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鸦片共返回8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從山東巡撫托渾布談起——登州府防夷滄桑史之一(撫馭篇)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7卷 第4期  作者:張澤潭  出版时间:1992-03-20
    关键字: 鸦片战争 托浑布 登州 防夷

    在一百五十年前,中秋节过后的几天,(道光二十年八月二十二日,一八四〇、九、一七)山东登州府的外海,驶来了五艘英国军舰,停泊在海口。[1]这是登州府有史以来,首次受到外国兵舰,兵临城下的危机。回朔上年(道光十九年)的四月二十二日(一八三三、六、三),奉旨禁烟的钦差大臣林则徐,在虎门销毁了二百三十七万六千二百五十四斤鸦片后,[2]中英两国的关系,就极端恶化。直到九月二十八日(一八三九、一一、三)穿鼻海战爆发,鸦片之战的序幕,终于揭开。鸦片战争,是英帝国

  • 文章禁烟前的丰县鸦片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5期  作者:王子蘭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鸦片 禁烟 丰县 危害

    前言当小学生的时候,家鄕流行几句话:「丰县的烟,沛县的酒,光棍出在×堤口」;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丰县的烟好,沛县的高粱酒好,×堤口是土匪常出没的地方[1]。至于说丰县的烟好,不仅是菸叶制成菸丝的小烟好,而大烟比附近各县更好[2]。当时鸦片几乎成了丰县的特产,所以种的人也比别的地方多。鸦片是罂粟花的津液,罂粟花又名米囊花,本草纲目谷部的「阿芙蓉」,也是鸦片,所以有的报刋上,把有鸦片烟瘾的人,说他有阿芙蓉癖。采取罂粟果实未成熟时的汁,制成鸦片,含吗啡、那可汀

  • 文章大政治家 大文學家煙毒之害過於猛獸·殺人身心亡國滅種 不懼權勢力主禁煙·抗毒侵略強身救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76期  出版时间:1976-02-20
    关键字: 禁烟 鸦片 林则徐 罂粟

    鄕先賢薛福成,以雄才大略,爲曾國藩文正公所器重,成爲四大幕賓之一,擅論事,長古文;世人評武昌張裕釗思力精深,桐城吳汝綸天資高雋,無錫薛福成平正通達,遵義黎庶昌法度緊嚴。淸廷慕其名,委以大任,以其天才及積其經驗與閱歷,成爲我國之政治家、外交家、軍事家、文學家,爲中外人士所崇敬,當今學人,愛其文學,將其遺著,或編爲講義,或列入刊物,茲承古文學家崑山汪芳淦鄕長惠賜其遺著數篇,至爲感謝!謹先將本文刊出,以饗讀者,其原文如下: (不阿謹識)

  • 文章枣阳的鸦片输入与禁管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7期  作者:劉逢吉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鸦片 鸦片管控 地方历史

    鸦片烟的危害鸦片烟毒性很大,一吸即成瘾,成瘾即难除。凡成瘾者体力日衰,神志减退,萎糜不振,骨瘦如柴,劳动能力丧失,有的甚至丧命。严重毒害了人民身心健康,摧残了生产力。更为严重地是成瘾者卖田卖地,倾家荡产,甚至卖儿卖女,妻离子散,卑鄙盗窃,流浪街头,寄人篱下,无家可归。如淸末民初,城关大北街张光宣,染上烟瘾后,家产田产吸光后,先卖妻子,后卖儿女,最后孑然一身,乞讨致死。城内南关杨国训兄弟三人,原有田产一百二十亩,房屋十八间,吸食鸦片不足十年,将房屋田产

  • 文章半生戎馬記(十四)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5卷 第4期  作者:王青亭 出版时间:1990-03-20
    关键字: 孟连 鸦片 思茅 行军所见

    权谋欺骗行为,这也许由于地理环境所使然。因为此处,望眼一片,不是高山峻岭,便是荒草漫漫,地广人稀,交往单纯,除了部分土地已开发耕作之外,多数人的生活,不是狩猎便是畜牧,因此便形成了边胞单纯强悍的个性。在这些地区的交通、运输也以兽力骡马为主要工具。故一般权衡财产的多寡,不以土地多少计算,而以骡、马、牛、羊多少为标准。在这裏大的商客,多以贩卖烟土(鸦片)、食盐为大宗,山区的百姓,也都以种植鸦片为主业,鸦片在市场上,可以公开交易,因其获利颇丰,所以山坡地区,都种

