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华五山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国佛敎「中华五山」之一:阿育王寺(中)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36期  作者:張素珍  出版时间:1997-03-01
    关键字: 阿育王寺 佛教 中华 阿耨达池 怀琏大觉禅师

    门:在寺东南角,有二道门,第一道是黄墙黄琉璃顶的歇门亭式建筑,拱形门上悬挂红底金字匾,额题「阿育王寺」;二道门是二柱单门歇式黑瓦顶的石牌坊门。阿耨达池:阿耨达池原在印度恒河边上,为印度贵族洗澡之处,装饰华丽,边上有金属栏杆。寺内的阿耨达池仿印度阿耨达池而建。池长约〇米,宽约三〇米。原在池四周石栏杆上装有金属栏杆,现已拆去。阿耨达池相对于较远处的外万工池,又叫内万工池。这里是佛教信仰者放生之池,是个鱼乐世界。明代大书法家人写的「鱼乐园」在南栏内

  • 文章我国佛敎「中华五山」之一: 阿育王寺(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37期  作者:張嘉樑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阿育王寺 中华 嵩來荃禪師 阿育王寺常住田碑 育王十景

    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这篇碑文叙述了阿育王寺在南朝宋元嘉二年奉诏立「常住田」,以及梁武帝准许免其田赋的前因后果。全文掺以玄妙的禅说,夹叙夹议,洋洋洒洒,二千零零三十余字之多。《宸奎阁碑铭》,高三〇〇厘米,宽一四五厘米。苏轼(一〇三七—一一〇二)撰并书,现存者为万历重刻碑。熙宁三年(一〇七〇年),怀琏筑宸奎阁,专藏宋皇赠给他的宸宝,元祐年,怀琏八十二岁,决定请苏轼撰写《宸奎阁碑铭》。《宸奎阁碑铭》对怀琏的道德文章作了很高评价。全文记述怀琏自庐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