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国民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国民革命军北伐鄂境会战及攻克武汉战史摘录(一)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8期  作者:何定棟  出版时间:1978-07-10
    关键字: 国民革命军 北伐战争 冯玉祥 吴佩孚

    前言辛亥武昌首义,各省纷纷响应,推翻满淸政府,缔造五族共和,中华民国成立。 国父孙中山先生担任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建国曙光出现。不料帝制余孽袁世凯,心怀不轨,妄自称帝,致祸乱重起,北洋军阀割地弊兴,国体遭受损害。 国父矢志实行三民主义,决心扫除军阀妖魔,统一全国,革新内政,抵御列强侵略,民国十三年创建革命军于广州黄埔。国民政府于民国十五年六月五日特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公中正誓师北伐, 蒋公为继承 国父遗志,率领革命军北伐,纪律严明,以寡击众,战无不胜,眞

  • 文章国民革命北伐鄂境会战及攻克武汉战史摘录(四)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1期  作者:何定棟  出版时间:1979-04-10
    关键字: 国民革命军 北伐战争 武胜关战斗

    各部隊接到上述命令後,卽從事準備,九月十九日敵守城指揮官陳嘉謨、劉玉春派遣代表前來乞和,攻擊因未實施。二十日敵軍砲兵復向我射擊三百餘發,我工兵作業受其妨害,右翼機關槍陣地,亦被其破壞,賓陽門外之電線,又爲敵探剪斷,二十一日拂曉,我軍卽開始攻擊,敵軍抵抗極爲頑强,砲火尤烈,我右翼機關槍陣地被破壞後,卽變換陣地於小龜山,射擊蛇山凸出部及賓陽門,左翼機關槍陣地雖亦受砲擊,未被破壞,工兵在房屋附近構築之掩蓋,被敵砲火破壞四十公尺,我軍因恐攻擊無效,徒受損失,決定...

  • 文章国民革命军北伐鄂境会战及攻克武汉战史摘录(三)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0期  作者:何定棟  出版时间:1979-01-10
    关键字: 北伐战争 国民革命军 军事

    二、我軍兵力及作戰指導㈠ 我軍戰鬥序例㈡ 作戰指導要領前敵總指揮唐生智,於九月二日在余家灣車站召集各將領開軍事會議後,對攻城部署及作戰指導要領區分如左:攻克武漢我軍戰鬥序列表 (民國十五年九月上旬)前敵總指揮 唐生智第一軍 王柏齡代第一師 王柏齡第二師 劉峙第四軍 代車長陳可鈺第十師 陳銘樞第十二師 張發奎獨立團 葉挺第六軍 軍長程潛第十七師 鄧彥善第十九師 楊源濬第七軍 軍長李宗仁第一路 指揮官 夏威第一旅 夏威兼第二旅 李明瑞第二路 指揮官 胡宗鐸第七旅 胡宗鐸兼第八旅 ...

  • 文章蔣公領導神聖抗戰 武漢會戰後一般局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27期  作者:虞瑞海 出版时间:1996-06-10
    关键字: 蒋介石 武汉会战 军事会议 局势 国民

    蒋委员长告全国国民书武汉撤退广州失守,蒋委员长为加强全国国民抗战的信心,于民国二十七年十月三十一日发表,为国民革命军退出武汉吿全国国民书。略曰:「我国在抗战之始,即决心持久抗战,故一时之进退变化,绝不能动摇我抗战之决心;唯其为全面抗战,故战局之扩大,早为我国人所预料,任何城市之得失,绝不能影响于抗战之全面;亦正唯我之抗战为全面长期之战争,故必须力争主动而避免被动……」并期望我全国国民更能尽其最艰辛之努力与大无畏之奋斗,以完成我抗战必胜,建国必成的使命

  • 文章国民革命军北伐鄂境会战及攻克武汉战史摘录(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9期  作者:何定棟  出版时间:1978-10-10
    关键字: 国民革命军 北伐战争 汀泗桥战役 贺胜桥战役

    鄂境會戰我軍戰鬥序列表前敵總指揮唐生智第四軍代軍長陳可鈺第十師陳銘樞獨立團葉挺第十二師張發奎第七軍軍長李宗仁第一路指揮官夏威第一旅夏威(兼)第二旅李明瑞第二路指揮官胡宗鐸第七旅胡宗鐸(兼)第八旅鍾祖培第八軍兼軍長唐生智第二師何健第三師李品仙第四師劉興第五師葉琪(衞戍長沙)敎導師周瀾(在沅陵、常德方面)鄂軍第一師夏斗寅第一軍第一師王柏齡第二師劉峙第六軍軍長程潛第十七師鄧彥善第十九師楊源濬砲兵團蔡忠笏唐總指揮基於蔣總司令之指示,指揮部署對武、漢之攻擊,其槪要...

