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国民政府褒扬李烈钧先令文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5期  出版时间:1968-04-02
    关键字: 李烈钧 七七事变 军事生涯 人物事略 生平事迹

    陈立夫、张治中、朱绍良、狄膺、曹浩森、李明扬、段锡朋、陈肇英、刘峙、程天放为治丧委员会委员,料理丧事,饰终典礼,务从优隆,平事蹟,存备宣付国史馆,用示政府崇报元勋之至意。此令。(录自民国三十五年二月廿七日重庆中央日报第二)

  • 文章湯恩伯將軍軼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3期  作者:吳錫鈞 出版时间:1968-09-15
    关键字: 汤恩伯生平 旧友回忆 西安事变 修械所 抗日战争 生活简朴

    民国二十三年八月,我从学校里出来,经人介绍后进入第四师,那时候,兼师长是汤恩伯将军,他是赣粤闽鄂湘剿匪军第十纵队指挥官,也指挥八十九师,汤指挥官平时爱穿士兵一样的粗布服,爱吃士兵一样的大锅菜,并喜欢一个人到连排去,和士兵活着一起。无论第四师和八十九师的官兵,背地里都叫他为「伙伕头」,他当师长时,据说有一次,他一个人溜到某团某连去,正好连长不在,他就和士兵问长问短的聊起天来,士兵们以为他是旁的连上的伙伕,大家谈得很起劲,邀他一同吃晚饭;事后,士兵们还以

  • 文章西安事變善後殉難的王以哲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王濤盛 出版时间:1972-05-01
    关键字: 西安事变 王以哲 以身殉难 人物生平

    盛宝吾弟足下;展诵来书,藉悉壹是,慇慇于故旧之情,拳拳于向学之念,回读再三,至为感奋。大学问,大道德,为济世之本,亦为立人之基,足下如有志焉,宜多多读书,浏览古今名人传记,以广我心怀。是以般般所嘱望者;不在言词之慷慨,义气之豪侠,而在于敦品励学,痛下工夫。耑此函覆,顺问学安!王以哲手书十一月三日。」这是王以哲先于民国二十四年冬给笔者所写的一封回信,当时笔者适在洛阳军校读书,王先任六十七军军长,远在陕西剿匪,于军事控偬之际,给笔者作如上之亲笔恳切回信

  • 文章金陵陷落忆往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1期  作者:王自強 出版时间:1978-07-10
    关键字: 南京大屠杀 抗日 叛逃

    一九三七年民国廿六年十二月十二日,是世界上最残暴、凶恶、野蛮的日本军阀、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中进占南京的日子,笔者当时参加首都保衞战,驻留南京。那天夜里,随军从南京撤出,虎口余,悠悠岁月,迄今竟已四十一年了,每想当时的情景,一幕幕地泛现于脑际眼前,永难忘怀。当时我在宪兵部队服务,驻防南京区宪兵队,担任军事警察工作,必要时准备参加战鬪行动。十二月初,南京便日益紧张起来了,政府各机关,只剩下少数未撤出的人员和物资,仍在搬迁,商店老板和居民们,凡有能力有准备

  • 文章慶弔襍詠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4期  作者:田誘予 賈書法  出版时间:1982-11-15
    关键字: 南京大屠杀 人生感怀 凭吊屈原

    端节吊屈」田诱予「每逢诗节吊诗人,遥向湘南奠酒樽,泽畔行吟悲浊世,波心含笑解朝酲,「怀沙」难挽君王悟,「天问」因何举国昏?汨罗千古成遗恨,赢得骚坛诵古今」。「中秋有感」「人几见月当头,海外相看倍感忧,北地家山行不得,南天车马去迟留,星星白发侵双鬓,滚滚红流泛九洲,默祝嫦娥怜我意,明年此日伴归舟」。「题江苏同鄕会」「苏北苏南若比邻,七鲲暂作避秦人,联谊互助鄕情厚,团结精诚友爱增,风雨飘摇舟共济,天涯马嘶。迎风旗海凌空耀。巨狮舞吼龙吟啸。献瑞呈祥看海峤

