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建设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重建大武漢方案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9期  作者:湖北省、漢口市設計委員  出版时间:1973-10-10
    关键字: 武汉 财政 金融 建设 交通

    第三章 财政第一节 财务行政一、本市财务行政,应在国家整个财政政策之下,配合经济政策,以财政促进经济,以经济培养财源。二、建立公平合理税制,加强便民措施,鼓励自动完纳。发展运输业,使货畅其流,以裕税收。淸理市有公产,整顿市营事业,厚积财政基金。三、各项税捐(包括税收,规费、工程受益费、自治捐、公债等)在中央立法许可范围之内,市政府征得市议会之同意,得酌予伸缩,但为保障市民权益计,应分别呈请上级自治监督机关审核。四、经费使用,应配合市建设计划,多用于建设

  • 文章重建大武漢方案(五)第十章公用事業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2期  作者:湖北省、漢口市設計委員集體創作  出版时间:1974-07-10
    关键字: 城市建设 交通 水电 轮渡

    工厂桥梁,实系血渊骨岳,满目疮痍。战后重建,应以改善人民生活为当务之急,本三民主义指导原则,重工业与民生工业并重,经济发展与国防需要兼顾,战后重建与未来发展配合,以符国家整体建设之要求,达成民有民治民享之目的。本案创始于民国四十七年,修订于民国五十九年,因铁幕低垂,资料蒐集不易,所擧多属一般原则,挂漏在所难免。详细实施办法,仍有待于大陆光复后,集专家学者实地考察,深入硏究,以实现国父建设武汉为世界最大都市之理想。 (全文完)

  • 文章重建大武漢方案(四)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1期  作者:湖北省、漢口設計委員  出版时间:1974-04-10
    关键字: 武汉建设 警政 社政 环境卫生

    改善社员生活。九、其他本案未详细载明事项,依合作社法及有关法令之规定办理。第六节 国民住宅一、为协助战后复兴建设,市政府应大量兴建市民住宅出租或出售,对市民自建自用之住宅所需土地,得就公地或照价收买之土地尽量协助,及代为统筹统销建筑材料廉价供应,并拟定标准图式,以供市民采用,力求尽量标准化。二、涨价归公之收入,市政府应专户提存,以为建筑市民住宅及公共福利事业之用,并与工商机关团体合作积极提倡劳工住宅之普遍兴建,鼓励市民投资平民住屋之兴建,如组织住宅自用合作社

  • 文章建设武汉造船厂的计划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期  作者:王洸  出版时间:1968-10-10
    关键字: 建设武汉造船厂

    民国二十六年初,我甫自欧美考察航运返国,仍囘资源委员会工作,当时我主持该会的航政组,曾有建设武汉造船厂的计划。立案的构想,是鉴于我国造船工业均集中于上海及沿海一带,万一沿海各省与日作战,我军转进而放弃,则华中无一规模较大的修船造船工厂,必将影响水运的维持。当时我并奉命与海军江南造船所几位资深工程师集议多次,会同起草了建厂计划,由我呈报该会核夺。当时中枢对日抗战,已在积极准备,考虑结果,认为黄埔正在筑港,造船厂宜与筑港计划配合,决定先在黄埔建立造船厂,而将

  • 文章長沙闢市瑣憶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3卷 第4期  作者:魯了翁  出版时间:1975-10-15
    关键字: 长沙市 往事回忆 市政建设

    其后又不知何时改称「市政筹备处」,处置处长,又经过一个时期,依然故我,毫无更新的模样,外人称为「古老的长沙」,应该当之无愧。十七年五月,省政府改组,以鲁咏公为主席,余随咏公由汉口到了长沙,被派为省府秘书兼机要科科长,九月间,在省府碰见建设厅厅长刘召圃,无意中谈到长沙市政,余谓:「长沙为粤汉路中心,绾毂南北交通,系一重鎭,市政赶不上时代,未免是「大缺点」。刘云:「现任处长郭之奇,屡请辞职,难觅替人,老兄如肯屈就,必能使长沙市放一异彩,自然是很好的人选」。余答

