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称谓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耐人尋味的兄弟稱呼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7-02-25
    关键字: 兄弟 称谓 场合

    兄弟二字,按尔雅释亲:「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这是兄弟的分释。把它并解,便是哥哥与弟弟。在家族中,兄是兄,弟是弟,兄弟是兄弟,兄友弟恭,长幼有序,各有分际,称谓一点也马虎不得。但在我们社会上,一般惯用的语文里,对它称谓的花样可多啦。有把兄弟并称为弟兄;也有非兄称兄,非弟称弟,非兄弟而泛称兄弟,非弟兄而泛称弟兄;更有把社会大众,乃至妇女姊妹,甚至全国的男女老少统统泛称为兄弟者。这就耐人寻味啦!常见一般开会,发言人开场白常谦称:兄弟今天……如何如何,这

  • 文章邑人之称谓趣话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3期  作者:陳鶴立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邑人 称谓 趣谈

    不知道您是否留意,我们老阜宁地区在对亲属的称谓上是很有一些特别之处的。比如,称父亲为diā diā ㄉ一ㄚ ㄉ一ㄚ,写成汉字就是“爹爹”;称祖父叫dīdīㄉ一ㄉ一,写成汉字也是“爹爹”。但在我国北方,“爹爹”则特指父亲,读音为diē diēㄉ一ㄝㄉ一ㄝ。又比如,称叔父叫,伯父叫yī1,成汉字都是“爷”,不过,称叔父的“爷"直接与序数词搭配,如“大爷”、“二爷”、“三爷”等。而称作伯父的“爷”,则必须在其之前一律加个“大”字,如“大爷”、“二大爷”、“三

  • 文章北平历代之称谓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8期  作者:劉金嶺 出版时间:1992-02-04
    关键字: 北平 称谓 北燕 燕京 历史

    政府基于伦理、人道、常情及因应当时实际需要,自七十六年十一月二日开放大陆探亲政策。迄至七十九年底,已有七十余万人次往返,据观光局估计,今(八十)年将可达一百万人次以上。台湾前往大陆探亲、祭祖、交流、经贸、文敎、演艺、大众传播以及其他各阶层人士于返台后,每在谈话时,顺口习称「北京」如何如何,乃至政府少数官员亦复如此,闭目听来,恍若置身大陆。北平之称谓,自周、秦以还,历代均有改变。兹略举于下,敬希鄕贤先进不吝郢政,毋任感荷。⒈周:「北燕」,今河北省大兴县

  • 文章妻不喚夫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6期  作者:李祥亭 出版时间:1986-06-30
    关键字: 小品文 传统称谓 现在称谓 家庭伦理

    時代進步,帶動萬事萬物也在跟着變化,比如說稱呼吧!像現在的「我太太」如何如何,我「兒子」如何如何,「我老爸」、「我老公」怎樣怎樣,……不一而足。在過去,丈夫稱妻子,誰也不會、不便說是「我太太」三個字。大都是稱呼「內人」、「家裏」,再不然「俺那一口子」,有學問的讀書人,比較客氣時,也有用「賤內」的。但現在大大的不同了。同時、朋友聊天時,幾乎淸一色的都是用「我太太」如何如何三個字。妻子對先生的稱呼,過去有的用「相公」、「官人」、「良人」、「當家的」、「外頭」...

  • 文章漫話「堂客」的變遷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2期  作者:熊憲書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夫妻称谓演变 堂客 艺文选粹

    历史的变迁大不一样。自古以来就有女曰妻子,男称丈夫。如《诗经.小雅》有「妻子好合,如鼓瑟琴」之句,《谷梁传》有「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晏子春秋》:「今齐国丈夫耕,女子织,夜以接日,不足以奉上」,说明男婚女嫁之后,组成家庭,彼此互称为妻子和丈夫,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随着社会的发展,礼仪制度的改革,乡风民俗的变迁,男女间的称谓也发生很大的变化。《礼记·曲礼》规定:「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还说「天子有后,有夫人」,就是说帝王的元配妻子称后,侧室妻妾称

  • 文章刘邦称谓之研究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7期  作者:劉恒心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刘邦称谓 汉王 汉高祖 斩蛇起义 项羽

