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义和团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滬杭甬鐵路漫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87期  作者:張俊 出版时间:1993-02-01
    关键字: 沪杭甬铁路 义和团 民办苏路

    将近一个世纪前,沪杭甬铁路的蓝图绘出来了,但仅仅是在图纸上。唯在新时代才得以实现。一八九八年,英国从淸政府手里获得了「沪杭甬铁路」的修筑权。但由于当时「义和团」的反帝鬪争正席卷北方,英国一直没有敢动手修建。到一九〇五年,浙江商人发起「民办浙路」(由枫泾到杭州),江苏商人也提出了「民办苏路」(上海南站到枫泾)的要求。他们一面竭力向淸政府要求收囘「沪杭甬」的筑路权,一面开始勘测施工。一九〇八年三月六日,由满淸政府向出面中英公司借了一百五十万英镑,再以国库名义

  • 文章吳興吳漁川其人其事(三)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6期  作者:笠父 出版时间:1977-06-06
    关键字: 吴渔川 吴兴 其人其事 两宫西狩 义和团

    四、兩宮西狩語酸辛前述駐京各公使,各電其本國政府設法濟師,不日各國軍艦,已翩集大沽,遂環攻砲臺,五月十九日,大沽砲臺失陷,津城危急,裕督倉皇不知所措!是時廷旨以李秉衡督師,扼守京津孔道,人見其紅布羃首,短衣紅帶,一如大師兄裝束,顧屢戰屢敗,士無鬪志,李遂發憤殉節,裕督由天津逃出,旋亦自盡!先是直隸提督聶士成,兼統武衞左軍,初受命剿捕拳匪,繼復奉命攻剿洋軍,乃囘兵迎之。匪衆乘勢擾其後,聶知事不可爲,忿然率兵深入敵壘,志在必死。洋兵望見黃馬褂,發砲轟擊,洞胸...

  • 文章吳興吳漁川其人其事(中)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5期  作者:笠父 出版时间:1977-05-06
    关键字: 吴兴 吴渔川 其人其事 治理怀来 义和团

    当京津骚扰之际,吴永治怀来,亦正被拳匪所困。先是直境义和团纷起,怀来毗隣各邑,亦以次波及,以故邑中有识士绅,亦洋洋乐道其事。吴永独念历朝往事,远如黄巾米贼,近如白莲天方,决无以异端邪术而能成立大事者,妖风一启,莠民趋之将来必至汎滥横决,不可控制,小则为地方之患,大者成邦社之忧;乃竭力诫饬士绅,传谕里保,多方开导,严加取缔,谓现已奉旨明禁。怀来境内,无论何人何地,均不得设有神团坛宇及传习布煽等事;违者以左道惑众论。轻者笞责,重则正法。以此拳坛遍于四邻,而

  • 文章八三憶往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48期  作者:陳漢淸 出版时间:1980-11-01
    关键字: 环球旅行 律师业务 逃难经历 徐蚌会战 义和团 母亲逝世

    花没有关系。但亦姑妄听之而已。逃难经历逃难二字在我国为常用语。意思是原住地方发生灾难,人民无力抵抗乃逃到另外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去。天下太平之时,人民可以安居乐业,高枕无忧,如在天下不太平之时,人民必须提高警觉随时准备逃难。余在一生中逃难已成家常便饭。兹分段敍述如下:⑴第一次:余二岁时即逢庚子义和团之乱,引起八国联军攻打北平。全国骚动,上海亦非安乐土,先父母乃携余逃难返囘定海小沙故鄕暂住,待乱平后,再返囘上海。⑵第二次:在满淸被推翻民国建立后,全国尙未统一,因避

  • 文章象山掌故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07期  作者:顧章 出版时间:1994-10-10
    关键字: 象山掌故 义和团运动 张小金造反 东溪村

    同时派人在沿海几个倭匪常登陆的地方用柴草放火。果然,海上倭匪见岸上号火,而不见老百姓灯火,也就不再登陆。由此,沿海地区的匪患确实减少了。周官在象任职期间,有惠政,所以老百姓立祠祀之,《象山县志》也为之立传。「只许周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说也由此传开。当时,是老百姓根据实情用来戏谑之词。后来,这句话在流传中把「周官」谐音成「州官」,并约定俗成,成了一句成语,但这时已非原意,而是用来抨击那些只容自己为所欲为,而不准老百姓越雷池寸步的官吏了。义和团运动影响下

  • 文章《辛丑條約》百年祭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89期  作者:白衣 出版时间:2001-08-10
    关键字: 义和团 八国联军 航行权 开矿权 庚子赔款

    民权主义》见《孙中山选集》七五八、七五九页。[2] 见《义和团资料》第二册四七〇—四七一页。[3] 见《义和团运动史论丛》一二七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4] 「北河」是总称的河名,由「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滹沱河」等合成,主要在今天津市、北京市、河北省境内。[5] 见《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九六八页。[6] 见《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五七三页。[7]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三卷三八三页。

  • 文章記民國奇人 鎮海宿耆李組紳先生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2期  作者:秦雲 出版时间:1968-02-01
    关键字: 李组绅 庚子事变 义和团运动 国报 辛亥革命 六河沟煤矿

    鎭海宿耆李組紳(晉)先生兩年前在港逝世,享壽八十一歲。其生平奇事特行甚多,有足爲同鄕述者,爰爲記錄如下:組老以往多居北方,兄弟排行,位居老大,故一般稱爲李大爺。這個「大」字恰好槪括他的生平,自表至裡,無往不見其大。組老長得健骨高軀,手足寛厚,道地的南人北相。食量旣大,酒量尤宏,凡遇宴會擎杯繞席,逗人鬪酒,豪情勝槪,壯年人猶有遜色,這些屬於形態的「大」,人所共見。自遜淸末造起,以至北洋軍閥統治時期,他以礦業鉅子的身份,跌蕩京津,周旋於大人先生間,有時參與機...

  • 文章記嘉興老外交家——許景澄先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10期  作者:周國壎 出版时间:1969-09-20
    关键字: 驻俄钦差大人 外交家 甲午战争 戊戌事变 义和团 许文肃公文集 浙江月刊 许景澄

    余今年七十八岁,生于淸光緖十八年壬辰九月,在幼时,尝闻我先母舅方元熙氏(号明甫)吿知:我嘉兴老外交家许景澄先生,别号竹筼,后奉诏谥封为许文肃公,原住嘉兴城内洲东湾之南营小屋,幼习洋文,了解列强国情,与外交礼节,曾奉淸廷派驻为俄罗斯国钦差大臣职,赴俄前,准带随员,有方侍郞元熙,及金侍郞家玑,与译员陆征祥号子兴等,同在钦差衙门服务,共约廿载,许氏当年,英俊文才,颇受淸廷器重。至庚子年,拳匪创乱,义和团利用红灯罩之符咒,驱逐洋人,焚毁洋房,后竟残杀洋人,禁用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