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風情共返回10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乡风情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3卷 第1期  作者:蘇雨生  出版时间:1987-06-20
    关键字: 故鄉 風情

    作者係山東省滋陽縣人,民八年七月六日生,畢業於山東省立第二師範。曾參於八年抗日戰爭,繼之獻身戡亂,出進敵後。並任中國國民黨駐緬甸總支部密支那分部常委兼書記,主持一方黨務、僑務、僑校,支援我敵後各工作單位,協助大陸逃緬難胞等工作。於民七十一年中共派其特務入緬暗殺,緬甸情治單位復指爲「國民黨特務」命令離緬,於七一年九月六日返抵臺北。現任松山區「協和工商」兼任敎師。——編者

  • 文章丰顺风情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7卷 第3、4期  作者:廖醒群  出版时间:1997-12-31
    关键字: 丰顺 风情 随感

    惠州、海陆丰等地的公路,无不以汤坑为重点,商业发达,建筑鼎盛;假如说丰良是「古城」的话,那汤坑应该是「新城」了。一般绅商,对「古城」仍十分怀念,尤其骚人墨客,爱其文化的所在,人物的突出,历史的辉煌,与风景的优美,特具怀念,最近有一位极著盛名的诗人雷飞鸿教授(台山人,现住台南市),对丰顺风情,甚为了解,应笔者之邀,将「丰城八景」,作成词章八阕,遣句成词,十分生动,掷地有声,诚为难得,以其描述深入,字字珠玑,韵雅腔圆,不逊古人,如此佳构,必可留传后世而不朽,兹

  • 文章故土风情与童年见闻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羅得雋  出版时间:1986-06-20
    关键字: 湘乡 民俗风情 童年 追忆

    離鄕四十年,隨着歲月增加,總難忘情於生長環境與風情事物,一切都成美好的追憶。上床合眼,一幕幕湧上心頭,恍如昨日,眞是「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李後主詞,)豈僅懷念而已。一、大哥捕魚我放生一年淸明時節,細雨紛飛,河水泛洪、披簑衣、戴斗笠、揹着漁具,跟大哥沿河捕魚,皆置於盛具中,掙扎跳躍,高興萬分,竟忽略天雨堤滑,一不留神失足,掉進滾滾洪流,幸賴身穿簑衣,隨波浮沉。大哥見狀,不顧自身安危,蹤身洪流中救我上岸,驚魂甫定,看盛具空空,我哭喪着臉說:「魚蝦都跑...

  • 文章粤北风情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3期  作者:謝燕鳴 出版时间:1989-09-30
    关键字: 韶关 粤北风情 景点介绍

    粤北风光固然美,但粤北山区的山水及瑶族风情,更値得游览与欣赏。在连县游罢小北江,便至连江中学内参观「慧光塔」,塔始建于南朝秦始四年(公元四六八年);现存之砖塔,应为宋代所建。慧光塔为六角九层,斗拱檐平座,空心可登,造型优美和谐,是广东早期的砖塔之一。连南县的瑶排以「三排」最富特色,在乘车往连南「塞岗」之方向,沿着公路两旁不论山上山下,都是「三排」瑶族居民的民房,多是用稻草或茅草搭盖而成的矮小草屋,鸡、鸭、牛、羊等牲口便关在房子旁边的小木栅栏之中,几乎看不见一幢

  • 文章淹城民俗风情旅游节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36期  作者:儲振民  出版时间:1996-10-15
    关键字: 淹城 民俗 旅游节 遗址 风情

    二千八百年前古淹城遗址,以民俗风情文化与旅游融为一体,于今年五月一日与海内外游客见面。淹城是春秋战国时期古城遗址,位于江苏武进市新城区西隅,占地〇·六五平方公里,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地面城池遗址。一九八八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淹城形制独特,呈三城三河套状,城垣透迤,曲水环围,有民谣曰:「里罗城,外罗城,中间方形紫罗城,三套环河四套城」。「内河坎,外河坎,通道只有西城坎,独木舟渡古天坝」。淹城城墙为土筑而成,高三至十米,内城呈方形,周长一·五

  • 文章读历史风情谈云南十八怪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2期  作者:李方青 出版时间:2003-05-01
    关键字: 历史风情 云南十八怪 云南铁路 民俗风情 地理坏境

