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活动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昌图爱国靑年的文学活动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1卷 第1、2期  作者:郭士學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文学活动 抗日活动 人物事迹 青榆社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不愿当亡国奴,各地爱国志士、草莽英雄相继组成武装队伍抗击日寇。一些爱国青年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反满抗日活动。有的远离家乡,参加抗日队伍;有的流亡关内,从事救亡活动;还有的潜入地下宣传,组织动员群众起来抗日。在日伪统治的十四年中,昌图的爱国青年有的秘密印发抗日传单和地下刊物,有的组织读书会。「青榆社」,就是由于清(子汇源)、杜渐、任庚白、王良、马凤琴(女)等青年文学爱好者,结合在一起组成的。表面是青年人在一起联系感情,交换文艺写作经验

  • 文章国立东大旅台校友会联谊活动纪要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3卷 第4期  作者:王大任 出版时间:1983-05-01
    关键字: 东北大学 旅台校友会 联谊活动 活动纪要

    驻日本亚东关系协会顾问,嗣另就东京华侨中学校长。王广龄、康国瑞、印永法赴美久住,印永法学长不幸于上年病逝洛山矶,校友会之阵容与各项活动,为之无形减色。母校校友会现任理事已蝉联两届,其当选名单为:王大任、翟绍先、孙鹏越、王廷珍、梁素霞、刘今程、何秀阁、张继田、王长玺、陶佩潜、庞树春、陈国齐、高殿升、王兴仁、任世公、刘守志、方永蒸、高伟时、周烈、孙麟生、秦学明、王守拙、陈炳寰、郑春甲、依迈伦、曲长陆、马绍干、起慕德恩仁等。监事当选人为:王德馨、王如翼、毛瑞英

  • 文章國立東大六十年校慶紀實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3卷 第4期  作者:王大任 出版时间:1983-05-01
    关键字: 东北大学 校庆 题赠 活动纪实

    國立東北大學六十週年校慶,於本年四月三十日下午二時半假台北市婦女之家舉行。出席貴賓有敎育部長朱滙森、立法院長倪文亞、國防部長宋長志、銓敍部長鄧傳楷、國民大會秘書長何宜武、國立政大校長歐陽勛、中央文工會主任周應龍、暨東北鄕賢王鐵漢、王星舟、董文琦、李仲華、趙自齊、李宇淸、劉政原、汪漁洋、梁肅戎、張瑤光、信致文、周大葉、張維仁、王征、王珩、師長方永蒸、林耀山、劉全忠、趙石溪、黃大受等,學長董微、曹樹鈞、張式綸、邢淑孍、張重羽、周慕文、侯庭督、王大任、王德馨、...

  • 文章希臘之旅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6卷 第2期  作者:梓園 出版时间:1985-11-01
    关键字: 世界诗人大会 希腊 活动纪实

    奥林匹克世運大會的火炬是由希臘創到世界各地的:世界詩人大會(world Congress of Poets,簡稱WCP)的火炬是由中華民國傳到希臘的,本年九月廿八日到十月二日在希臘的觀光勝地,地中海裡的科夫島(Corfu)擧行第八届世界詩人大會,便是依據在我國所制定的會章。我國代表團在這次大會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WCP運動是由菲律賓具有華裔血統的已故國會議員、國際桂冠詩人協會(United poets Laureate International,簡稱UPLI)創辦人兼會長余松博士(Dr.Amado M.Yuzon,1906 79)所發起,其...

  • 文章神秘的千山大佛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衛國 出版时间:1994-09-01
    关键字: 佛教 弥勒 宗教活动 千山大佛 开光

    聚集地大约有近千年的历史,为甚么大佛至今才被人们发现呢?既然明清时就有人拜祭过大佛,为甚么在千山的文献中没有文字记载?对此有人解释说:宗教活动的本身就是保守的,况且即使个别高僧、道士发现了大佛,他们也把大佛视为这是上天赐给他本人的佛。但是宗教对于布道、传道、传经本是十分重视的,大佛的问世对此是有益的,为甚么高僧、道士还要「守口如瓶」呢?另一种解释是,这一带山势险峻,古时常有虎豹出没,无人敢到大佛附近拜祭。那么古拜佛台上的供碟和发现的近尺厚的香灰又怎样能圆了此说

