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竹刻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徐秉方竹刻艺术下月在香港展览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00期  出版时间:1993-10-10
    关键字: 徐秉方 竹刻 展览

    竹刻名家徐秉方将于十一月中旬赴港举办「徐秉方竹刻艺术展览」。对于徐秉方的竹刻艺术,八月份二九八期鄕讯已有报导。徐秉文是继承他父亲徐素白的「留青竹刻」而发扬,对其父子竹刻艺术将于下期鄕讯再详作报导。

  • 文章我为什么从事竹刻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3卷 第4期  作者:李佑增  出版时间:1987-10-31
    关键字: 竹刻 往事 追忆

    値的,有意义的字和画,只要是我中意的,便将它临慕刻下。例如美国漫画家劳瑞为表现我们中国人精神所作的「李表哥」漫画像,也上了我的竹雕。我的竹刻,以书法种类而言,已集有楷、行、草、隶、篆、钟鼎、瘦金、甲骨、金文等各种文体。以长度而言,要算联刻,其竹材最长为一八〇公分,联刻字数最多为单边的十五字:筒刻有国父、先总统蒋公遗像、国父楷书「大同篇」一〇六字、宋范仲淹楷书「道服赞」一〇二字,唐怀素草书八十五字;除悲鸿画马、八大山人等四君子「梅」、「兰」、「菊」、「竹」等

  • 文章我为什么从事竹刻——?偷闲勤刻竹·倚老难为文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李佑增  出版时间:1986-06-20
    关键字: 李佑增 竹刻 书法

    不着色,也不打磨(光),送交老师评分后,付之火神,这纵然是儿时往事,却成为后来我爱上竹刻的导火线。在我老家,竹与生活密不可分,人自呱呱坠地开始,睡的摇篮,卧的垫蓆,儿童的玩具,学生的书夹,挡雨的纸伞,遮阳的斗笠;以至书、纸、笔;家用的器具,田园的瓜架,庭院的凉棚;大至床舖房屋,出门坐的轿子,以及吃饭用筷子、牙签,处处离不了竹,当然,这与故鄕农业社会的环境有关,由于无山不有竹,物尽其用,所以无器不是竹了。客居宝岛,走遍南北,虽然到处看到竹子,但在感觉上,总不及

  • 文章著名的竹刻艺术家——徐素白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16期  作者:陳志方  出版时间:2003-06-15
    关键字: 竹刻艺术家 徐素白 《徐素白竹刻集》 书画

    徐素白(一九〇九—一九七五),字根泉,号晓钟(晓忠),武进湖塘鎭(鸣凰)沟南港东人,我国著名竹刻艺术家,二十世纪留青竹刻家的代表人物。徐素白出身贫寒的农家,十五岁时离鄕到上海豫园附近的兪宏记扇庄学艺,主刻扇骨,兼习书法绘画。当时的豫园地区的海派画家和各类工艺美术家云集之地。他在师长们的悉心指导下,刻苦钻研竹刻艺术,刀笔功夫日见成熟。后受聘于上海壁寿轩书画店料理业务。一九四九年后先后在上海市艺术品雕刻二厂和上海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在此期间,他与著名

  • 文章海内留靑第一人——记徐秉方先生及其竹刻艺术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  作者:劉樂康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徐秉方 竹刻艺术 艺术作品

    注:启功诗中三朱二沈,是指上海嘉定明代祖孙三代,朱氏父子二代竹人,他们的竹刻艺术成就,已传为艺林佳话。

  • 文章父子竹刻家——徐素白·徐秉方徐秉方竹刻艺术展览在港举行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01期  作者:吳玉良  出版时间:1993-11-10
    关键字: 徐素白 徐秉方 竹刻 展览 雕刻

    徐素白(一九〇八—一九七五),字根泉,号晓钟,武进鸣凰鄕港东村人。家境贫困,十五岁去上海学雕刻技艺,刻苦钻硏,掌握了多种刻法,尤精于『留青竹刻』。留青竹刻产生于唐代,是竹刻艺术中难度最大的一种,即利用竹子表面的竹青雕刻出艺术形象,将空白处竹青铲去露出的肌层竹为画面底色。因雕出具体物象的竹青留着,故称留青。也称皮雕。他的作品继承明、清知名作刻家长处,而又不拘成法,敢于独创,具有特殊风格。所擅长的留青刻法,能表现出各种物态,形像既有立体感,又能体现中国画构图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