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遗物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参观秦良玉遗物展览记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99期  作者:問鵑 出版时间:1970-11-01
    关键字: 秦良玉 遗物 展览

    不敢说一个不字,而且还必需敬谨珍藏这些诗,以表崇敬呢。请看都督府上面所建造的「御诗楼」就可想见一斑了。那天展出的都督府石膏模型,虽然具体而微,但其规模体制的宏大,是一望而知的。在明代,都督开府,也需要奉旨,方才可以兴建。秦良玉武功赫赫,开府当然不成问题。其实,她的最高官位,还在都督以上呢。忠州有秦太保祠,有太保路。遗物中又有太子太保的大印,和都督佥事的印信,一同陈列在那儿,这当然是信而有征的事了。我国自古以来,从未有女人做到太保那样的高官的。对此崇高的位望,能不

  • 文章太原发现赵戴文的两件遗物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李文選、趙鵬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赵戴文 追随革命 遗物发现

    引论,寓论于史,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和学者。辛亥革命成功后殚精竭虑,辅助阎锡山建设山西为模范省,抗日战争开始后,又力主团结抗战,誓死不作亡国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近日太原发现的赵戴文两件遗物是:一、《赵次陇先生讲话》邓希禹、蔡天民作序的线装本。大约包括了他民国十二年前后在洗心社、大自省堂、国民师范、育才馆以及平遥、祁县等地的讲话十余篇。他在这些讲话中大力宣扬孔孟之道,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二、给堂弟赵炳文的手书《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对联一副。从

  • 文章吴季贤鄕长遗物捐赠本会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55期  出版时间:2007-09-20
    关键字: 吴季贤 遗物 捐赠 同乡会

    【本刊訊】本會吳振台鄉長來電:其父吳季賢鄉長所遺留之同鄉會文物——鄉訊、書籍、公墓工程圖……等,大約有七箱,擬送請本會整理。此一提議業經本會第十四屆第十一次理監事會討論後,理事長原則上同意將該批文物圖書送至本會,由秘書處分項整理,惟,如無保存價值之部份,則依資源回收辦法處理。

  • 文章文物捐贈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2期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遗物捐赠 同乡动态 编辑室

    劉國銳鄉長將其先祖父文物:民國田產賣契、分關憑證、出撫憑據等四件,於其赴大陸演講其經絡急救、拍打運動之時,順便返鄉捐贈湘鄉市。該等文物係於民國三十六年自湘鄉帶至貴州,三十七年自貴州帶來台灣,劉鄉長除妥為保管外,復加裱褙後捐贈回鄉,其愛鄉情操,殊堪範式,特在文獻表揚。

  • 文章徐永昌的少言勿怒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趙正楷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徐永昌 遗物 私印 少言勿怒 往日回忆

    民國七十九年(一九九〇)五月二十六日下午徐白吟壁夫人(徐永昌先生遺孀)出殯之辰,其女公子元明手握紅紙小包向我說:「知你什麼都不會要,這是家父私印一顆,請你留作紀念吧!」我欣然受之。移時啓靈,內人隨親友上北投復興崗頂的宜園送葬,我偕原馥庭、梁一嘯兩兄赴山西文獻社開會,會前得暇同梁兄及趙崑山(璞)兄觀賞此印,因梁工書畫,趙擅音律,皆藝林雅士,可以即席請益也。印爲銀鑄,藏於上下兩合之銀殼內,殼內鑄有「中原足紋」四字。殼寬十公釐,厚六公釐,高二十五公釐。頂端有紐...

  • 文章尋「寶」記——搶救一批珍貴的石礎雕刻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喬正安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考古发现 古建遗物 抢救保护 文物价值

    设计,高超的雕刻技艺,眞可谓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欣喜之中发现,这两件石鼓础遗存在杂草丛中,周围残墙多有倒塌,而墙外便是大道,实为其安全担心。幸庆,县公安局陆创战等三人来鎭公干,于是我们四人便将两件石鼓抬进机关伙房。看到这众多而又雕刻的如此精美的础石,可以想像该建筑是何等的壮观与华丽。那么这些石础来自何处,经了解,原系牛杜会馆(亦称油酒会馆)古建筑遗物。何为会馆,据《创建会馆记》碑文载:「馆以会名,何所放乎?考之邕沮,二水会合同会其有极。《疏》谓:会为集会。又曰

  • 文章為籌建林森紀念舘理事長等作蘭陽行

    来源期刊:《闽聲》 第43期  出版时间:1971-03-31
    关键字: 林森纪念馆 公祭 遗物 历史陈列馆

    第四届第一次理事会,我们讨论了今年度的工作计划中,第一项便列了筹建林森纪念舘的工作。第一步决定先蒐集林故主席的遗物和文献,并推陈岱础常务理事和林震东理事负责接洽。没有几天,林震东理事便来电说,林故主席遗物,有一部份在邓亚魂委员处保留着,邓先生现在住在宜兰,最好能够请陈岱础先生一行,因为他们两位都是林故主席最接近的谊子的缘故,比较容易说话。刚好在电话之前十分钟,笔者也在电话中听到侨委会郑善政委员的电话,知道他要去罗东,探视邓委员的病况。因此知道邓委员病况

  • 文章历史博物馆整理许肖仙遗物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07期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历史博物馆 许氏遗物 字画陶壶木刻

    同鄕许肖仙于四年前逝世,因只身在台,其所遗字画陶壶木刻等均经同乡会转请国立历史博物舘代为保管,惟因各寄存物件均未经检定,舘方函知本会取囘。本会保管实有困难,经赵总干事及组长赵志良专程与历史博物舘交渉,会同典藏组人员将许氏遗物逐一淸㸃,并于各栏写明尺寸特征另行造册,且于每一遗物贴一盖有本会印章籖条,以资征信,而备日后査考。嗣经赵总干事及服务组组长诸金富于十二月十八日与史博舘人员共同处理妥当。

  • 文章許肖仙所遺古物書畫由其女託人全部領囘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62期  出版时间:1990-08-05
    关键字: 许肖仙 遗物 古物书画 领回 同乡会

    展出。近悉许夫人在沪已经谢世,其继承人独生女许海秀女士及其夫婿以全权委托书委托其至戚张郁秀芬女士来会领取。同鄕会即具文国立历史博物馆申请发还寄存遗物,业于七月中旬由郁女士率员会同同鄕会杨先生前往历史博物馆点收领囘。遗族对同鄕会之热心服务,表示十分感谢。

  • 文章『折衝樽俎活當年」自序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5卷 第4期  作者:楊梁鴻英  出版时间:2007-10-31
    关键字: 杨西昆 生平成就 著书纪念 捐赠遗物

    我寫這本書完全是爲了紀念我的丈夫楊西崑,並記錄他在駐節南非大使期間我倆共同攜手努力爲國家所做的事。公元二〇〇二年五月我返加拿大溫哥華,我是加拿大華僑,出席國際中醫藥學術硏討會時,與退休後定居於溫哥華的我國立法院丑輝英委員及葉叶琴委員兩女士,以及我國外交部駐溫哥華的羅由中處長等好友,在溫市列治文的景福樓餐廳聚餐時,席間述及外子楊西崑與我在駐節南非時的許多往事,大家都希望我把它記錄下來,羅處長並說,記錄下來不是爲你自己,而是爲歷史做個見證人。我因受他們的鼓勵...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