  • 文章两岸谈和忆高贤 永怀张冲先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2期  作者:蔡似靜 出版时间:1999-02-10
    关键字: 西安事变 淮南先生 家书 王安石金陵怀古

    辜汪会后,两岸气氛仍是低沉,寒意未消,笔者反其道而思而谈,觉得国共和谈的旅程中并不都是隆冬景色,也有和风照人富有人情味的一页,这是国共和谈最珍贵的史实,也可以说是国共和谈永不退色的情谊。这段情谊是温州高贤——张冲淮南先所塑造,他是乐淸人,曾就读莫斯科中俄工业大学及俄罗斯法政大学,返国后成为国共第二次合作关键人物,在合作中,由于他的大格局、大胸襟、大担当,沟通超过历史人物鲁仲连,仪能郞秀、风裁崚整,而气宇深宏,无尘俗间意。他也是西安事变国共沟通化异求同

  • 文章程懋筠鄕賢的創作——國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58期  作者:丁立鳴 出版时间:1994-10-01
    关键字: 程懋筠 人物生平 音乐学习 抗敌军歌 七七事变

    民国十七年戴传贤先提议,采用 国父孙先,在民国十三年六月十六日,于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中的训词,为中国国民党党歌的歌词,经会议一致通过后,便公开征求曲谱;在一百卅九篇应征作品中,只有程懋筠先的作品入选。民国十九年政府曾公开征求国歌歌词,但在一千多件作品中,竟无一首达到标准入选。政府乃于三十五年宣布前述党歌暂代国歌。而于民国卅二年公布,为正式国歌。因此,程懋筠先也就是我们国歌的作曲者。—编者按程懋筠(一九〇〇—一九五七)号与松,江西新建县大塘鄕人。父程

  • 文章南京大屠殺的回顧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44期  作者:金其康 出版时间:1997-11-10
    关键字: 南京大屠杀 回顾 民族生存 对日抗战 概述

    委员会」和「南京国际红十字会」共有二十三位国际友人和两位我国同胞,他们为人道服务精神和勇气所作的努力,以使数千同胞免于饥饿与死亡,也安慰与治愈多少人精神上、肉体上的创伤,其中十八位国际人士在战后受到我国致赠的勋奖,虽然南京安全区阻止不了日军之奸淫、抢劫和抓走大批人员去屠杀,但仍然是尽了他们应有的努力。2.日军在三个月内疯狂杀害了我国三十四万余军民同胞,这是人类文明中最可悲,也最可耻的大污点,我们要追忆这种不人道,无人权的事情不再发,要如此才能对得起我们死难

  • 文章钮惕二三事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70期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钮惕生 考试院 七七事变 淞沪战役 革命元老

    本文由章甘霖鄕长提供,原载七十四年十月出版之中国考政学会五十周年纪念专刊,作者为民国二十年首届高考及格之沈兼士先,沈文之后,另附有考试院三代同堂及钮公廉洁之风尚与谦和之盛德两节,则为同刊所载首届高考及格李飞鹏先浮沈院部二十年一文中之片段。·编者·

  • 文章宋子文先的伟大功业

    来源期刊:《海南文獻》 第14期  作者:侯中一 出版时间:1983-07-15
    关键字: 宋子文 生平简介 西安事变 任职经历

    一、家世及其求学情形先名子文,广东文昌人,淸光緖十八年十二月初十日,(公元一八九三年一月二十七日)于上海,父耀如,又名嘉树(英文名查理),留学美国温特比提大学,膺受神学证书,归国后初为传敎士,执敎于吴淞美以美敎会附设学校,时胡适之亦隶门墙,嗣在沪经商,创设印刷厂,明为印刷圣经,暗则排印革命文物宣传品,参加革命工作。国父孙中山先,初莅申江,辄下榻宋宅,相与商谈革命计划,所有宣传刊物及机密文件,均由该厂印发,曾充 国父私人秘书,及负财政责任。母倪桂珍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