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讲武堂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云南讲武堂生活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期  作者:楊世麟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讲武堂 军校生活 参与战争 往事回忆

    民国十七年冬月我鉴于地方匪患日炽,征得祖父的同意,与五叔绍贵至昆明投考讲武堂。乃随马帮前往昆明,到达以后,经过三月,尙无招考消息。只好去访九十九师师长朱旭(字晓东)。朱为龙陵象这人。见面后,对我很嘉许一番。就把我与腾龙一带有识靑年王林兴、杨林安、王之珍等二十余人,收入特务营,营长为杨绍恒。派讲武堂张建中,曾省三两位官长,负责操课敎育,每天按部队生活,两操两讲。十八年夏奉九十九师、与九十八师(师长卢汉)一百师(师长张凤春)、一〇一师(师长张冲)均奉令出发

  • 文章董彦平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7-02-01
    关键字: 董彦平 东北讲武堂 抗日战争 国大代表 归皈佛法

    东北耆宿董彦平先生字佩靑,民前十六年岁次庚申八月十六日生,行年八十一岁。祖籍山东省淸平县先世迁居盛京昌图府(今辽北省昌图县)定居于金家屯,而垦殖及于洮南,遂设籍焉。先生束发受书,依次升学,聪明仁厚,成绩优异。少年英发,胸怀大志,民国七年四月留学日本,十年十月获明治大学法学士位。归国后入东北讲武堂习军事,十四年十月毕业。十六年十二月再赴日本入陆军大学深造,十九年十二月毕业。学识韬略,融会兼资,报国济世,于以奠定基础。嗣又先后接受本党革命训练,及思想敎育,亲

  • 文章飛將軍蔣鼎文上將(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5期  作者:虞庸 出版时间:1977-05-06
    关键字: 飞将军 蒋鼎文 浙江陆军讲武堂 淡水之役 屡建奇勋

    风潮澎湃,将军深受吴院长、蔡元培、马敍伦先生等之影响,一心向往革命。平时常与二三同学谈论革命事业,以男儿志在四方,必以能匡时济世,振奋强国,才算得是堂堂正正的大丈夫,无愧父母所生七尺之躯。某日,闻浙江杭州要招考浙江学生军,将军以良机已至,乃秘密由书院厕所窗口跃出,及至杭州,又以年幼而被遣囘。越二年,将军已十九岁,考入绍兴大通陆军中学。(其前身为大通学堂,是革命先烈徐锡麟、秋瑾等之秘密活动会所)翌年再转入浙江陆军讲武堂,编入学生第四中队步科。自此,将军乃步入

  • 文章南昌景點——百花洲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4期  作者:市台辦 出版时间:2006-05-01
    关键字: 百花洲 豫章节度使 讲武堂 彭家屏

    位于东湖湖心。原有三洲,其中两洲现在八一公园内。「百花洲」一名出自宋代文学家吟诵豫章的诗篇。南宋绍兴年间,豫章节度使张澄在此建「讲武堂」以习水军。清乾隆十一年(一七四六年),江西布政使彭家屏书「百花洲」碑。「豫章十景」中的「东湖夜月」、「苏圃春蔬」二景均在此间。

  • 文章永昌翹楚—李根源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8期  作者:李成森 張民義  出版时间:1998-12-25
    关键字: 李根源 诞辰纪念 云南讲武堂 护国战争 抗日战争

    极大影响。一九〇九年七月,先生回到昆明,被委任为云南讲武堂监督(敎育长),实际负责学堂之筹办。不久,升任总办(校长)。沈汪度、张开儒、罗佩金、李鸣祥、李烈钧、刘存厚、唐继尧、方声涛、顾品珍等革命党人,经先生荐聘,都担任了学校的主要执事官和敎官。他们利用一切可能,向学生传播革命思想、发展同盟会员,组织秘密小组,在新军十九缜中开展联络活动,使讲武堂成为云南革命的重要据点和摇蓝。两年之后,以讲武堂师生为骨干力量,由蔡锷、李根源、李鸿祥、罗佩金、唐继尧等密谋策划与

  • 文章蓋棺論定唐繼堯(唐繼堯一八八三~一九二七)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0期  作者:石炳銘 出版时间:2010-12-25
    关键字: 唐继尧 讲武堂 重九起义 蔡锷 人生三阶段