  • 文章国民政府由重庆胜利还都南京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92期  作者:周開慶 出版时间:1970-04-01
    关键字: 还都南京 国民政府 蒋介石 胜利还都大会 抗战胜利纪功碑

    民国三十四年九月,日本正式投降,国民政府决定于三十五年五月五日,由陪都重庆胜利还都南京。九月三日,国府为抗战胜利,明令褒卹全国阵亡将士与死难同胞;对历年苦战之全体官兵,一体优予褒奖,厚为慰劳;为奖卹有功军民,停止征兵免赋一年;各种战时法令,亦予分别检讨废止。褒卹阵亡将士与死难同胞令云:「自芦沟桥事变发生以来,我以自卫之决心,为全面之抗战,奋斗迄今,瞬已八载。深维前方将士,为国先驱,取义成仁,见危授命者,前后相望。而地方民众,敌忾同仇,或保卫鄕土,猝遭不测

  • 文章国民政府移驻重庆与还都南京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88期  作者:周開慶 出版时间:1969-12-01
    关键字: 移驻重庆 还都南京 国民政府 工矿调整委员会 厂矿还川

    作者附识:本文为拙著:「四川与对日抗战」之第二章,本章共分七节:㈠对日抗战展开国民政府移驻重庆;㈡蒋委员长入川统筹全局;㈢沿海沿江民营厂矿之迁川;㈣国民参政会川康建设期成会之组织;㈤国府明令定重庆为陪都;㈥日机狂炸下之重庆精神;㈦国民政府胜利还都南京。以上第一第二两节,已载本刋上期(第八十七期),本期续载第三、第四两节。又李璜先生「川康建设期成会的工作」一文,原载民国二十九年七月一、二日成都中央日报,玆幷转载于本文之后,藉供参考,尙希读者惠赐注意。三

  • 文章许世英与武汉国民政府的瓜葛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4期  作者:徐莉君 出版时间:2007-07-10
    关键字: 许世英 清末遗臣 北洋旧人 国民党元老 武汉政府 从政秘诀

    段祺瑞军阀政府中任大理院院长,民政总长,福建、安徽省长,国务总理。一九二七年九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十月请许世英主持直、鲁两省赈务,随北伐军推进,嗣后扩组为国民政府赈务委员会,许任委员长,主持全国救灾事务,达八年之久。一九三六年正值日本侵华蠢蠢欲动之际,国民政府遣使乏人,许凭其在奉天任职期间与日本奉天领事广田弘毅、副领事有田八郎的诗酒情谊,在花甲之年慨然领职,出任驻日本大使,后日本侵华战争爆发,愤然回国,就任全国赈济委员会委员长,积极筹措钱粮,赈济难民

  • 文章附七絶五首

    来源期刊:《臺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3期  出版时间:1989-02-12
    关键字: 淞沪会战 抗日战争 历史资料 国民党陆军 散文诗联

    按:本文所附七絶五首,前四首已於本刋第二期登載(詳見一〇三頁),為求本文之完整故予重登,敬希讀者諒。

  • 文章記浙江幾座營房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12期  作者:程怡福  出版时间:1984-12-10
    关键字: 营房 国民革命军 浙江保安处 羊癫症 中日战争 淞沪会战

    营房是浙江省的特色。笔者自民国十六年投笔从戎,数十年征战,遍历各省,多半都是借住民房,很少驻营房;但是浙江几座营房却都曾驻扎过,各营房的建筑及环境,都不相同。数十年来,人事沧桑,都已不复当年,爰就记忆所及,略加敍述,虽一麟半爪,堪为历史作证。笕桥营房十六年初春,初莅杭州,投考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军官团。人地生疏,祗有姑丈施国瞻任职第二十六军第七团连长,驻扎笕桥营房,暂时在营中作客。离杭州良山门外约二十里,沪杭铁路旁的平野中(此地有车站),四方形的砖瓦房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