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18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战争后期武汉地区空战目睹记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17期  作者:王安康  出版时间:1995-10-10
    关键字: 抗日 武漢 空戰

    弹指一挥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距今已五十周年了。这场战争是和平与侵略的生死决斗;是正义与邪恶的全面交锋。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终于取得了这场反侵略战争的最后胜利。我就是成长在这个血与火的年代里。一九四四年我就读于黄陂县中三年级,刚刚踏上了靑年时代的旅程,距今已有半个世纪,然而我对当时战争的情景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现仅就我亲眼目击有关抗战后期武汉地区的空战实况具体记述于下,以作为我对全中华民族光辉节的微薄献礼。一、美空军地毯式的轰炸租界变为废墟到

  • 文章碧血流芳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99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79-06-10
    关键字: 抗日烈士 日寇暴行 日据时期 淞沪会战

    ㊄蓬户女拒寇悬梁扬州旧城五巷三元巷口,有蓬户蒋大,业瓦木工,妻病故,仅留一女,年十八、九,左右隣皆以「蒋家姑娘」呼之。蒋大因妻丧哀甚,时生病,难上工,以致家境萧条,生计困难,或劝蒋女为人帮佣,亦有劝其出外谋生,蒋女皆以与父相依为命,须在家侍奉为词,虽贫至饥寒,仍不愿离家,平为人洗衣服「纳鞋底」(用细蔴绳或粗绵线缝制布鞋底,谓之纳鞋底。)或「绞洋袜」(洋袜以机器手摇织成,尙需人工剪缝,谓之绞洋袜。)以资餬口,隣里称孝。廿六年抗战骤起,入冬,扬城危殆,逃难

  • 文章抗戰前的武漢報業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9期  作者:宋漱石  出版时间:1978-10-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武汉报业

    实使办报的人伤尽脑筋,如果报纸本身的基础不厚,或者应付失当,广告掮客和派报工人使你一个广告也找不进来,一张报纸也发不出去。因为广告方面除开机关人事广告以外,一般工商业广告,大部份是委托广告社办理,或由广告社办理,或由广告社承包下来,除开当地权威性的报纸外,一般报社所登载的商业广告,篇幅大小和期,多半是由广告社排定的,而且广告刋费,也不能照报社的规定收取,多的七八成,少的一成,也由广告社视报纸的发行数量而决定,其中也有若干人事关系。因此,如果报纸本身没有

  • 文章參與抗戰時期武漢會戰記實(九)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期  作者:張振國  出版时间:1970-01-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武汉会战

    崇阳附近战斗(民国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二起至十四止)地理形势崇阳,为鄂南重鎭。跨赣、鄂、湘三省边境。为湘鄂公路之中点,公路四达,东至通山,北至咸宁,西至羊楼司,南达通城,可至平江。崇阳,羊楼洞公路,横贯粤汉铁路北段,为鄂南交通枢纽。隽水(又名陆溪河)由通城经崇阳城南,绕城东北至蒲圻,汇于长江,其东之白霓桥,西之桂花树,南之石城湾,直若崇阳之衞星,城北之仰天窝、鹿门舖,均系绵亘山地。本地区,气候为大陆性,冬夏寒暑悬殊,春夏雨量甚多,常霪雨经月,泥泞不堪

  • 文章參與抗戰時期武漢會戰記實(四)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期  作者:張振國  出版时间:1968-07-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武汉会战

    武胜关,平靖关附近战斗(民国二十七年十月十九至同月二十五)一、地理形势武胜关,平靖关一带,山势峥嵘,峯峦重叠,高屋建瓴,绾谷豫鄂,为武汉北部之屛障,扼平汉交通之枢轴,固形胜之地,为历代兵家所必争,设若不守,则敌据此可南趋武汉,东阻我军退路,西叩荆襄之门,其对于军事上之价値,槪可想见:二、战前态势当武汉会战,进至十月初旬,沿大别山北麓前进之敌,与我激战于河南信阳以东,一路向南进迂回至柳林车站,企图直犯武胜关,十月十二,信阳不守,柳林之敌,进至潭家河

