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经济发展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藝文集粹)溈江賦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18期  作者:岳超 出版时间:2009-01-20
    关键字: 沩江 名胜古迹 经济发展

    潙江之水,誠所謂源遠而流長者也。幾聞潙水之源有二,一出蘆花,一出楊柳,及至青羊,二而爲一,匯細流乃成大川也。縱觀潙江之水,挾雪峰之凌然氣勢,攜潙山之秀美情懷,或繞石環山,穿岩透壑;或爭湧奔流,汨汨靜淌。清則沉星光月影於淺底,濁則湮虎嘯猿啼於湍聲。曲岸相迎,匯楚江於爛山峽;舒懷以待,納烏江於南太湖。三洲帶水,兩岸提江。樓宇叢中,白雲追日依畫閣;芙蓉國裡,藍天映水起漣漪。旖旎美景,十里畫廊,和諧之致也。玉潭而下,入湘江,出洞庭,融大河,奔流直下三千里,終歸大...

  • 文章(人文風情)關於「吃」這件事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21期  作者:唐淑珍 出版时间:2012-01-20
    关键字: 饮食文化 经济发展 速食 食物品质

    「民以食為天」是老祖宗傳承的智慧,不論墾荒時代或科技通訊發達的二十一世紀,「吃」是支持活下去的動能。而談到這個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身為外省在台第二代的我,介於隨政府遷台的父輩、與在台開枝散葉的下一代,對於所存在的飲食文化的改變最有體認,請容我簡短道來。印象中,湖南老爸的食物脫離不了「辣椒」這項食材,甚至常常辣椒不僅是食材佐料,它還能成為飯桌上的主食。父親常說:「小時候的便當,飯上面就是一根辣椒呢」!我想:辣椒對於父親而言,除了豐富亂世中的童年;最重...

  • 文章(特載)歸雁情深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16期  作者:張立金 出版时间:2007-02-15
    关键字: 返乡参访 故乡现状 经济发展 两岸情深

    「寧鄕歡迎您再來!家鄕人民永遠和您們心心相連!」當二十四名旅居台灣的寧鄕遊子登上汽車離開家鄕時,聲聲感人肺腑的呼喚響起,顆顆滾燙的淚珠從眼眶滴落。這些白髮蒼蒼的第一代老者曁正値青壯年的第二代第三代,該團可謂包括老中青三代的寧鄕人,從「寶島」飛回魂牽夢縈的故土以解相思之苦。參訪的四天裡,受到家鄕人民的熱烈歡迎,留下了一段血濃於水的珍貴情誼。舉杯共祝家鄉好九月二日晚上七點,縣城江天大酒店,旅台同鄕聯誼會回鄕參訪酒會在此隆重舉行。虢正貴、黎石秋、劉秋成、賀應輝...

  • 文章(特載)迎接寧鄉(家鄉)經貿考察團訪台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18期  作者:葉繼業 出版时间:2009-01-20
    关键字: 经贸考察团 访台联谊 经济发展

    这都是政府几十年来努力的成果。台湾最大成就是创造经济奇蹟。大部分重工业在南部,如炼钢厂、大造船、石化工业等;北部多为精密工业,如电子、电脑、手机、相机、晶圆片等。世界最著名的新竹科学园区,年产量超过五千亿以上,事实上台湾处处都有工业区,我住的台北县新店市就有十个以上工业区。所以台湾又是一个工业岛。古时候称台湾为蓬莱仙岛,外国人称福尔摩沙,现在印证起来,台湾的确是祥和安乐如仙的福岛。更要告诉大家的,我们湖南人对台湾贡献最大:早先的前辈如邵阳的尹仲容,打下经济发展

  • 文章尹仲容先生傳略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5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1-08-15
    关键字: 尹仲容 人物传略 经济建设与改革 台湾经济发展

    传记。同时,对于经济理论和毫湾实际经济问题的硏究,也十分努力。四十六年以后的一段事业,得力于这一段时间内的硏究很大。这正可看出 先生对于国事,对于个人学殖修养积极进取的态度。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用在 先生身上,眞是再恰当没有了。四十六年八月,政府复起用 先生为经济安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四十七年三月,任行政院外汇贸易审议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外汇贸易政策,为兼顾经济稳定和经济发展,一直都是采取复式汇率和严格的进口限额制度。这在通货恶性膨胀、外汇短缺

  • 文章(鄕親動態)同鄕會歡宴家鄕經濟商業參訪團絮語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16期  作者:葉繼業 出版时间:2007-02-15
    关键字: 宁乡同乡会 经济商业参访团 经济发展 两岸联谊