    不论道德文章,武学修养,统御领导能力,唐继尧都堪称为俊彦豪杰之士。光绪卅年 他凭自已才学考取公费留日入东京振武学校攻读,在学期间就加入同盟会而且还是同盟会铁血丈夫团的中坚,毕业时是该期的第一名,后来又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学成回国后先在巴新设立的云南陆军讲武担任教官,旋任第七十四标第一营管带(营长)和讲武堂监督,一位刚毕业的青年军官显然已崭露头角,而且是有实力的带兵官。李根源主持讲武堂,他网罗了罗佩金、李烈钧、方声涛、庾恩旸、顾品珍、刘存厚等留学

  • 文章先父忌辰懷往事——兼述先父服役的五十三軍忠勇事跡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3期  作者:劉凌雲 出版时间:1993-12-20
    关键字: 刘元勋 东北讲武堂 陆军第五十三军 忠勇事迹

    从不接受非份财物。师内率先成立粮秣采购委员会,实开经理公开之先河。操守之廉洁,顿为长官故旧所称道。故于抗战末期,服务步校,薪津不足家用,只得自营农场,以资贴补。常语我兄弟云:不受昧心钱,贫困也安然。民国三十四年一月二十八日,报载远征军与驻印军会师芒友的消息,先父喜不自胜。因为远征军打通中缅国际通道,与新一军会师的,正是自己亲手训练的部队——五十三军一三〇师,统帅这支部队的,仍是旧日胞泽,先父分享了扬威国外的光荣。先父于民国十九年五月,东北讲武堂第九期学员队

  • 文章云南陆军讲武堂(学校)的历史地位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0期  作者:胡以時 出版时间:2000-12-25
    关键字: 云南陆军讲武堂 历史地位 辛亥革命 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我国著名军校之一,曾培养出无数的军事领导人才,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光辉的业绩。㈠云南辛亥光复起义云南人民反清暴政的革命,如滇西起义、河口起义等,虽此起彼伏,不断发展,但仅仅起到「唤起民众」,振奋人心的作用,自讲武堂建校后,才发展成为组织完备,实力充实的革命武装。讲武堂领导层李根源、李烈钧、沈汪度、顾品珍、王兆翔、孙永安、刘祖武、王廷治等一大批人,与同是同盟会员又在清「新军」中手握兵权并兼讲武堂教官的军官,如第十九鎭七十四标统带(团长

  • 文章明季雲南志士遺民於辛亥革命及乙卯起義之影響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期  作者:張維翰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明季忠烈 代表人物介绍 讲武堂 辛亥革命 云南护国起义

    强邻侵略,内愤昏庸误国,怵今怀古,革故鼎新之念,已深植于意识之中。对 国父之革命号召,油然向慕,滇籍留日学生,又多亲承 国父提命,囘滇后,皆能努力于覆淸运动,以讲武堂为军事策源,任敎者对明季忠义及遗民行实,多采为敎材,或作精神讲话之资。休假之日,又常率诸生访谒其祠墓,瞻仰其遗迹。其在昆明近郊者如黑龙潭之薛氏全家遗冢,东城外之穿心鼓楼,皆为其数数凭吊之所。薛尔望先生殉国事蹟,前已述及。穿心鼓楼亦为明亡时一乞丐以朱笔自写「大明鬼」三字于胸前而缢以殉国处,滇人至今

  • 文章韓光第將軍傳略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8卷 第2期  作者:王盛濤  出版时间:1977-11-01
    关键字: 韩光第 东北讲武堂 东北边防军 民国十八年中俄战争 壮烈殉国

    韩光第原名玉楼,后改名光第,字斗瞻,吉林双城县人,生于淸光緖二十三年。幼读史书,慕岳飞、文天祥之为人,尝以精忠报国杀身成仁为己志。民国二年入吉林警校,嗣以校内多为反袁世凯份子,遂解散。光第乃东渡日本,入东亚高等预备学校读两年,观彼国之强梁黩武,有积极西侵之势,乃毅然返国从戎。民国十年考入东北讲武堂第二期步科肄业,于毕业后,任陆军十八旅丁超部差遣。民国十一年沈阳成立敎导队,乃任少尉连附,十三年升任连长,是年冬升任敎导队第一营少校营长,与王以哲为莫逆之交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