  • 文章抗战时期盟军大肆轰炸武汉军——惩凶记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4期  作者:何定棟 出版时间:1990-01-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武汉日军 陈纳德

    何定栋摘记西历一九四四年即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十二月里,盟军美国陈纳德将军所率领的第十四航空队大肆轰炸在汉口的巨大军基地。因为武汉是我国内地军整个形势的锁钥,陈纳德将军曾经化了六个月的时间去请求史迪威(美国罗斯福总统介请我国蒋委员长派任为中国战区参谋长)允许B—29.机联同第十四航空队合力炸毁这个军军力主要基地。但在史迪威离华魏德迈继任之前,对联合出动的详细计划甚至得不到一顾。后来魏德迈听取陈将军的敍述,给予他以全力支持,几乎立刻向美国参谋首长

  • 文章反攻广州计画与本投降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5期  作者:何應欽 出版时间:1985-12-25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湘西会战 反攻广州 日本投降

    一、民国三十三年冬,我政府为连系盟军对军改采攻势,设立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于昆明,负责西南各战区各部队统一指挥及整训之责,总司令一职由应钦以参谋总长兼任,辖有远征军衞立煌部,黔桂湘边区汤恩伯部,第四战区张发奎部,滇越边区卢汉部,及杜聿明、李玉堂两集团军,共二十八个军,八十六个师,其他特种部队在外。编组兵力策划作战二、此时史迪威公路已开放,美方之武器及作战物资,乃得大量输入,预计有三十六个师,可得美械装备及充分之砲兵火力,同时对反攻各部队之后勤支援

  • 文章战争中最悲惨的晋南会战会战后检讨(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張國偀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晋南会战 失败分析 抗日英烈

    一九四一年五月七至十四 张国偀翻阅古今中外战例,从无攻不破之城堡,纵坚如法国之马其诺防线,最后亦吿崩溃,可知防御只可为作战之手段,不可视为作战之最终目的。倘图以消极之防守,而欲确保一地,终必失败。孙子在军形篇中有云:“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因之,我若能以有限之兵力,致力利用地形之利益,防御准备之周到,以拘束、吸引、迟滞敌人,仗我在预想决战方面,能尽量集中强大之兵力,于一槪定之时限内,自由运用于所期之地区,必可获致决定性之战果。此种防御作战,乃为化

  • 文章中原会战寇暴行之我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2期  作者:趙竹亭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抗日回忆 中原会战 豫中会战

    尚能供应无虞。民国三十三年五月,寇使用兵力一个师团,配合战车师团,夺取我龙门后,攻击洛阳城,我以一个军、三个师兵力,另配属河北民军,固守洛阳城,划分成三个战斗区:西工区、邙山区、洛阳城厢区,由于敌步战协同攻击,砲兵火力占优势,配合空军助战,心战部队亦发生效力,使我军心动摇,怕敌畏敌不能坚守危城,西工区、邙山区撤退过早,形成城厢区陷于孤立,虽死守发生巷战,我军牺牲最大,而最后陷落敌手。洛阳撤退长官部之直属部队、仓慌撤退至卢氏后,不料敌逆袭,由伏牛山突出

  • 文章談浙贛會戰、憶鄉親往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7卷 第8期  作者:施澤淵 出版时间:2015-08-10
    关键字: 浙赣会战 抗日战争 美军 日军 往事回忆

    壹、前言溯自「七七」抗战以来,军越长城、凌塘沽、取平津;继之又兴兵淞沪,直捣京宁,意图谋我半壁江山而夺之。然我中华儿女上下一心,拚死抵抗,不仅粉碎了本「三月亡华」的迷梦;犹在蒋委员长领导下,先后赢得了台儿庄大捷(一九三八年四月间)、徐州会战(一九三八年六月间)、武汉会战(一九三八年七~十月间)、桂南作战(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一九四〇年十一月),以及第一、二次长沙会战(一九三九年九月~一九四一年九月间)的胜利,不但凝聚了全民坚强的抗战意志,也重创了

共187条记录 1/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