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顾炎武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顾炎武先贤遗墨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1期  作者:編輯室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顾炎武 书联 真迹

    顾炎武先贤,江苏昆山人,生于明万历年间。初名绛,字宁人,号亭林。耿介绝俗,与同里归庄善。鲁王时,与庄起兵勤王,兵败得脱。入清改名炎武,屡征不就。周游四方,睠怀故国,数谒明陵,后卒于华阴。先贤学富五车笃志六经,旁涉国家典制、郡邑掌故,以及天文、星象、兵农、河漕之属。专务敛华就质,探究原委。著有曰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多种。不仅学贯古今,且善书法,惜其墨宝世不多见。所幸黄鄕长玉山自家鄕带来先贤手书对联一幅,不但笔力浑厚雄劲,其联语尤堪为有志用世者之典范。玆由

  • 文章崑山顧亭林炎武學術思想闡述(續四卷二期)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鄧中堅  出版时间:1988-06-30
    关键字: 顾炎武 学术思想 阐述

    六、對後世學術思想之影響A開考證學之先河梁啓超云:「其在我國,自秦以後,確能成爲時代思潮者。則漢之經學,隨唐之佛學,宋明之理學,淸之考證學,四者而已。」而考證學之領導者,卽爲顧子寧人,其答李子德書中云,「讀九經必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以至諸子百家之書,亦莫不然。」而亭林之音學五書、日知錄,史地諸書,亦均以考證爲宗。由於淸初大興文字獄。如康熙朝莊廷鑨之明史之獄,戴名世南山集之獄。雍正朝曾靜、張熙的「呂魯良詩文之獄」,査嗣良的「維民所止之獄」。乾隆朝之胡中...

  • 文章江南四大儒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11期  作者:惲茹辛  出版时间:1979-08-15
    关键字: 江南 顾炎武 归庄 汪琬 何焯

    「江南」這一個名詞,有廣義的與狹義的兩種解釋。廣義的說:「江南」,爲長江以南的總稱。淸通構江蘇、安徽、江西三省爲江南。唐置江南道,又分爲江南東道、江南西道。宋置江南路,淸初置江南省(康熙六年,始析置江蘇省),所管轄的地區,其實也包括「江北」在內。狹義的說:「江南」是專指江蘇省屬於長江以南的地區,而「江北」則成爲「江南」的對稱。倘若以省境的立場言,「蘇南」、「蘇北」之稱,尤較「江南」、「江北」切合得多。不過習慣的歷史性應用,似乎根深蒂固,稱「江南」、「江北...

  • 文章徐州兩遺民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12期  作者:邵鏡人 出版时间:1963-12-25
    关键字: 徐州 遗民 万年少 阎古古 顾炎武 史可法

    也,高华朗俊,不名一家,古作本汉魏而兼六朝,近■由大历以溯开宝,而要其感兴所及,使读者自得于语言文字外者,于渊明后先合揆,故先生之诗,乃眞渊明之诗也。先生当明亡后,故国情殷,时流露于诗文间。故与昆山顾炎武亭林,时有诗文往还。亭林天挺人豪,国亡后,尝纠合东南诸生,及各方志士仁人,起兵抗虏。先生与沛县阎尔梅古古,欲聚众以应之,惜乎大运已转,无力囘天,其志其行,亦大可哀矣!二 阎古古阎先生,名尔梅,字调鼎,别号古古,徐州沛县人也。明崇祯擧人,工诗,长于七律。明亡

  • 文章崑山顧亭林炎武學術思想闡述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3卷 第4期  作者:鄧中興  出版时间:1987-10-31
    关键字: 顾炎武 学术思想 家世 生平 著作

    一、家世先生顧氏譜系考曰,余家本出吳郡,五代之際,或徙于滁,宋南渡時,諱慶者自滁徙海門之姚劉沙,慶次子伯善又徙崑山縣二十四保之花蒲保,自慶而下十一世至封刑科給事中字仲明號默庵諱鑑,再徙崑山縣城南二十四里㳌川鄕千墩鎭,是爲先生五世祖,鑑生正德丙子擧人、癸丑進士兵部右侍郞章志,章志生萬曆丙子擧人、丁丑進士左春坊左贊善紹芳、國子生紹芾。紹芳生 萬曆乙卯、戊午副貢同應,娶何夫人。於萬曆癸丑五月二十八日生先生於千墩鎭里第。紹芾生同吉,年十八未婚卒。聘王氏,歸顧守貞...

