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草鞋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草鞋、蓑衣、箬笠帽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7期  作者:項建章 出版时间:1994-07-10
    关键字: 草鞋 怀乡 斗笠

    抗战军兴后,「草鞋」在军中战士的装备对行的问题上,它所担任的角色,是何等的重要。对日抗战的陆军六、七百万部队,行军数月,无人不穿草鞋的。那麽抗战八年胜利,除滇缅远征军不算外,在国内战区所耗之草鞋数量……该是无比的大数字了。忆少时见家父、叔叔们「打草鞋」的情形,记忆犹新,那是一副高约八十公分、宽约五十公分的木架,如现今之木椅子,靠背分设五根木柱子,以蔴绳穿各柱子,另一头系在一起,接绑一条宽带绑在制作者腰际,拉紧,然后以稻草(也有用旧花布条)编织,如织布一般

  • 文章戚继光「草鞋阵」

    来源期刊:《闽聲》 第13期  作者:李時福 出版时间:1967-07-01
    关键字: 戚继光 名将 倭寇 草鞋

    轻微风向影响,笔直上升,状如白练,极易识别。倭寇既攻掠沿海各岛,当本其武士道作风,得陇望蜀,继向陆地不断攻击。在沿海一带居民,不堪其掳掠杀害焚刼,纷纷向内地逃避。这位智勇兼备的戚将军,胸中早有成■,早时其精锐部队,隐藏在内陆荫蔽地带。先以小部队诱敌,诈败不诈胜,以骄敌心。同时令士兵当后退时,丢置草鞋于路旁,以便倭寇拾到仿用,深入中伏。俾一鼓而歼之。每当倭寇追击时,均感我士兵登山越岭,迅速非常。似有神助者。后始发现,我方士兵皆穿草鞋,当然登山越岭较为轻便。视乃

  • 文章故鄕習俗瑣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1期  作者:陳震旦 出版时间:1978-01-01
    关键字: 奉化 乡俗 草鞋 相量盏 除夕拜祖

    离开故鄕奉化农村,已经二十八易寒暑,然故鄕的琐碎习俗,在脑海里依然不时起伏。玆就记忆所及,志之于次。家庭副业:编制草鞋家庭经济环境比较不佳的家庭主妇们,她们于家务料理完了后,坐在门前的走廊上,开始编制草鞋。她们用一条长方型的木凳,把一个编制草鞋专用的木架,扣除木凳的一端,两腿跨坐在木凳上,木凳旁边放着一束编制草鞋用的稻草。这些编制草鞋用的稻草,在事先都经过一番修理的。因为,每一根稻草外围的売较硬,她们把这些稻草放在地面上,用一条小小的木柱,轻轻地在稻草上

  • 文章足下文化 草鞋的联想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5卷 第9期  作者:黃公真 出版时间:2013-09-10
    关键字: 草鞋 行军 盐税官 往事回忆

    机警,遂自个儿转圜说:「那时候的军队素质很差,都是穿草鞋的!」本想「草鞋」不能代表军队素质再相诘,骤觉不宜又针锋相对起来,遂默默予以承认。其实那时候来台的是国军二十一师,该师在浙江南部抗敌,曾经打过很漂亮的仗,官兵体能、训练不算很坏,穿草鞋是因抗战后期,物质极端缺乏之故。我在军中生活了三十年,其中两年两个月是在首都南京,是在林森路的总统府及黄埔路的官邸站岗,这要门面,服装仪容特别讲究,上级要求标准很高,我才二十啷当岁,根本没有胡子,却要求天天刮胡须,甚么是胡

  • 文章閩海游擊大英雄㈡魚丸八眞實事蹟

    来源期刊:《闽聲》 第9期  作者:李誠 出版时间:1967-03-01
    关键字: 青芝山 草鞋 林祖基 情报

    在靑芝山右边距离约一千公尺处,森林荫蔽的留云洞里,时有肩负麻袋或挑小担,身穿蓝或黑色衣裤的人出没。他们这些挑运的大部份是粮食和日用命,往返不绝于留云寺途中,假装香客。但是天已将黑了,还看到留云寺前面山园里,尙有手持锄头,没精打采,锄着山园。但留云洞里面,却围了一大堆人在那里轻声细语,讨论许多事情。一个身体瘦长,头戴竹笠,脚穿草鞋,头发零乱的人,轻轻的对大家说:其他事情大家都已决定了,目前最需要的就是武器。他又说:我们就请林祖基先生担任本队参谋,有关

  • 文章故乡风物—闲话草鞋与布鞋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2期  作者:熊光勛 出版时间:1982-12-25
    关键字: 故乡风物 草鞋制作 母亲做的布鞋 思乡

    故鄕鎭雄,交通不便,文化落后,民风保守,居民多以务农为业,由于方便农事,所以十之八九都穿草鞋。但是,台湾的社会文明进步,工商业发达,民生必需品应有尽有,时下人们的衣着也很考究穿草鞋究竟是怎么囘事?恐怕在大家的印象里早已不能存在了。然而最近,由于电视剧的带动,布鞋(功夫鞋)也稍为受到老一辈的人重视,仍然忽视穿草鞋。曾经在电视剧里有过偶然发现,一位丐仙穿草鞋,虽然是戏,但是积压内心已久的那份感情,几乎抑制不住,自从投效祖国怀抱,三十多年没有看过穿草鞋,可是

  • 文章故鄕的家庭副業

    来源期刊:《浦東》 第6期  作者:耐煩 出版时间:1976-09-15
    关键字: 故乡回忆 家庭副业 缝衣 折锭 草鞋 搓草绳

    然后再用一个模型,每一张纸糊成一只锭。干了以后,再用线串起来。元宝是用不到这些手续的,只把锡箔依照一定的规格折起来便行,不过折元宝需要特殊技术,每一只要折成同样大小,一只只套起来,放在纸盒里,好像机器做的一般。此外还有各种花式各殊的元宝,有成莲瓣形的,有成蝴蝶状的。那就更加需要技巧了。这种糊纸,和折元宝的工作,代价当然更低廉了,不过因为工作简单,所以许多老年人,都喜欢这种工作,不但可以赚几个零用钱,同时也可以消遣消遣,解解气闷呀!第三种是编草鞋和搓草绳。我们

  • 文章抗戰時期出川抗日之川軍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95期  出版时间:1970-07-01
    关键字: 抗战时期 出川抗日 竹笠草鞋 川军英姿 影像资料

    抗战时期川军出川抗日,共编为六个集团军,转战南北场。本图为川军川竹笠穿草鞋之英姿。

  • 文章黃埔精神話當年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8期  作者:虞庸 出版时间:1977-08-06
    关键字: 黄埔精神 黄埔军校 抗战时期 打赤脚穿草鞋 毕业典礼

    三大特色。第一,是宗亲的祠堂多,却可以用来当校舍。第二,是小山丘陵多,可以用来做敎练场,更是最佳的战鬪敎练场所。第三,谷地梯田多,吃米不必仰仗外来。说起来眞像世外桃源,每一所祠堂里可以驻上二个队。而且祠堂的天井都很大,还舖著石板,显得十分平坦和整洁。晴天,我们都蹲在那里开饭。冬天,我们是不准穿鞋袜的,都是打着赤脚穿草鞋的。这些草鞋也是同学们各自用手来编织成的。说起编草鞋,都是利用下雨天多,或是晚上的事。各区队带开,区队长手里拿着一把稻草,边说边编。还说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