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风味小吃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鄕風味錄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2期  作者:林上邨 出版时间:1969-08-01
    关键字: 宁波风味小吃 怀念故乡

    聽月軒餛飩 聽月軒在寧波府城隍廟,歷史悠久,僅僅備麵食,不售酒菜,以餛飩最出名,爲標準寧式,與北方相較,更勝一籌。顧客常常從江東及江北岸數里外來,有的遊玩新老城隍廟後,也來息脚,都非嚐此不可。生薑橋麫結 生薑橋在東大街南邊,經塡河築路後,橋已僅存虛名。店無招牌,惟一老者與幼童經營。他的麫結祇有手指那麼大,百頁是自製的,碱水落得非常恰當,所以吃起來,似無百頁原味,不硬也不腐化,餡子有肉和蝦米,湯汁湛然淸澈,而入口鮮腴,別饒風味。四大家糕餅 講到寧波糕餅茶食...

  • 文章遵义风味小吃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5期  作者:周盛勇 出版时间:2010-02-13
    关键字: 遵义 风味小吃 特产风俗

    遵义除了上文中所写的风味小吃外,春节期间还有「送财神」的风俗:江湖上走街卖艺者,趁过年时,带着用红纸印好的财神像,向士绅或店家奉上,再唱几句吉利话,讨个喜钱。唱词(记不全)大致上是:「贵宝地,有福气,朱雀玄武好风水,左边栽一根摇钱树,右边柯(放)一个聚宝盆,摇钱树,聚宝盆,捡得黄金玉和银,初一起来捡四两,初二起来捡半斤,初三初四不消捡,斗大黄金滚进来,滚进不滚出,滚到主家一堂屋,主家的堂屋装不倒(了),拿些钱去买田庄,上头买起遵义府,下头买迄永安庄,买个

  • 文章中原特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7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5-07-25
    关键字: 家乡特产 风味小吃 怀念往事

    故鄕特產,特別令人嚮往,背鄕離井愈久;嚮往的鄕思愈濃。每見報導我大陸各地特產,最能引人入勝,使人神往!尤其想起那些爲他處罕見的故鄕特產,更激起人們的鄕思潮湧,無限懷念!益覺桑梓鄕土可愛,對匪同仇敵愾心愈益堅強。諒爲我海內外千萬遊子所同感亦所樂聞吧!中原氣候中和,黃壤鬆土,天然特產較多,約可分爲食品與非食品兩大類,都是特別優異著名的地道土產。名產食品有:「豫西石榴陜(州)靈(寶)棗,豫南芝蔴香又好;孟(津)梨寶(豐)酒伊(陽、川)洛(陽、寧)柿,有香有甜中...

  • 文章清明談麻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0期  作者:中月 出版时间:1969-04-01
    关键字: 清明 麻粢 风味小吃 扫墓祭祖 祭品

    清明掃墓,全民皆然,但祭品豐啬,各隨環境,而麻粢一項,乃吾郡爲是節不可省之主祭品。其先採來青苗,狀似艾,而葉背不白,似蒿而葉面較潤,俗唤爲「靑」。藏置稻草灰中數天,使「靑」能保持原色,不致發黃,用時切碎,投入臼中,與米粉和搗,同做年糕一般。取起,撳成薄餅,置模中或圓或方,但大多切作稜形。兩面糝以松花,內靑外黃,食時烘煎隨便,蘸以白糖,色香味俱佳,如用火缸煨之另有一股鄕村風味。惟在餅舖買來者,多用薙菜充之,則色香味大遜矣。吾鄕凡族大人衆者,做麻粢動輒以石數...

  • 文章蛟川的幾種名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4期  作者:湯康雄 出版时间:1969-10-31
    关键字: 蛟川 蛟川名产 风味小吃 思乡之情

    吾邑蛟川(鎭海),東北濱海,南面襟江,幅員不大,名產無多!鑒於「民以食為天」的原則,且來談談吃的部份吧。說起吃方面的名產,沿海地區,當然離不開海鮮。城北萬弓塘,蜿蜒數十里,潮退時,海灘廣褒,一望無際,漁民們成羣結隊,紛紛下灘獵取目的物,無不滿載而歸。蝦蟹鱗介,多達百餘種,花花色色,不勝枚擧。至於其他可口的名產,雖然不多,可是也有幾樣為他處所未有,或有也是品質較遜不可同日而語的東西。今特拉雜寫些,借「浙江月刊」披露,藉供各位同鄕的懷念和遙想,如果垂涎三尺,...

