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北伐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北伐期中杨森东征武汉记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0期  作者:華生 出版时间:1976-07-01
    关键字: 北伐 杨森 东征 武汉 史料

    民国十六年四月,宁汉分裂。武汉政府受共党控制,利用汪精衞,倒行逆施。蒋总司令于四月十二日在南京宣布淸党,十八日国民政府成立。五月,川军奉命讨逆,第二十军军长杨森东征武汉。虽于六月战败后撤,而与同时发难之夏斗寅部,同为促起湘鄂**怒潮,终使武汉政府「崩溃」之要因。此在北伐期中,应为川军有关北伐大业之唯一贡献,値得一记。惟此役经过,现存史料,殊非甚丰。杨森为此役之主要人物,在其「九十忆往」中,曾有如下记载:「当南京中央执行委员会决议淸党之时,蒋总司令遂下令

  • 文章柏文蔚將軍與鄂西靖國軍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70期  作者:劉韻石 出版时间:1984-01-10
    关键字: 柏文蔚 鄂西靖国军 北伐战争

    安徽柏烈武將軍,名文蔚,壽州人。乃民初革命軍中的巨擘,文武兼資,不僅處處表現有勇知方,而且眼光遠大,正直無私,氣度恢宏,當年在革命陣營中,極受各方推重,尤其國父和黃克强先生,均倍加尊重。初隨吳祿貞在東北,處理間島(延吉)事件,出力頗大,後南來蘇皖,參與光復南京及安徽事,調協各方同志意見,更具安定力量。頃讀其所寫「五十年經歷」,得悉其革命歷史,至爲心折,尤其討袁失敗後,曾奔走於川、湘、鄂間,且領導鄂西靖國聯軍,在施鶴各地盤旋有日,余幼年時,知鄂西有靖國軍,...

  • 文章国民革命军北伐鄂境会战及攻克武汉战史摘录(一)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8期  作者:何定棟  出版时间:1978-07-10
    关键字: 国民革命军 北伐战争 冯玉祥 吴佩孚

    前言辛亥武昌首义,各省纷纷响应,推翻满淸政府,缔造五族共和,中华民国成立。 国父孙中山先生担任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建国曙光出现。不料帝制余孽袁世凯,心怀不轨,妄自称帝,致祸乱重起,北洋军阀割地弊兴,国体遭受损害。 国父矢志实行三民主义,决心扫除军阀妖魔,统一全国,革新内政,抵御列强侵略,民国十三年创建革命军于广州黄埔。国民政府于民国十五年六月五日特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公中正誓师北伐, 蒋公为继承 国父遗志,率领革命军北伐,纪律严明,以寡击众,战无不胜,眞

  • 文章国民革命北伐鄂境会战及攻克武汉战史摘录(四)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1期  作者:何定棟  出版时间:1979-04-10
    关键字: 国民革命军 北伐战争 武胜关战斗

    下苏、皖,进出均可自如,而军阀吴佩孚亦欲据此以控长江上游,南图湘、粤,与东南军阀孙传芳桴鼓相应,以收合围夹击之效,由此益足征知武、汉三鎭之地位,不仅具军略上之重大价値,亦为北伐进军之重要关键,诚亦敌我之所必争。二、我军对武、汉之攻击,最初即以一部由嘉鱼附近渡江,向汉阳迂回,本属至当之行动,惜该方面多为低洼之湖沼地带,部队运动困难,致未收预期之效果 为避免地形上之阻碍,当部署军队之初,似不若以一部由大冶、鄂城方面渡江,进出黄陂附近,部队运动既便,且可遮断平

  • 文章国民革命军北伐鄂境会战及攻克武汉战史摘录(三)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0期  作者:何定棟  出版时间:1979-01-10
    关键字: 北伐战争 国民革命军 军事

    二、我軍兵力及作戰指導㈠ 我軍戰鬥序例㈡ 作戰指導要領前敵總指揮唐生智,於九月二日在余家灣車站召集各將領開軍事會議後,對攻城部署及作戰指導要領區分如左:攻克武漢我軍戰鬥序列表 (民國十五年九月上旬)前敵總指揮 唐生智第一軍 王柏齡代第一師 王柏齡第二師 劉峙第四軍 代車長陳可鈺第十師 陳銘樞第十二師 張發奎獨立團 葉挺第六軍 軍長程潛第十七師 鄧彥善第十九師 楊源濬第七軍 軍長李宗仁第一路 指揮官 夏威第一旅 夏威兼第二旅 李明瑞第二路 指揮官 胡宗鐸第七旅 胡宗鐸兼第八旅 ...