  • 文章鸦片战争和温州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4期  作者:胡珠生 出版时间:1993-08-01
    关键字: 鸦片战争 港口 海战 清军

    鸦片战争是英国侵略者所发动的臭名远扬的强盗战争。这次战争,“表面上看来是为了强迫中国人买印度的鸦片,而实际上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是要突破自由对华输出英货的障碍”。(英人莫尔吞《人民的英国史》)由于它在强迫中国人买鸦片上极其不得人心,在英国历史上是讳谈的。这次战争打破了我国的闭关自守局面,使我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国际地位,从此开始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不幸历程,成为我国近代史开端。早在一七七三年(乾隆三十八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独占印度孟加拉等处鸦片专利权,开始

  • 文章蔡乃煌以鸦片流毒害人卒罹杀身报应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何彤 出版时间:1974-09-01
    关键字: 蔡乃煌 鸦片烟 杀身报应 袁世凯

    流毒中国数百年之鸦片烟,在淸末光緖三十一年,梁士诒随唐绍仪赴西藏订约,乘便在印度调查鸦片烟土之一切情形。归国后,陈请禁止鸦片,因此有光緖三十三年中英互订禁烟条约。又于宣统三年,继续订约,当时经英国派员查勘,也认为中国禁烟已有成绩。当梁士诒唐绍仪提议禁烟时,袁世凯亦赞成其议,因此禁约得以成立,袁世凯亦与有力也。不谓民国成立后,袁世凯已贵为元首之尊,竟因谋帝位,嗾使其爪牙杨度等众,组织筹安会,欲藉鸦片以筹运动费,主其事者即为曾任上海道之粤人蔡乃煌。其时为民

  • 文章驢與文學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8卷 第3期  作者:孫紹曾 出版时间:2006-04-01
    关键字: 黔之驴 全唐诗 鸦片战争

    按:作者孫紹曾先生河南省內黃縣人,畢業於台師大,曾留學歐洲,取得碩士學位回台後,在清華大學外語學系,教授英語有年,退休後,從事寫作不輟;筆者讀其近作;深感膾炙人口。徵其同意後,特爲之推介於中原文獻聊作補白之用。楊崇幹。

  • 文章趣話夜壺猴尿

    来源期刊:《闽聲》 第43期  作者:聶三 出版时间:1971-03-31
    关键字: 夜壶 林则徐 鸦片战争 撒尿

    之。兹攷戚墨缘记平倭健将戚继光事,以继光守浙日,倭将寇乍浦,阵舟海上,势甚盛,光兵适他调,城中守者仅数百,民心惶惑,岌岌然,光下令城中,收集夜壶充军用,更令聚民彻夜制军帽数千,以夜壶封其口,扎军帽于壶上,乘潮涨放之,天色破晓,潮落壶荡,海中倭寇,远望大骇,以为浙军浮水袭矣,倭将忙发铳,见命中者,仍然沉而复起,惊而遁,以乍浦倭寇之祸乃戢。又故老相传,林文忠公则徐,于道光已亥鸦片战争之役,利用数千百个夜壶,贮以恶蜂,载以竹笠,列阵于广州湾,载沉载浮,英人误为

  • 文章舟山鸦片战争后的余波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4期  作者:毛德傳 出版时间:2004-04-10
    关键字: 舟山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由县级升格为副地市级建制。同年秋,英国侵略军再次攻打舟山,定海兵民血战六昼夜,葛云飞等三总兵阵亡,定海第二次沦陷于英军,历时四年又九个月,始重归祖国怀抱。原来,鸦片战争结束后,作为抵押勒索,舟山(及厦门之鼓浪屿岛)仍由英国霸占著;要待赔款付清,上海等五口岸开放后,才交还中国。此项内容载明于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但清方仍保留着定海厅衙门,先驻于舟山本岛北端之千览,后移驻大榭岛,以维系定海人心,联络声势。当时,对英外交交涉概由两广总督耆英全权办理,道光廿六年

共82条记录 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