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菖蒲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端午景物説艾蒲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3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端午节 艾叶 菖蒲 荷包

    古往今来,端午节除龙舟竞渡、斗草射柳、品尝粽子、贴钟馗像等风俗外,还有插艾叶,挂菖蒲、衣荷包、沐兰汤、洒雄黄酒等旧俗。眞是:『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民谣:『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蒲剑斩百邪,鬼魅入虎口。』清人《温州竹枝词》载:『彩丝系虎能驱鬼,倒挂葫芦亦僻邪。安得再生钟进士,尽烹魍魉与龟蛇。』端午插艾叶是古风。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东京梦华录·端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迨相宴赏。』或者佩

  • 文章蒲草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11期  作者:叔眉 出版时间:1981-06-10
    关键字: 蒲草 细叶菖蒲 药用价值 栽培法 金钱蒲

    吾扬园艺素负盛名,其中尤以疙瘩梅、芍药、菊花、蒲草等四者为甚,每年外销平、津、宜、汉、闽、广等地。偶一忆及家鄕景物,辄萦回荡漾于心中,念念不忘。兹先述蒲草。蒲草学名石菖蒲(Acorus gramineua)又名细叶菖蒲,属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有葡萄茎,叶细长如剑状,无中肋,长尺余,有特种香气,花小淡黄色,花盖六片肉穗状花序为一种药用植物。含有挥发油(0.5-0.3%Asarone)如图一。另有一种金钱蒲,又名牛顶台,蒲叶向周围纷披,形如金钱,故名。(如图

  • 文章端節防疫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7期  作者:夏生 出版时间:1977-07-06
    关键字: 端午节 防疫 五毒丛生 菖蒲 雄黄酒

    当可采信,又有宋曾敏行独醒杂志云:『枢密孙公抃生数日,患脐风已不救,家人乃盛以盘合,将弃诸江,遇老妪曰:「儿可活」,即与俱归,以艾灸脐下,遂活。』根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艾以蕲州最好,天下重之,称为蕲艾,通常在五月五日连茎刈取,曝干后收叶,储以备用。又有一说,谓在端阳鸡鸣前的艾草,很像人参,具有人形,禳毒之效尤胜。后来端午节与艾一同揷在门口的还有菖蒲菖蒲有五种之多,其中以白菖最为普通,形似剑,端午节悬于门前,用以却鬼辟邪。这种风俗始于唐宋之际,虽较悬艾

  • 文章端午後言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96期  作者:毛一波 出版时间:1970-08-01
    关键字: 端午节 天中节 菖蒲艾草 雄黄酒 杨万里

    台湾,大体无不从同。端午之俗,有记载可考者甚晚,但自汉以来,五月五日的故事特多。因以此日为阳极之日也。风土记说:端者始也正也。五日午时为天中节,故作种种物能避邪恶。在汉时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见于风俗通。在晋时作赤灵符着心前,可辟兵,见于抱扑子。而其仪式,似不为娱乐,有如上已与重九。但端午节到了唐时渐盛,竞渡、斗草、饮菖蒲酒,剪艾为人,悬门户上,以角黍相馈赠,已进于娱乐了。不过这些俗习,由来已久,梁朝王筠五日望采艾诗云:「裁缝逗早夏,点画守初晨,绢纨既妍媚

  • 文章故鄕端節家家忙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4期  作者:陳震旦 出版时间:1975-07-01
    关键字: 端午节 雄黄酒 香袋 粽子 风俗 菖蒲

    故鄕,奉化农村民间,每年,到了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忙碌着过节。譬如:制雄黄香袋啦,制菖蒲寳剑啦,喝雄黄酒啦,裹粽子啦等等。玆就记忆所及,择要介绍于次:一、制雄黄香袋每年,到了端午这一天,妈妈们制成雄黄香袋,挂在孩子们的颈上。每一只雄黄香袋,洋溢着浓厚的雄黄气味。蛇虫之类,闻到这些气味,就躱避得远远的,不敢再走近孩子们的身边了。这些雄黄香袋的制法,大致是这样的:用一块小小的白布,一撮小小的棉絮,用少许雄黄洒在棉絮上,把白布摊开来,棉絮放在白布上面

  • 文章端午佳節 艾葛飄香 吃粽子、掛香包、袪毒避凶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13期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端午节 粽子 龙船竞渡 菖蒲 樟脑囊

    我国依农历一年分为四大节气,正月朔日为春节,五月端午为夏节,八月十五为秋节,十一月冬至为冬节。以上四节均为民间重视的节令。自古迄今,我国农业社会认五月为邪恶的一月,因此五月的活动,集中于保证一家人的安全,幷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以达到这个目的。所以每年这天,保护家人平安的最稳当的措施之一是淸洁,家家户户都作澈底之扫除,用杀虫药喷过,门前插了菖蒲和艾、床柱上悬挂着小小樟脑囊,用以避邪袪毒。许多人相信这一天的水也具有特别的力量,据说这天正午时分从井里汲上来的水

  • 文章燕山疑云菖蒲花诸集序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8期  作者:劉紹寛 出版时间:1977-08-06
    关键字: 燕山疑云菖蒲花诸集 序言 《重建石井庙记》 浙东黄岩

    黄巖自王柔桥六潭两先生主讲九峯,人才辈出,达而在上者功业昭著于时,其在下者亦以文章名世,盖骎骎乎复海滨邹鲁之盛焉。杨君漫园为柔桥六潭两先生高弟,年逾三十未第而卒,遗有燕山诗集二卷,哲嗣子宾、子布两君能承家学,子宾诗名疑云集,子布年甫十二而殇,诗仅有二十余首,名菖蒲花集。子宾之少君俊友将汇而刊之,以稿见示。余读燕山近体皆工,五律尤胜。疑云亦工近体,其五律之工者,直与燕山颉顽;或仅赏艳体之工夫,艳体之辞,多有寄托,不知其意者,每以纤佻目之。唐韩致尧最工此体

  • 文章垣曲的甘露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3期  作者:韓毅文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垣曲菖蒲 史料记载 养生效用

    戊子春节伊始,普天同庆,合家团圆,身居舜鄕(今山西省垣曲县)的甥儿送来两瓶当地特产礼酒,以尽敬孝之意。观之金黄透亮,开瓶香气怡神,入口清爽醇绵,后味悠长,顿觉周身温舒,心旷神怡,细观宫廷御液《菖蒲酒》。心想故鄕还有如此神奇的好东西呀!于是未舍欢飮,日品一杯,数日而尽,馋念不已,为此,长子贵林出差专程故鄕带回此品,并亲临酒厂受到厂领导的接见。董事长王爱国先生说:「此酒为养生保健酒,是孝敬父母,关爱长辈的诚心佳品。」此言不虚,我飮用一段后,深有感触,多年伏天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