  • 文章宋代士大夫的道德觀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2期  作者:王德毅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宋代士大夫 道德观 顾炎武 范仲淹 重建政治伦理

    领。他们的心最重要,他们的言行是为关键。今日经济繁荣,不少人在提高物质生活之余,仍拼命追求财富,以致人欲横流,道德沦丧。要知一个没有道德的社会,则政治、经济均失去价値,当然会暗无天日,而今达官贵人尙不知反省,那眞是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了。宋人常引为自豪的是:「我宋淑人心以道德,翕然尽归醇厚。」[35]故人轻财利而重犯法。看看宋代,相想今日,吾以为要救今日之病,当从兴张礼义廉耻开始。[1] 见炎武《亭林文集》(四部丛刊本),卷三,<与友人论学书&

  • 文章足迹遍三晋的顾炎武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米至仁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顾炎武 生平简介 走遍山西 义士精神

    前清顺治二年(西元一六四五),南京沦陷,福王被执,鲁王称监国于绍兴。顾炎武举兵勤王失败,又在昆山抗清受挫;后被奸人吿发被拘,经多方营救始能脱险。在江南既无从发展,遂转往北方活动,徐图再起。他首先踏足山东,参拜孔庙、周公庙及孟子庙。继由济南登泰山,过潍县,直达东海岸劳山。其目的在于寻访忠贞人士。他有一首诗说:「我行适东方,将寻孔北海,此地有遗风,其人已千载。」孔融以反曹殒命,浩气常存,当然是他理想中的典范。后来他经过沧州,蓟州,抵达京师,谒十三陵,过居庸关

  • 文章知非草堂日記(十)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夏紹吉  出版时间:1983-06-01
    关键字: 人生感悟 论语 三国志 曾国藩 顾炎武 孔光 张禹

    論語云。及其老戒之在得。大抵人當衰年。血氣陵替。每思藉財以自娛。故每起貪得之念。而妄覬意外非分之多獲。吾今年五十三矣。讀書稍知義利之辨。時世又迫于蘊財生孽之秋。睨萬金而何顧。任淸白以留貽。此志殊洒然也。但食指旣多。所費不貲。時而練費迫我。時而學費困人。歲有秋僅足敷衍。而水旱頻仍。歲不可恃。嫁娶前旣多端。尙有三子未婚。千緡待具。我本不善理財。八字干頭。三見財露。故每際讀書自適之時。天懷浩蕩。而一環顧家境。此心逼仄。惟有節之又節。嗇之又嗇。使無至于鬻先人之產...

  • 文章江蘇文獻資料徵集第十一次座談會紀要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11期  出版时间:1963-11-25
    关键字: 文献资料 征集 座谈会 纪要 顾炎武 刘向 刘歆 惠栋 戴震 顾栋高 沈彤 王鸣盛 钱大昕 赵翼 王念孙 王引之

    時間:五十二年十一月五日下午三時至五時地點:台北市延平南路中山堂餐廳別室約集:王繹齋周宏基 汪子奎李鴻儒主持:陳繼承(武民)主講:蕭一山 紀錄:劉昭晴講題:淸代之江蘇學者出席:汪竹一 兪俊珠 江定 過鍾粹 吳石仙 吳大遒 鈕長耀 羅樹岩 朱浩琳 彭應庚 李徵慶 陳煥章 邵鏡人 王繹齋 路祖燾 丁治磐 眭立生 熊月輝 李旭 王嵐僧 錢卓倫 鍾英 徐潤鰲 丁宣孝 范傑 陶壽伯 史君侯 施復昌 王鴻磐 劉立卓 錢斌 殷卓倫 夏縵雲 蕭一山 伍稼靑 張玉麟 朱重明 周宏基 姜洪 周以文 沈遵晦 龐壽峯 錢...

  • 文章崑山顧亭林炎武學術思想闡述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鄧中興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顾炎武 学术思想 哲学思想 政治思想 军事思想 教育思想 文学思想

    A哲學思想明末學派,只在反覆尋繹宋儒舊說,繁瑣支離,毫無新見。且空談心性,趨于狂禪。宗程朱者,支離滅裂。纘陸王者,杳冥放蕩。且二派互相攻訐,卒成黨禍。致明祚已亡,而政爭不息。故陸稼書慨乎言之,明末騷亂,實爲陸王學派所造成,亦非誇大。亭林生逢其時,感四國之多虞,痛經生之寡術。乃闡發宏論,痛詆時弊。立博學有耻之旨,倡經世致用之學。以求振奮人心,中興明室。可謂大義復著於春秋,嘉行必載於靑史者也。其學術思想。上溯孔孟,中採程朱,下黜陸王。茲擷其著述中有關斯旨者證...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