    一個地方的興旺,靠政府的全心策劃和努力,我們寧鄕的興旺,就像王永慶家族企業的蓬勃興隆,蒸蒸日上。請看我們寧鄕旅台同鄕聯誼會,這兩三年來,前前後後,接待家鄕來台參訪團四次之多。他們必須有良好經濟實力以及人才濟濟的展現。在我們這些旅台年邁的眼裡,確實感到家鄕的發展和進步,最是引以開懷的事。由是我們這些老爺爺老奶奶們,每次接待他們,都興奮不已!家鄕這第四批的參訪團,是由經濟開發、科技和商業組成的團體,由縣常委兼經濟開發書記戴中亞先生率領,他是法學博士,曾任律師...

  • 文章(人文風情)寧鄉今昔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17期  作者:蕭重周 黃沃若 出版时间:2008-02-01
    关键字: 宁乡 历史发展 教育文化 经济发展 历史名人

    一、古代寧鄕(一八四〇年以前)寧鄉,這千年古邑,湘中名城,襟湘江、面洞庭,藏衡岳之宏秀,煥湖湘之靈光。這塊近三千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以丘陵爲主,兼有山地、崗地、平原。山多林茂,阡陌縱橫,土地肥沃,物產豐饒。大約在六億多年前,這塊土地還是沉浸在一片汪洋大海之中,直到二億多年前,才結束這段海浸的歷史。七千年前,當湖湘文明還處於沉睡期的時候,寧鄉這塊土地上的先民已成規模地建造了自己的石器文明。三千多年前,當蠻荒的荆楚剛剛甦醒的時候,寧鄉已經使用上了令後人震驚的...

  • 文章(人文風情)寧鄕的變化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17期  作者:周樂群 出版时间:2008-02-01
    关键字: 宁乡变化 名胜古迹 山川风景 经济发展 交通通信

    寧鄉是已故國家主席劉少奇同志故鄉,山川秀美,人文薈萃,名勝古跡廣布境內,其中劉少奇同志故居,潙山密印寺、灰湯溫泉國際旅遊渡假區等均爲盛名遠播的旅遊勝地;更兼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產資源達四十多種一百五十多處,鐵、錳、海泡石、溫泉等項目已得到開發。改革開放以來,寧鄉縣城經濟發展迅速,一九九五年提前實現生產總值翻兩番。寧鄉被譽爲「湖南農業第一縣」,先後被列爲全國主要商品糧、優質米、瘦肉型豬、水產品重要生產基地。糧食、生豬產量居全國百強。工業基礎雄厚,全縣擁有三...

  • 文章(人文風情)巷子口鎮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17期  作者:楊文輝 易光輝 出版时间:2008-02-01
    关键字: 巷子口镇 故乡概貌 交通优势 历史文化 经济发展

    雄踞寧鄉西部的巷子口鎮,總面積一〇五點八平方公里,人口四點三萬,轄三十三個自然村,二個居委會,鎮政府所在地巷子口,因屛山與壺山與山相擁,形似壺口而得名,古稱潙源里,鎮區規劃面積三平方公里,現有常住人口四千人。我鎮具有獨特的地理交通優勢,是商品集散重鎮,古八鋪大道從明代就穿鎮而過,鎮邊境毗鄰益陽市、安化縣高明、東山兩鄉,現有兩條公路連通安化,鎮府東距長沙一百二十公里,西經漣源至婁底七十五公里,柘湘公路貫穿全鎮,洛湛鐵路距鎮三十五公里。我鎮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

  • 文章(特載)黎縣長率團訪台旅台同鄕歡迎盛況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15期  作者:葉繼業 出版时间:2006-02-18
    关键字: 两岸联谊 赴台参访 旅台同乡 故乡现状 经济发展

    我們寧鄉縣兩度組團來台參訪,先是縣委書記率團於二〇〇四年十月抵達;時隔一年,又由縣長領導縣中工商人士來台參訪。他們選擇在涼爽宜人的十月出訪,甚是高明。寧鄉縣位居湖南中心地區,行政管轄屬長沙市,工商發展近年來進步甚速,他們爲了爭取外界投資及觀摩台灣工業生產進步實況以及家鄉農業食品的促銷,故主動出訪。這在全國三千縣市中,出訪的熱烙,促進地方建設與發展的努力,應是全國縣市中的翹楚。寧鄉經貿訪台,我們旅台同鄉聯誼會早在七月就已獲悉,新任聯誼會理事長劉鵬佛博士和鍾...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