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采茶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八士桥的灯戏——采茶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92期  作者:過啟新  出版时间:1994-02-20
    关键字: 八士桥 灯戏 采茶 “哑巴戏”

    采茶灯为锡北地区一种特有的大型地方性民间娱乐活动,普及八士桥、张泾桥、黄土塘、东湖塘等地,每逢农历正月继「调龙灯」之后,即为「调采茶灯」时期,利用当时农闲季节,作为庆丰收活动,为时约一个月左右,至农历二月底为止。所有灯彩均依靠自己制作,一般都以竹篾为筋、糊以丝棉纸、绘以彩色,所作灯彩如飞禽走兽、人物器皿,形态逼眞,这些能工巧匠,有巧奇天工之称,其中灯彩制作之精致,尤以八士桥为北里之首。八士桥「采茶灯」始于清朝末期,后将彩灯的制作,内容等方面加以改进,幷

  • 文章南昌旅遊雜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5期  作者:純心  出版时间:2011-11-01
    关键字: 南昌 旅游游记 绳金塔 滕王阁 采茶剧团

    一今年暑假,客居南昌,由于我平日喜爱文艺,所以相交之乡亲,多为文艺界文士,诚然,我这口舌笨拙者,却以文会友,又是一种交友的写照。在南昌交友有一种特殊方式,即在八一公园(往年称百花洲),在那树丛密布,整洁而可爱的湖呈现在您面前,你能不欣喜吗?因此,在公园交了一位采茶剧团的负责人(团长)喻满水先生,交谈之后,他又给我一份简略说明资料,兹节略如下:「南昌巿青云采茶剧团,创建于一九六六年元旦,建团以来,该团为当地民众演出,一直受到好评;该团主要演出,是农村

  • 文章烏篷一葉訪東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11期  作者:高志林 出版时间:2008-11-10
    关键字: 乌蓬舟 东湖 水岩洞 《江南採茶舞》 游记

    吃吃地笑开了。蜜汁一样的笑声在阴阴的水洞里回响旋转着,忽亮、忽沉,水洞就满贮了一个甜。接着,那女子又吹响了〈江南采茶舞〉曲子,一丝丝地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由穿梭于苔壁洞空之间,然后一丝丝地传出洞外,传到湖面悠游客人的心里,同样也贮起了一团蜜。我坐在舟舱中,久久聆听着这蜜一样动听的笛声,总觉得什么地方在显现出某种理念意致的气息,仿佛感受到了汉代工匠的缕缕思緖的灵动。嗨,听惯了现代派的直喉歌声的朋友们,不妨偷得浮生来东湖舟游半日,多少可以脱离点市气凡尘,还你一个千古

  • 文章八士桥的灯戏——采茶灯(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93期  作者:過啟新  出版时间:1994-03-20
    关键字: 八士桥 灯戏 採茶 跳加官 跳财神

    這次演出,地點在八士橋西街張中丞廟內的戲台上,戲台比較寬暢,台前一片廣場,約可容納二千餘人,兩邊有廂樓二十間,以供當地頭面人物和有錢有勢的人們及其家屬上樓坐著看,戲台對面爲三間大殿。開演之前亦是先鑼鼓鬧場,第一出戲則爲跳加官,他的特色不僅加官的紗帽中點燃燈燭和電珠,最後加官手捧有一尺多闊,揭開來約有二尺多長的布卷,當他跳了幾圈後當衆將布卷揭開,突然布上出現由小電珠盤成的『天官賜福』四字光燿奪目。再轉一個身變成『國泰民安』,每轉個身便改變字句爲『五谷豐登』...

