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祝英台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民間趣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1期  出版时间:1978-01-01
    关键字: 传说 祝英台

    蚕的故事这传说是从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里传述出来的。话说当时祝英台嫁向马家去的时候,轿过梁山伯的坟墓,她就下轿在墓前哭诉了一番,忽然坟裂开来,她便一跃跳入墓中,轿夫们急急勒住,却只有几个裙角还在手中,接着也化为蝴蝶,向空飞去。轿夫们只得快快地报明马家知道。这时马公子正立在桑树上引领望着祝英台的来到。一闻此言,非当小可!心痛失神,便在树上跌下,一命呜呼了!飘飘渺渺,来至阎王殿前。阎王传齐三面对质,可终于断不淸这一椿夫妻案。从此马公子便和祝英台结了不解之恶

  • 文章山伯訪友(川劇)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5期  作者:迺予選輯 出版时间:1972-03-01
    关键字: 梁山伯 祝英台 剧本 访友 川剧

    说明祝英台本为闺中弱质,欲与男子抗衡,前往尼山攻书,父母不肯,便打赌乔装而去。行至中途,偶于柳阴下小憩,适逢梁山伯亦往尼山就学,,二人谈得投机,结为金兰之好。同窗三载,食宿与共,梁山伯竟未发现祝英台为一女子。英台本有心将终身大事,许与山伯,惟恐白璧微瑕,不敢言明。嗣后英台返家,山伯送行时,一路吟诗作对,英台虽稍露其意,然山伯始终不悟。及至分别,英台约山伯来秋赐驾一会,以为那时再来解决婚姻问题。殊知山伯迟到三日,英台已被父母许与马姓,二人相晤,难塡恨海

  • 文章漫談黃梅調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6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78-01-10
    关键字: 花鼓戏 黄梅调 梁山伯与祝英台

    改为反调)等四种,容易为观剧者所接受,所以花鼓戏的顾客,以太太们占大多数。据传在抗战期中,汉戏的名须生陈春芳,因倒嗓而加入花鼓戏剧团,予以大肆整理,更增加了许多新戏。笔者虽于卅四年冬,复员由川返汉,在汉口住了将近两年,因对汉戏有所偏爱,故未往覩改良后之新面目,殊为可惜。自邵氏公司拍摄「梁山伯与祝英台」由凌波、乐蒂主演,将黄梅调搬上了银幕,在台省大为风行,湖北的花鼓戏,黄梅花鼓当然是其中之一,但与正宗楚剧还是多少有点出入,在唱腔及做工方面,是大同小异。本年

  • 文章梁山伯与祝英台已编成了豫剧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9期  作者:陳宏 出版时间:1982-09-30
    关键字: 豫剧 梁山伯 祝英台 四郎探母

    梁山伯与祝英台」已经编成河南戏,在月中的国军文艺中心演期里就要推出了。陆战队政战部副主任张静和表示:豫剧队计画,还要把几出广受欢迎的国剧戏码,在近期内改编成河南戏陆续推出,像锁麟囊、四郞探母等,都列人他们的工作进度。他们相信,经改编后的国剧剧目,会比国剧更精彩,更曲折感人,也更会受观众欢迎。因为国剧的戏码,尤其是「传统」的老戏,似乎都已定型,谁也不能动,更不敢改。但若换了一个剧种,就可把「积非」改掉,而更趋完美了。像四郞探母,这是一出历经「挫折」的戏

  • 文章梁山伯的廟和墓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7期  作者:戎行  出版时间:1971-10-01
    关键字: 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庙 游记

    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对生死与共,合葬一冢的恩爱情侣,相传其墓地就在故鄕宁波,并建有庙宇供后人凭吊。据传说,梁祝当时读书的地点,在浙江省会的杭州府,他俩的家鄕,则在宁波附近。故鄕有句谚语:「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由此可见鄕人对梁祝恩爱相共,生死不渝的精神,表示何等的崇高与尊敬。梁山伯庙在宁波西门郊外,约三十华里左右的鄕间,没有公路也没有铁道,仅有石板铺砌的鄕村行人道可以通达,要不然,也能坐船去。抗战胜利的第二年,笔者带着初到家鄕的太太,从大后方调

