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脂肪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健康從現在開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2卷 第2期  作者:黃郁涵  出版时间:2006-04-01
    关键字: 反式脂肪酸 健康 养生

    高医运动医学系三年级 黄郁涵近来市面上炒得火热的新话题就是反式脂肪酸,到底什么是反式脂肪酸呢?简单来说脂肪酸分成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中再细分为单元不饱和多元不饱和,而我们一般吃的动物性脂肪主要组成是饱和脂肪酸而植物油则是不饱和,而多元不饱和的脂肪酸通常不易储存,为了保存,人们就发明了一种新的方式,将多元不饱和的油脂在高温高压的状态之下通入氢气,使其变成单元不饱和,但是这个过程会改变脂肪酸的结构让他从自然界中存在的顺式变成反式,而降低高温烹煮时

  • 文章養生保健篇

    来源期刊:《同安》 第69期  出版时间:1999-11-01
    关键字: 养生保健 木瓜 身体 脂肪 蜊仔

    所专研脂肪代谢、胆固醇、对心脏血管疾病的林志生博士表示:脂肪代谢绝大部分是在肝脏进行,而代谢后会产生高密度胆固醇(好的胆固醇)及低密度胆固醇(坏的胆固醇),坏的胆固醇会在动脉血管壁沉积下来,使之发生动脉血管粥样化,进而导致动脉硬化,而好的胆固醇则将周边组织的胆固醇送回肝脏分解代谢,使胆固醇不致沉积在动脉管壁上,而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并且提供身体机能维持所需。目前动物实验中发现:摄取蚬(蜊仔)粹取物之动物体内血液的高密度(好的)胆固醇大幅上升而且差异非常显著

  • 文章認識三酸甘油酯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9期  作者:劉龍雲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三酸甘油酯 中性脂肪 疾病诊疗

    三酸甘油酯即是中性脂肪,是血脂肪的成份之一,扮演着贮存与输送的角色,大部份存在于乳糜微粒及极低密度脂肪内,三酸甘油脂和胆固醇,都是达成动脉硬化的危俭因子,现代人吃的好史必须要小心防范。三酸甘油脂们的正常值,依年龄的不同而有差异,若超过下列标准值,便更属异常。◆20—25岁120mg@dl◆26—29岁140mg/dl◆30—39岁150mg/dl◆40—49岁160mg/dl◆50岁以上190mg/dl现在一标准是20-200mg/dl三酸甘油脂异常

  • 文章療愁忘憂金針菜——補血、安神、治失眠

    来源期刊:《同安》 第65期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金针菜 食疗偏方 脂肪 感冒

    金针花在夏日绽开红黄色的花朵,中国人称之为忘忧草,食用后可消秋,并具补血、治失眠之效。近年来,山野菜在健康风潮带动下,颇受民众喜爱,使得新鲜的金针菜也渐受欢迎。专家认为金针可入药也可当佳肴,値得大家品尝。金针花雍雅的姿影,被中国人推崇为代表伟大母亲的花;共有萱草、忘忧草、疗愁、黄花等诸多别名。一般食用的金针,都是经由繁复手续生产出来的干品,目前市面上也见新鲜的金针花,微酸鲜嫩的风味引人喜爱。营养丰富铁质高,食疗偏方祛病养。金针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

  • 文章荔枝甘甜如蜜 果肉補脾益氣

    来源期刊:《同安》 第68期  出版时间:1999-08-01
    关键字: 荔技 李白 白木耳 葡葡糖 脂肪

    新鲜荔技具有一种香甜的气味,自古即是著名果品,现在爱荔枝的人为数也不少,主要是它味美汁多又甘甜如蜜。荔枝性甘、温,果肉含蔗糖、葡葡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及柠檬酸等。历史上名人中,最爱荔枝的要属杨贵妃和苏轼,而歌诵荔枝最著名的诗,要算是李白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果肉有补脾益气、止咳、养心神、止烦渴、发疮之功用;核、皮则可治疝气、消结肿、止痛、鎭咳等。生食果肉是最常见的吃法,现在也有人推广作为水果餐美食的配料菜。另外,鲜果晒干或烘干

  • 文章浅谈血脂肪过高症对人体健康之影响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7期  作者:王文琳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脂肪过高症 治疗方法 胆固醇 三酸甘油脂 体检指标

    医师王文琳前言:我们的社会正在急剧地改变,人们生活水准不断提高,飮食习惯,卡路里的摄取量渐渐接近欧美。根据卫生机关公布「生命统计」,显示国人的死因中与动脉硬化有关,如中风、心肌梗塞症等,有逐年都在增加的趋势。这使我们对「血脂肪过高症」更加恐惧。什么是血脂肪?一般所说的血脂肪,是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两种。其实血液中所含的血脂肪有好几种。但以这两种最重要。脂肪不溶解于水,而血液中除了血球之外大部分是水。而脂肪要能藉血液载运循环全身,一定要能溶解于血液中才行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