  • 文章寶島元宵歡玩燈 獨我大陸燈失明元宵看燈懷故鄕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7期  作者:長弓  出版时间:1971-03-20
    关键字: 元宵节 故乡灯节 采茶 马夹采

    的人就要大献身手,表演各种花样,龙取水,龙翻身,二龙抢珠,双龙入海等名目,锣鼓喧天,热閙非凡。鄕间除龙灯外,还有马灯和采茶灯,马灯是用竹篾扎成一段马的前半身和马头,外面糊上透明的白纸,把它绑在一个人的前面,马的后半身,绑在一个人的后面,马身中空,点着灯烛,表演骑马的人都穿着演京戏的盔甲袍套,左手提起马头,马颈用布连起做成,可以俯仰转动自如,右手拿着马鞭,由许多人掮着花灯旗伞在前后嗾拥而行,到了一块宽大的场地上,在锣鼓喧天中,表演各种戏文,如夜战马超,火烧赤壁

  • 文章八士桥的灯戏——采茶灯(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94期  作者:過啟新  出版时间:1994-04-20
    关键字: 采茶 灯戏演出 灯彩艺术 百宝箱

    后来这班业余玩采茶灯的能手,曾被请到无锡城里的『第一台』戏馆里,和红牌花旦周翠珍一起「掉采茶」。戏馆老板为了招徕观众,把他们邀请到城里去,招待吃、住、玩,义务上台演出,先演锡剧「隋炀皇帝看花灯」皇帝登上龙座。妃子陪着,两旁宫娥彩女侍立,戏台上扎了龙头,分做三层,皇帝坐在最高一层,龙座背后还放射出一道会旋转的光圈,煞是新奇。第二层上花篮簇拥著,五彩缤纷,「掉采茶」出场,红绿电灯交相映辉,轰动了全无锡,以致东西南北四城的戏院全部停演,观众都来「第一台」看灯戏

  • 文章南昌采茶戏之渊源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5期  作者:胡維平、陳永翔  出版时间:2011-11-01
    关键字: 南昌 采茶戏 渊源 历史集萃

    南昌采茶戏俗称灯戏、三脚班。其主要流行地区为南昌巿区以及南昌、新建、安义、进贤、永修、奉新等县。清末,南昌采茶戏在抚州的演出达六年之久,抗日战争前,在吉安泰和、赣州一带,也有较长时期的演出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初名为南昌地方戏,一九五三年改称南昌采茶戏。南昌采茶戏经过了「灯戏」、「三脚班」、「半班」三个阶段。⒈「灯戏」阶段:明末清初「灯戏」,逐渐形成了一旦一丑的「二小戏」。演出时,旦脚舞手帕踩点步,丑角耍纸扇走矮子步,载歌载舞,生动活泼。剧目

  • 文章略谈赣南采茶戏的特色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4期  作者:朱受群 出版时间:2001-05-01
    关键字: 赣南文化 采茶戏 地方特色 戏剧历史 茶腔

    南昌 朱受群采茶戏是江西两大地方剧种之一。赣南采茶戏为江西采茶戏的始祖,旧称灯子、茶篮灯和三脚戏,属民间小戏剧种。戏班名称三脚班。从采茶歌传唱到席间助兴演唱艺术,再发展到采茶灯,进而变成「两旦一丑」形式的民间采茶戏,经历了自明代至清代的漫长发展过程,至今仍在延伸发展。它不仅在江西形成了五大采茶戏流派,而且扩展到福建、湖南等地,颇有生存发展的深厚土壤。世事茫茫,沧海桑田。一个地方小戏剧种,历时几百年而久演不衰,且民众一直珍爱,这是为什么?生命力如此强大

  • 文章回憶童年野趣多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3期  作者:於建勛 出版时间:1984-03-10
    关键字: 浙江生活 童年趣事 采茶 拔笋 捕鱼虾

    茶园,亦不允许采摘的,这种雨前茶茶细如针,颗粒比米还小,采摘时必须极其耐心,颇合乎老幼妇女工作,一天工作,晾干后,能得芽茶两许,成绩已算不错,余在七八岁时,曾随家母大嫂,入山采摘一天,实际仅采茶两许,藏于腰间围布中,至下午,瞌睡频频,选处向阳高地睡着了,至日落西山,叫醒我囘家循着山廻路转蹦蹦跳跳囘舍,结果一看,围布内一粒茶尖全无,弄得全家大笑不止,从此不再叫我入山采茶,其实采茶季节,是鄕村轻年男女,兴趣最浓,最罗曼蒂克的事情,因为满坑满谷是人,自编自唱的山歌

  • 文章五华客家采茶剧团访问本会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3期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五华客家采茶剧团 台北五华同乡会 活动照片

    (注:本會張代理事長杞芳與李展峰團長互贈紀念品)(注:張代理事長致歡迎詞)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