  • 文章棗陽的傳統筵席與名菜名點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6期  作者:劉逢吉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传统宴席 名菜名点 风味小吃

    平民百姓所能享受的。㈢风味小吃枣阳地方的风味小吃,既经济又实惠,很受群众欢迎。如榨酱面、酸浆面、欠锅面、刀削面、扯面、扳面、油酥面、炒面、热干面、熬子馍、油酥饼子、锅馈馍、炸粑、炸散子、豆腐脑、石滑粉、小笼包、混饨等三十多种,大街小巷均有叫卖者,成了城市居民“过早”的佳品。㈣名点枣阳名点颇多,历史悠久,以糖姜片、蓼花糖、麻糖、寸金、麻片为盛。糖姜片,俗称蜜姜,属蜜饯类,系鲜姜、白糖、面粉精制而成。枣阳盛产生姜,年产百余万斤,食之无渣,味长鲜辣,名冠全省,实属上乘

  • 文章魚米之鄉菜肴鮮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9期  作者:晉谷 出版时间:1995-09-10
    关键字: 浙菜 杭菜 风味小吃 鱼米之乡

    蒸豆腐、醃菜蒸笋、鲞蒸茄子等,鲜咸合一,囘味久长。绍菜糟酒味醇香浓,用以糟菜,别有风味。著名的糟菜有糟鸡、糟熘鱼白、糟烩鞭笋等,令人食后难忘。此外,如绍杂景、绍式小扣、绍式虾蛋、西施豆腐羹、东坡腐(油豆腐嵌肉)、干菜毗肉(霉干菜烧肉)等家鄕菜,也深受人们喜爱。浙江的地方风味小吃,亦品种繁多,咸、甜、荤、素、香、脆、软、糯,各色俱全,造型美观,绚丽多姿,富有浓厚的江南地方特色。淸代袁枚《随园食单》中有个《点心谱》,专门介绍各地的风味小吃,其中介绍浙江的具有

  • 文章桂林馬肉米粉

    来源期刊:《浦東》 第71期  作者:陳冠南 出版时间:1993-02-28
    关键字: 风味小吃 马肉米粉 烹调方法

    到過廣西桂林的人士,都會懷念那種別具風味的小食,就是名聞遐邇的「馬肉米粉」。回溯民國三十八年三月間,大陸局勢逆轉,筆者隨部隊撤退至桂林,行裝甫卸,第一件事便上街打聽賣馬肉米粉的店肆,於今時隔四十餘年,筆者仍依稀記得在市區內十字路口的那家專賣馬肉米粉的小食店,眞的是門庭若市,應接不暇。當時充滿戰時氣氛的桂林,在此過境的各省人士,猶如過江之鯽,旣到桂林,總要一嚐馳名的馬肉米粉。於是,專營此業的小食店,莫不生意興隆,利市百倍。想起粵、桂二省人士,對於食道,確有...

  • 文章閒話舟山海味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5期  作者:袁定華 出版时间:1969-12-30
    关键字: 舟山 海鲜 风味小吃 地方习俗 往事回忆

    故鄕舟山,集島成治,魚產居全國之楚,在國父實業計劃中,擬闢爲我國第一漁港,惜當時戰亂不已,萑苻遍地,致諾大無盡寳藏,建設闕如。憑由一般謀生漁民,竭彼勞力,墨守陳規,施以網罟,儘堪餬口而已。臺灣雖亦盛產海味,非敢自誇,若與阿拉故鄕比,大部份確瞠乎其後。玆將自秋迄冬,記憶所及之海產一叙,聊充蓴鱸之思。惟所述恐受唐伯虎詩:「朱門公子食鮮鱗,爭說金盤一尺銀,誰信深溪狼虎裏,滿身風雨是漁人。」之譏乎?魚類大多春末夏初孳息,秋初幼苗漸長,故故鄕當孳息期間稱謂洋生時;...

  • 文章懷念石浦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9期  作者:芸芹 出版时间:1971-12-01
    关键字: 石浦 思乡之情 民俗活动 城隍爷 风味小吃

    石浦是我的故鄕,現在離開已二十餘年了,不知那邊的情況如何,音信杳然,實不勝懷念之至。石浦是象山縣的一個鎭,位於象山的南端,靠山面海,有魚塩之勝;以其海埠,適為滬臺、滬溫、甬臺、甬溫航運交通線必經之地,所以也為之帶來了商業的繁榮。鄰近三門灣,為國父實業計劃中預定的一個漁港。房屋沿山建築,街道間,石級遍佈,車輛是無法通行的,後山山麓明代曾圍築了半邊石塊建成的城墻,是抗倭的防禦設施。我自幼年出外,在家的時間不多,但對兒時家居的樂事,現在還歷歷如在目前,所以為懷...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