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袈裟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閩都別記 雙峯夢卷之一(十)

    来源期刊:《闽聲》 第9期  作者:里人何求纂 出版时间:1967-03-01
    关键字: 白酒 牛肉 公馆 袈裟

    火墙上亦揷有树,想是酒鬼揷的。故此隣近的墙屋都倒去,惟独我们公馆无倒。此皆佛法无边也。启文曰:当初你们都怪我不该收留此人,若无此人,今日都为鱼龟。可见我的眼颇识人么?启文这说,不但周、虞二人惭愧,把昨日在公馆内打骂过法济的众匠,一个个吓得目睁口呆。启文亦说,前已在于圣泉寺存住袈裟,免众僧火厄,今日愈加敬信。

  • 文章一袭袈裟

    来源期刊:《闽聲》 第13期  出版时间:1967-07-01
    关键字: 西禅寺 原址 僧人 袈裟

    俗传西禅寺的原址,在梁代是炼金术士王增和其子王霸居住其间。该处士地,多数系渠父子所私有,当时有一位云游僧人,经过其处,欲募化其地,建作禅寺,超度幽冥,王氏吝而不与,僧人一再要求,王氏终不首肯。最后僧人云,若与我一袭袈裟之地足矣。王氏以一小撮之地,何能济事,遂无奈许之。僧人欣喜合十作谢而去。初王氏以为一块弹丸小地,根本不够建筑任何殿宇,乃僧人欢天喜地而去,自以为得计。讵僧人于获得王氏允诺捐地后,以袈裟一袭,张诸山顶,遮住太阳,日光照着袈裟,影子射在

  • 文章袈裟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57期  作者:北苑  出版时间:1990-03-05
    关键字: 武进 袈裟 僧人 史料记载 县志

    武进城内玉梅桥省立常州中学围墙外有一塔,高不过十尺,人不能进去,很不起眼,原来那只是僧人的坟墓,和尙圆寂所葬之处,恒建塔其上,天宁寺内便有好几座。这样的塔,其实只是砖石所建下方上圆有顶的建筑物,名之曰塔,实和眞的塔并不相同。话说此塔却有来头,名谓袈裟塔,武阳合志里没记载,记得约在民国二十二、三年间,前江苏省敎育厅主任秘书易君左(便是写闲话扬州引起扬州人抗议的那一位)写了一本「民族英雄故事集」,其中一篇便是纪敍袈裟塔的史事,说是南宋末年,元兵攻常州,士民

  • 文章武进民间故事袈裟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8期  作者:伍稼靑  出版时间:1971-10-15
    关键字: 武进 袈裟 万安和尙 玉梅桥护国寺 常州中学

    到了虞桥地方,已经死了一半。后来又因中了埋伏,全部壮烈牺牲,不曾留下一个。接着敌人由四门杀入常州城,除掉古村这一个小范围里十八家人家没有被发觉幸免于难外(现在有十八家村这个地名)其余不分老幼男女,屠杀殆尽。武进历朝兵祸之惨,以此为最。后人于护国寺墙壁上看到万安和尙留题的「时危方作将,乱定复为僧」两句诗,追念忠烈,辄为流涕。过了若干年,邑人才敢将他遗下的一件袈裟,葬在护国寺的后园里,并在其处砌上一座砖塔,名之曰「万安和尙袈裟塔」。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这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