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七夕风俗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七夕风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8卷 第8期  作者:金建楷 出版时间:1996-08-10
    关键字: 七夕风俗 牛郎织女 对月穿针 爱情诗词

    引《曰纬书》)古时许多地方以此来占卜粮食收获的丰歉,乞求神祇牵牛、织女保佑。七夕风俗除继承远古的一些习俗外,还同织女、牵牛的文学故事相辅相成。诗经·小雅·大东有「趾彼织女」「睆彼牵牛」的诗句,汉末的古诗《迢迢牵牛星》把星神进一步人格化了,道出一个悽凉的爱情故事。然而善良的人们不满足于此,于是又创造出织女七夕过河与牵牛相会,天河阻隔由鸟鹊搭桥的情节……随着一代又一代民间创作者的加工,织女、牵牛的故事越传越广,七夕也随之成为一个隆重节日。不仅在民间,在宫廷里也

  • 文章七月七吃巧食和染指甲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7期  作者:冠信 出版时间:1979-10-01
    关键字: 七夕 风俗 吃食 染指甲

    的民间风俗,在古代要比现在热閙多了,现在一般人对七夕都无多大兴趣了,看来再过一匙些岁月,这个美好的风俗也将成为历史名词了。家鄕的七月七有吃巧食、拜七姑(女孩子拜)、染指甲等风俗。巧食是用酦面饀红糖,揑成长条用印模印出来的,模是刻女子像,二个一连,做好的上鏊盘烤,烤好后在面上点一点洋红。巧食长约六七公分,宽一公分半,厚半公分多一点,看起来很好看,吃起来也很香甜。还有一种麻巧,要用酦面掺猪油和红糖拌匀,做成二指宽,十公分长,半公分厚,面粘白芝麻,也是放在鏊盘烤的,烤好

  • 文章七夕风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2卷 第9期  作者:金建楷 出版时间:2010-09-10
    关键字: 七夕节 风俗 漫话 牛郎织女 鹊桥

    七夕风俗谈农历七月初七夜,是否我国民间独呈异彩的节夜,叫「七夕」。清人王士祯《香祖笔记》称:「七夕之说自三代以来,相沿旧矣。」我们虽无法肯定夏商周是否有此节目,但至少可以肯定秦汉时已有节日雏型。《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俗。」古人认为:「七月黍熟,七月为阳数」(《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风土记〉)。这天是一个吉庆的日子,因此有一些与农事相关的活动:人们「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祈请于河鼓织女。」「牵牛星,主关梁,织女星,主

  • 文章浙江七夕趣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8期  作者:陸漢斌 出版时间:1974-08-30
    关键字: 七夕 故乡风俗 鹊桥灯 听口语 泗洲佛 拜魁星

    农历七月七日夜为七夕,又名乞巧节。传说是牛郞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在传统性的许多节日中,是最富有浪漫气氛的,因此,古人基于自然崇拜心理,构成牛郞、织女于「七夕」鹊桥相会的神话;其中又含有我国农业经济社会男女分工合作的意味。所以牛郞织女的爱情故事,在各地民间有「乞巧」、「度七夕」等习俗流传。在笔者家鄕——浙江民间,七夕更有许多韵事挿曲。如妇女们「鹊桥灯」处理方法、渔妇戯夫、渔姑约会等,极有趣味,而为各地所罕见的节目。今离家多年,不无每逢佳节倍思「鄕」之感!爰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