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轿子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轎伕行業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9期  作者:何宇白 出版时间:1981-04-01
    关键字: 轿子 四川 滑竿 轿夫

    名词,但在秦汉之后,轿也,肩舆也,甚至轿子也,便见诸典籍,层出不穷。从汉武帝时的会稽太守严助坐起轿子上山过岭之外,东晋时的豪门望族,谢万、王献之等均有坐肩舆的「记录」;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那会儿,逼着「周恭帝乘轿子出居天淸寺」;大文豪苏东坡亦曾有「肩舆任所适,遇胜輙留连」的坐轿雅兴。降至元明淸,轿子便分为官轿与普通小轿,前者气派堂皇,有八人抬的、四人抬的等分别,全凭官阶定大小。就是装璜、颜色,以及距离地面的高低,也有显明的规定。照例,官越大抬的人

  • 文章当年坐轿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河南风俗 抬轿子 趣事回忆

    三月裡臺視播映豫劇「香囊記」,這是名伶王海玲,不久前在美國上演的傑作,劇中有抬橋子一齣,甚爲出色。看過螢幕上徒手精彩動作後,引起我一段往事,在此詳述一番:民國廿一年冬季,我父因伯父私售鴉片,連累受辱,父一病不起,遺下寡母孤兒。次年夏,我讀國校一年級時,叔父任校長,大概看我不差,就把他同學馬校長的女兒,介紹給我訂婚。有天放學回家,母親說:「明天給你訂婚了,去到院子,在那二人抬的食盒内,於斗米(我家吃黃黍,這是白米),斗麵上,各挖一杓。」至今我還不知那是何意...

  • 文章故鄉的交通(四)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2期  作者:槐靑  出版时间:1972-03-15
    关键字: 交通 轿子 藤轿 红灯花轿 故乡

    4、轿:轿子是一种最早的城市交通工具,制作器材,除一块座板是木质外,其他架、杠等等都是竹子,四周围以黑布,轿顶亦以黑色油布制成,故又称黑布小轿。城中的轿行都以坊厢(民初城中的街坊仍沿淸制,以坊厢划分如中右、东左、西右等)为据点,各坊厢有各坊厢的轿行。要雇轿出门,就得跑去附近行中叫。轿夫一般地是两个人,如遇长途、急行、或大胖子,亦有「三档头」的,就是三个人一路轮替抬行,抬轿人的步伐,亦需相当训练,前后两人在步调上必须一致,否则不能平稳前进,在平静的街道上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