浑身解数,特别卖力,因为城隍庙的天井大,滚得开,看灯的人又多,龙灯滚得好坏,在这里教会得到正确的评论的。滚龙灯的花样不多,大概龙抢珠与编篱等,乐器也只有二种,一是单面鼓
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或者是丈母娘欺贫爱富,小姐私自赠金,情郎上京赶考中状元后大团圆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也是一般人熟识又喜欢听的。唱道情伴奏的乐器很简单很轻便,唱者左手握两片长长的竹板(竹板宽约三公分,长约六十公分,竹板顶端要燀成两片合拢丫字型),并用左手腕抱住一个竹筒的鱼鼓,(鱼鼓用长约七十公分,周围约廿五公分的竹筒,凿去竹筒中的竹节,削平竹筒外皮,竹筒下端口鞔上猪皮油上的薄膜,再用麻绳编结一个圆圈,大小与竹筒一样,圈外绕上布条,再把圈箍在竹筒下端
我國神話,有八仙飄海。元曲雜劇中,有八仙上壽,惜己失傳。玆作舞劇,以表禎祥。此歌:以月琴、琵琶、三絃、木琴、胡琴、笙、簫、箏、笛、及鑼鼓,用各種不同之調式,各種不同之唱法,成爲舞曲。其舞:以玉女作綵帶舞開場,象徵五雲湧起,衆仙下凡。相繼以劍舞、葵扇舞、木板舞、塵拂舞、玉笛舞、葫蘆舞、荷花舞、花籃舞、以狀八仙之特色。末以祝壽舞爲南極仙翁上壽。仙翁負仙桃,乘白鶴,悠然而至。玉女與八仙,一齊出場,簇擁仙翁,高呼萬歲,爲一多采多姿之羣舞。一、序曲(彩帶舞)駕祥雲...
鼓词流派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温州鼓词有北派、南派说法。北派是指词师陈壬连的钢丝琴试制成功之后,为温州、永嘉、乐清等县(市)的艺人所仿效,故这批艺人自称为「北派」;南派则是瑞安、平阳一带的艺人统称。北派的特点是使用温州方言音韵(指市区),采用钢丝琴,平横直放于鼓架,奏法类似扬琴,其换韵灵活,唱腔较为细腻。南派的艺术特色则讲究押韵,平仄严谨,近于古乐府。由于北派的乐器钢丝琴音域明亮,不适应一般嗓音偏低哑的艺人,故难以发展。后来,南北两派取长补短,慢慢地融为一体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大陆赴台之各省市同乡会文献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您当前的IP是: Processed in 0.074 second(s)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08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 京ICP备06036494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