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特色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满族民族特色的鞋「靰鞡」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張引 出版时间:1994-03-01
    关键字: 满族 民族特色 靰鞡 靰鞡草 兽皮

    滿族及其先世,以狩獵、採集爲生,終年在山林冰雪中奔波,爲了保護雙脚,最初以獸皮包足,後又逐漸演變成鞋,滿語叫靰鞡。靰鞡以野獸皮或家畜皮製做,形狀前平,後圓、口方,前臉上聚皮納褶,四周安有六個小皮耳子,穿用時用皮條或麻繩穿過耳子,放上靰鞡腰,繋在小腿上。靰鞡穿用輕便、結實,適合各種地貌環境和氣候條件。冬天穿用靰鞡,則要在裡面填絮靰鞡草。該草纖細若線,三棱形有毛刺,經過捶打,柔軟如絮,保溫隔涼。填塞在靰鞡中,即使在冬夜雪地裡站上一宿,也不會把脚凍壞。故東北諺...

  • 文章蒙古飯店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5期  作者:李元烈 出版时间:1979-07-01
    关键字: 蒙古饭店 西馆子 经营方式 特色菜肴

    吾鄕張家口上堡有淸眞館,人皆以西館子呼之,而其名反不彰,余今亦忘其名,或戲呼之爲蒙古飯店,以其所售美肴,多類蒙古做法,蒙人亦樂趨之,據家鄕父老云:先是,尙有一東館子者,與西館子對街而設,所製菜肴亦同,當時因與外蒙通商,蒙漢雜還,食客衆多,兩家生意均極興隆,嗣後外蒙爲俄人攫去,中俄斷交,蒙人入口者漸少,做外館生意者(平津滬漢各地漢人攜磚茶、冰糖、綢緞布匹等,赴蒙旂做生意之商人)亦相繼裹足,於是營業蕭條,東館子遂告歇業;惟西館子一枝獨秀,西館子店貌古樸,係一...

  • 文章東北大豆之馳名及展望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曹樹鈞 出版时间:1976-11-01
    关键字: 东北大豆 大豆成份 营养价值 驰名世界 东北大豆的特色

    大豆为制豆油的原料,人所共知。又大豆所含油质,可用以制肥皂、杀虫剂及黏着剂。而所含燐质在工业上是油漆中不可缺少的化学原料。(6)糖果原料:大豆所含之糖,可用以制造糖果。[2]三、大豆成份与其营养价値之分析及东北大豆的特色1.大豆及其制品的成份(1)大豆的成份我国东北及关内各省民众习于食用大豆及其制品,乃由先世沿袭而来,认于养生有益,初不知其所含成份如何,溯大豆成份为世所知,开始于德国学者对日本参加一八〇〇年奥国博览会所送东北大豆之化验分析,初步结果如下:热量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