  • 文章梁山伯爲情死的嗎?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11期  作者:△△周靜 出版时间:1979-11-06
    关键字: 梁山伯 祝英台 史料研究 读后感

    我读了某报记者访郭博信敎授谈「罗密欧与茱丽叶及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剧」一篇文章后,有所感触,这位记者先生文章写得很好。我有点意见,我认为文学理论应与事实根据历史背景与现在文学结合,相辅相成,理论离不开事实,事实可作理论的根据,这一点谁也不可否认的,所以这位记者先生的作品仅就电影上的一点资料读「梁祝」的故事,与事实出入是可以肯定的。小说内容可以虚构,电影也是一样,若要谈到「梁祝」的故事,就不能不考据一下,摸摸淸楚他们绝对不是为电影上一样的戏剧性的,男女

  • 文章紹興歷史上的五位名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11期  作者:高志林 出版时间:2007-11-10
    关键字: 浙江绍兴 绍兴五女 西施 曹娥 祝英台 秋瑾 唐琬

    绍兴历代出了很多名士,而真正称得上惊世者是「五女」也。绍兴「五女」,以历史的先后排列,为春秋美女西施、东汉孝女曹娥、东晋情女祝英台、南宋才女唐琬、清末侠女秋瑾。如今,绍兴人为宏扬「鉴湖越台名士多」的光辉历史,别出心裁地将古代的名士们讲至街头,供人拜读,使今人与古代亲近。一、西施西施美像,在霓虹灯下显得尤为耀眼。瞻仰她,春秋战国的风云依然演义。「宰嚭亡吴国,西施隐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诗韵的绵长,终算归还给西施一颗比较完整的灵魂,但灵魂的薄壳外仍

  • 文章蝴蝶翩翩萬松來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5卷 第10期  作者:王維友 出版时间:2003-10-10
    关键字: 万松书院 梁山伯 祝英台 《梁祝》 蝴蝶

    彩虹万里百花开,花间蝴蝶成双对,千年万代不分开,梁山伯与祝英台。」美丽、悽婉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不知感动了多少人,「草桥结拜」、「十八相送」、「梁祝化蝶」……,一幕幕动人情节,妇孺能详,并流出中国,传到世界,欧美、东南亚丨……,到处都能听到这动人的传说,特别是何占豪与陈钢采用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音乐素材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更是超越国界,令不同民族肤色的人为之倾倒,成为传世的音乐经典。然而,这故事发生在哪里呢?一直是个难解之迷。直到

  • 文章越劇瑣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6期  作者:裘文光 出版时间:1977-06-06
    关键字: 越剧 台北美都丽戏院 吴燕丽 梁山伯与祝英台

    特地为她排演的两出反串老旦戏钓金龟与六月雪等,她都演得入木三分,既叫好又叫座。她也擅唱麻将经及老鼠百尺庙等小调。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出骨子老戏,过去都分几集演出,四十四年,予以去芜存菁,一次演完。由东方珠、朱凤卿双演梁山伯,霍金翠、吴燕丽双演祝英台,两对主角轮流穿梭演出,全剧唱词几乎都集中她们四人身上,观众看得欢欣,听得过瘾。该剧曾创下最高卖座纪录。后来,玉堂春一剧,也以此方式改变,由吴燕丽、王成兰、俞兰芳三演苏三,陈淑华、葛少华,东方珠三演王金龙。先由一对主角

  • 文章流傳千古的梁祝故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3期  作者:袁建禄 出版时间:1975-03-31
    关键字: 祝英台 梁山伯 邵氏电影公司 夫妻桥 娘娘庙

    祝英台与梁山伯的悽艶故事,传遍了中国民间,可以说家喩户哓的事,笔者在孩儿之时,随家人去看越剧常演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演到悲惨动人之时,令人也流下一滴同情泪:那时常怕被人发现流眼泪,只有偸偸到厕所里擦眼泪,免得被人说闲话、心肠软,这故事是历史上的根据,祝英台是东晋时上虞的女子,乔装男子游学,在路上遇见了梁山伯,同往求学,经过三年的朝夕相处,勤苦攻读,梁山伯并未发觉祝英台是个女孩子,祝英台当然处处要防止自己的身份不让别人发现,所以特别注意,古时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