    劉邦一生曾有許多名字和稱呼,如:劉邦、劉季、沛公、漢王、漢高祖、漢高帝、漢太祖、漢祖等。這諸多名稱的來歷是怎樣的呢。劉邦是漢王朝的開國明君,祖居今江蘇豐縣趙莊鎭金劉砦村。生於公元前二五六年,那時正値戰國七雄相爭的時期,戰爭連綿不斷,官府橫征暴歛,再加自然災害,致使民不聊生,怨聲載道,此時人民十分渴望天下統一,和平安定。劉邦的父親名煓,字執嘉,母親王氏,名含始,煓生性溫厚,平生所好「皆屠販少年,酤酒賣餅,鬥雞、蹴鞠」,多爲里人稱善。此時年將及老,時人統稱「...

  • 文章郷音不改鬢毛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6期  作者:徐哲甫 出版时间:1977-06-25
    关键字: 《中原文献》 怀庆 方言 称谓

    ,所以相约不改鄕音。而且那天会后,争波、缉甫两先生嘱我把常用的怀庆府话,索性介绍一下,好让在外面生长的子弟,了解一下鄕音,以免他日反攻囘去,「村童相见不相识」。但我们绝不是违反国语,提倡方言,只是想要在外面生长的子弟,了解一下鄕音,以为「中原文献」补缀而已。其实怀庆府各县的话,并不完全相同,如阳武、原武两县,就不太有所谓「怀腔」,其余沁、济、温、孟、博、修、武(陟)七县,则大致一样,因就「对家人亲友的称谓」、「对身体各部门的用语」、「对时间的特别说法」、「对

  • 文章談陽新禮俗

    来源期刊:《陽新文獻》 第3期  作者:邦俊 出版时间:1988-07-01
    关键字: 社交礼俗 称人自称 称谓详解 家族亲戚 师友称谓 提称启事

    叔父可将行次别之。如「大伯」「二叔」之类。凡尊辈已殁者,则「家」字宜改为「先」字,自称其已殁之祖父曰「先祖父,」祖母曰「先祖母。」已殁之父曰「先父」母曰「先母。」称人之父子曰「贤乔梓,」对人自称「愚父子。」称人之兄弟曰「贤昆玉,」亦曰「贤昆仲;」对人自称「愚兄弟。」2 家族平辈称谓表△附注:凡为同胞兄弟姊妹,应于称呼上加一「胞」字,如「胞兄」「胞妹。」称呼上若不书其名号,则用行次分别。如「大哥」「三妹。」3 家族幼辈称谓表△附注:幼辈均于称呼上用名,亦可

  • 文章家鄉話拾遺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期  作者:李光裕 出版时间:1975-09-01
    关键字: 家乡话 赞美语 批评语 称谓语

    吃桥」,。恐怕是「适巧」的变音。6.不好的东西叫「烂藏」。是西藏的藏,不是脏字。如果写「烂脏」,脏字应该上声。四、对人的称谓语1.祖父叫爷、祖母叫奶、父亲叫达、母亲叫妈、婶母按排行叫妈、例如三妈四妈等。但大部份过了排行第五均叫娘。例如六娘、九娘等。2.父执辈的拜把弟兄或好友叫干达。舅父叫舅、舅母叫妗子。岳父叫姨夫、岳母叫姨。母亲的姐妹也叫姨。五、望字生义的话1.差火——是作错了事的指责语。表示火候不到的意思。2.瓜的——是指不懂事的小孩而言。表示嫩瓜尙

  • 文章中国人之称谓——「唐山」试释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2期  作者:王翼薊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中国人 唐山 中国人称谓 唐人

    朝廷历二百余年。嘉隆年间设置职官员役,耳濡目染,渐入汉风。若加汉教,用夏变夷,想不出数十年,可使与汉民族无异矣。……遂拟请分设府县,汉土各别。」类此的记载,不只一条,可以知道,受汉文化濡染已深的越南,事实上是以汉人自称的。既然他们以汉人自称,那末,对于来自广东、广西的中国侨民,便不能再称之为汉人。在大南实录中虽未看到称中国人为「唐人」的纪录(记载中的称谓是「清人」),但在我们北方的邻国朝鲜,则很早便有了此一称呼。明神宗万历年间,朝鲜受日本侵略,几至亡国,赖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