  • 文章東北零縑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72-11-01
    关键字: 同乡动态 爱国活动 奖学基金会 苗剑秋

    元游行,该会动员四十余人,(包括大连同鄕会十人)于十日上午七时卅分在公卖局门前集合,尹理事子宽率领同鄕十余人很早赶到集合地点,前来参加游行。每人佩带同鄕会代表证,戴一式草帽,手持小型国旗,精神振作,队伍整齐,走到终点,始行解散。颇受其他各同鄕会赞佩。至于东北其他同鄕会亦均派代表参加,如辽北由林耀山先生,吉松合哈由栗直先生等率领参加,充分表现我东北之爱国精神。于斌鄕长在美主持若干爱国活动枢机主敎于斌鄕长已于国庆日搭环球公司客机,自美返国。于枢机系于九月八日离

  • 文章母校東大在三台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周烈 出版时间:1982-03-01
    关键字: 东北大学 三台 校史 学生生活 文体活动

    孳孳矻矻,爱国情殷,报国心切,此情此境,洵为同学一生中最困苦者,弥足珍惜怀念。四、艺文体育活动(一)国剧社—由刘贞模、余静盫、苏鸿俊、闵守恒、吴绍璲同学及敎官曹咏波组成,曾演出苏三起解等剧,扮像艳丽潇洒,唱做俱佳,充分展露其精湛才艺,多采多姿,盛况空前,赢得全校师生赞赏。(二)话剧社—由王乃勋、杨慧杰、吴毓琨、陈晓六、陶佩潜、范子政同学组成,演出名剧,风头甚健。(三)壁报—东大壁报甚多,分月刋、旬刋、周刋、,每月按时刋出,贴于校门内甬道两侧墙壁上,计有「东大靑年

  • 文章抗敵十四年紀要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王守正 出版时间:1972-05-01
    关键字: 敌后工作 九一八事变 义勇军活动 往事夙文

    宣传,劝募捐款的活动,日间锣鼓喧天,热閙非常,晚上十一点,忽闻北陵方向枪砲声大作,一般市民均以为又是日军在演习,因为那时日军经常有此擧动,我国同胞均敢怒而不敢言,只好不予理会避不出户,以防意外。当时余住在城内商务印书舘宿舍内,觉得枪砲声与寻常不同,但因电话不通,无法探知究竟。次晨十九日尙未起床,即听到同屋人外出归来传称,各机关已被日军占领,各城门均有日军及装甲车把守,而且日军正向「北大营」(国军驻防营房)进攻,国军已展开抵抗,市街交通全断,电话不通,日军满街

  • 文章敵僞時期東北文壇剪影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季剛 出版时间:1977-02-01
    关键字: 敌伪时期 东北文坛 文化抗敌活动 乡土文学 文艺批评

    徐讦为「梦囘春河」写序,曾有「要谈到中国现代文学史,敌伪时期沦陷区的文学的一章,则几乎是要交白卷」的槪喽。实则抗战时期,广大的沦陷区并不都是不长水草的沙漠地带。无论任何地区,任何时代都不会没有作家,也不会没有作品;正所谓有烟的地方必有火,有人生的地方就有文艺。文艺本是人类生活的反映和思想的表现,但在受异民族侵略统治地区,一切不能自由反映表现时,有关文艺活动,势将分途发展。所以要硏究敌伪时期东北地区的文艺,必须从公开的和地下的两方面来着眼,始得其全。前者包

  • 文章伪满「建国大学」学生的抗日活动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1卷 第3、4期  作者:白獻競 趙北柯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伪满建国大学 抗日战争 抗日活动 柴纯然 联合读书会

    ,就可以网罗一批为其所用的「人材」,但在建大存在的短短七年中,却涌现出一批年青勇敢的抗日志士。他们以抗日活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人民不甘受奴役、勇于犠牲的民族精神。这是日本侵略者始料所不及的。二、柴纯然等的抗日活动柴纯然,梨树县人,生于一九二〇年。一九三八年考入建国大学,是建大一期学生。一九四〇年春,柴纯然参加了王宏文、张辅三领导的国民党长春地区的反满抗日组织,他和杨增志是建国大学青年小组的领导干事。他们的具体工作是:扩大组织成员、宣传反满抗日、揭露「日满亲善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