    多,准备够。当然讲起来出神入化,引人入胜。有心转述的人,也要劳心焦思,运用智慧,随听,随记,随问。先作重点的箚记,然后再凭记忆力,想像力,判断力,作完善的归纳与整理。如能将故事内容逻辑化,口语化,活泼的笔法,描述记载下来,能使阅者身历其境,则是一篇成功的报导。笔者这次昆明行,非常庆幸的遇到一位学养不错的导游。她品貌端庄,聪明伶俐。介绍云南风情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语多不涩,出口成章。经询问哪个学校毕业,唸什么系的?因为大陆的导游,都是大专以上毕业,并经

  • 文章泸沽湖畔风情万种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5期  作者:劉力和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泸沽湖 自然风情 摩梭人 民族风情 风土习俗

    面,虽在雨季山区有坍方之虞,但总算乘车通畅,往来方便。因而泸沽湖旅游业兴盛,外来文化诱力日益增强,加以电力之架设,家庭进入有电的时代,摩梭人的生活方式与观念,自然随之改变。例如年轻人喜欢看电视、唱卡拉OK,也有部分年轻人,认为走婚是落伍的婚姻制度,一夫一妻才是现代婚姻制度。一般穿着、飮食、爱好等,似乎也有所变化,不过摩梭人基本文化,却仍然深植其心中,不为任何外力所可动摇。泸沽湖水碧山青,风景极佳,水以山增丽,山因水加丽,加以湖畔摩梭女儿国奇特风情,能前往一游

  • 文章兜子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3期  作者:張運兆 出版时间:1997-04-10
    关键字: 鄂西 兜子 乡土风情

    中國地大人稠,有許多風俗習慣和事物,南方有,北方同樣也有。比如:單就滑竿而言,重慶有,但是,除了重慶而外,鄂西一帶,也有滑竿這類的交通工具。不過,鄂西地區,稱滑竿,不叫滑竿,而叫兜子。抬滑竿的人,叫兜伕,抬滑竿,名叫抬兜子。兜子的製作,材料和方式,和重慶的滑竿,大同而小異,唯一不同之處,就是在兜子坐椅後端,添加有一個簡易的行李架,供乘客放一些隨身携帶的零碎的東西。如:皮箱,手提箱等,以類的物品。不過,這要額外的給兜伕一點小小報酬,因爲增添了兜伕的重量,這...

  • 文章雜談故鄕的春節情景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期  作者:張鳳舒  出版时间:1968-01-10
    关键字: 湖北罗田 年俗风情 乡情

    我離開親愛的故鄕——羅田,已是二十餘年了。在這一串漫長的日子中,無時無刻不在惦念着我們那山明水秀的故鄕。尤其値此一年一度的春節來臨的時候,更撩起我對故鄕的懷念和故鄕春節情景的囘憶。故鄕,冬至過後,氣溫漸漸下降,時令進入冰天雪地的時候了。然而却是農人們淸閒的季節,於是,大家開始忙着辦年貨。富裕的人家準備殺豬、宰羊、醃火腿和臘肉。其次就是舂糯米、打粢粑(年糕)、燙豆餅(亦名豆絲)、炒花生、炒瓜子(南瓜子和向日葵),製做各種米、熬麥芽糖等等,擧家上下爲準備過年...

  • 文章故鄕荆洲沙市的新年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4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77-07-10
    关键字: 湖北沙市 年俗风情 乡关之情

    在我的故鄕,一進冬天,家裏就在準備了過年的食物,不僅有錢的人如此,家貧的人也是如此,祇是在辦的多寡上或優劣上的差異,鄕下的人家,冬至殺豬,豬肉都醃起來,雞、魚都有,在各鄕的「土地廟」上有這樣的一副對聯「臘肉、臘魚、臘雞子。燒酒、汾酒、木瓜酒。」由此可見故鄕對臘味是多麽的講究了首先要說的是「立春」,照舊曆說,立春總在臘月或正月,筆者在故鄕時,曾逢到一個百年難遇的機會,「首日春」就是正月初一,也是「立春」,當然更加熱閙了,這一天要看曆書,在郊外紮「春牛」,其...

共105条记录 1/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