  • 文章孫中山先生於太原演講(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孙中山 太原演讲 国家建设

    建设时代要比破坏时代加倍牺牲民国元年(一九一二)九月十九日上午十时在太原各界欢迎会演讲今天兄弟初次到晋,蒙诸君欢迎,实深感激!去岁武昌起义,不半载竟成功,此实山西之力,阎君百川之功,不惟山西人当感戴阎君,即十八行省亦当致谢。何也?广东为革命之原初省分,然屡次失败,满清政府防卫甚严,不能稍有施展,其他可想而知。使非山西起义,断绝南北交通,天下事未可知也。然古今来破坏甚易,而建设甚难,今日五族共和,天下一家,建设方法非各省联络一气,同舟共济,万不足以建稳固之

  • 文章一九三〇年代專家型主政者素質和依法治市的能力對武漢市政現代化的影響舉例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58期  作者:宋曉丹 出版时间:2006-01-10
    关键字: 专家治市 现代化建设 武汉市

    一九二六年十月至十二月,武汉开始按照现代市政体制相继建立汉口市政府和武昌市政厅。一九二七年四月,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管辖汉口、武昌、汉阳三鎭合一的武汉市政府成立。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武汉市(后改为汉口市)实现了政府职员的知识化、专业化和年轻化,专家治市的特点十分显著,并制定颁布了《武汉特别市建筑规则》等一系列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行政法规。从此,武汉城市面貌的现代化转变和市政管理法制化进程都前进了一大步。然而,专家治市过程中有一个値得注意的问题,是这些城市

  • 文章孙中山的《建国方略》与武汉的现代经济建设成就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5期  作者:于建軍  出版时间:2007-10-10
    关键字: 孙中山 《建国方略》 现代经济建设 成就

    的汉口市场,这一次亲访使他对三镇市容和工商业更加熟悉,俨然是一个「武汉通」。[2]重建首义之后的努力,深化了孙先生对武汉重要地位的认识,明确了对武汉建设规模的估计,亲访武汉时,更对武汉的重要地位推崇备至,在论及迁都问题时,孙中山指出:「居中驭外,终当目武昌为天府」,「此种关系,诚非小小」,「汉口是商业中心,交通要冲,武昌为天下根本,上游头目」。[3]这种正确认识使孙先生对武汉近代建设形成初步设想又打下了基础。在汉期间,孙先生与黎元洪及武汉商民进行了广泛的对话

  • 文章太原新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席涵静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太原新貌 回乡探亲 城市建设 卫生设施

    我生于太原,民國三十四(一九四五)年至三十七(一九四八)年又曾在太原讀過三年小學,此後經京、滬等地轉往台灣,直到民國八十三(一九九四)年始有機會重返太原,此時的太原,除城牆拆光,改爲大馬路外,變化並不太大,但今年再赴太原一行,卻發覺太原截然一新,變化空前,故敢不自量力,撰寫此文。進了太原,首先進入眼簾的是:高樓大廈連棟起,高聳的樓房一座連一座,彷彿森林一般,矗立在太原市區,樓高有十五六層,或二十層以上,甚而有三十四層高的國際貿易大廈,更是鶴立雞群。昔日太...

  • 文章中山先生在太原軍界歡迎會演講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8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11-07-01
    关键字: 孙中山 欢迎会演讲 军事建设

    軍人的責任即在國防 民國元年(一九一二)九月二十日去歲革命成功,全賴軍人之力,方今維持民國,亦須賴我軍人。軍人的責任即在國防一方面,因二十世紀立國於地球上者,群雄爭逐,未能至於大同時代,非兵力強盛不能立國。因是立國之根本,即在軍人。今幸與山西軍界同人相見一堂,願與諸君硏究現在列強之大勢。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軍人旣負國防責任,對外責任即不能不硏究。外國之大勢,英、德、法、美雖強,勢力尙未能完全及於東方,其與我國國境毗連者厥惟日、俄。日本有二百萬陸...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