  • 文章第三、四期北伐与武汉之变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0期  作者:黃旭初 出版时间:1983-04-10
    关键字: 黄旭初 遗作 北伐战争 作战经过

    在国民革命军战史上,称民国十六年夏间肃江北之役为第三期北伐,由徐州攻山东之役为第四期北伐,本文槪敍这两期作战的情形。其中可注意的有三点:一、敌军的抵抗精神,比在两湖、江西时期大有逊色,故两役都无精采的战斗演出。至革命军围临沂不克,乃奉命班师,致功亏一篑耳。二、第三期分三路进军,李宗仁和白崇禧分担了两路;第四期对山东战场分配四线,冯玉祥只任半条线,李宗仁任一条半,白崇禧却担任两条;故这两期作战的重担,十之八九都落在李、白两人的肩上。三、最重要的一点是:因宁

  • 文章孤標獨立·仁者上壽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6卷 第2期  作者:曾廣順 出版时间:1986-06-30
    关键字: 薛岳 北伐战争 祝寿词 人物回忆 长沙会战

    预备学校,而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经严谨而完整之军事敎育,终于培育成保国衞民、名扬中外之将领。半生征战,备尝艰苦。彪炳勋绩,永载史册,诚为后之来者树立可资效法之楷模也。民国八年,将军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时正讨袁护法军兴,将军乃请缨报国,任职于扰闽粤军总部,担任上尉参谋。自兹以旋,擧凡东征、北伐、抗日、戡乱诸役,糜不参与。捷报频传,功勋屡著,擢升至陆军一级上将。将星固熠熠生辉;勋绩更昭昭在目。纵罄南山之竹,亦必勋业难书,爰擧其荦荦大者数端,为吾侪后进之惕励焉!民国

  • 文章北伐时豫中工作追忆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8期  作者:張與仁 出版时间:1973-08-20
    关键字: 北伐战争 豫中 敌后工作 破坏组 往事回忆

    民国十五年,国民政府出师北伐之前,决定派遣一批敌后工作人员,以便利军事之进展。我得到这个消息,即表示志愿参加,因为那时心中沸腾着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等思想,一旦有机,自所欣然。登记之后,得到通知,到广州某处,被引导到一个小艇上,小艇停在东山外的江心中,秘密的训练了一个星期,学些秘密通信方法之类,就要出发了。出发之前,校长今 总统蒋公召集训话,那是在中山大学的一个楼上,约莫有二三十个人,属于豫鲁苏鄂四个省籍,训话毕,鱼贯下楼,校长站在楼梯口,表示殷殷送别

  • 文章国民革命军北伐鄂境会战及攻克武汉战史摘录(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9期  作者:何定棟  出版时间:1978-10-10
    关键字: 国民革命军 北伐战争 汀泗桥战役 贺胜桥战役

    鄂境會戰我軍戰鬥序列表前敵總指揮唐生智第四軍代軍長陳可鈺第十師陳銘樞獨立團葉挺第十二師張發奎第七軍軍長李宗仁第一路指揮官夏威第一旅夏威(兼)第二旅李明瑞第二路指揮官胡宗鐸第七旅胡宗鐸(兼)第八旅鍾祖培第八軍兼軍長唐生智第二師何健第三師李品仙第四師劉興第五師葉琪(衞戍長沙)敎導師周瀾(在沅陵、常德方面)鄂軍第一師夏斗寅第一軍第一師王柏齡第二師劉峙第六軍軍長程潛第十七師鄧彥善第十九師楊源濬砲兵團蔡忠笏唐總指揮基於蔣總司令之指示,指揮部署對武、漢之攻擊,其槪要...

  • 文章(肆、人物傳記:)允文尤武的袁九鵬將軍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期  作者:謝子清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袁九鹏 省立四中 军阀割据 北伐 长沙会战 渡江战役

    肇公袁将军名九鹏,肇南其字,瑞金县万田鄕龙溪村人也。幼颖敏,应对异羣童。总角时,从父读,授以词句,即能默诵,甚博庭欢。稍长,就传雩都私立昌村高等小学,智睿过人,全县联考,名列第一,师友誉之;复负笈虔城,考人省立四中,于民壬戌卒业。吾国自鼎革以后,羣雄崛起,军阀割据,将军慨国疆之分裂,哀生民之涂炭,欲以公天下之心,拨乱世而反之正。乃奋然投笔从军,经业师钟祥鹄先生擧荐;于赣军先遣军王苏麾下,为戎行之始。后因陈烱明兵叛于穗,北伐挫阻。将军随王部入粤,考取潮州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