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盐场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江苏之盐场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2卷 第12期  作者:敬庸 出版时间:1968-06-30
    关键字: 江蘇 鹽場 鹽產

    我苏东濒大海,盐产颇丰,分为淮北、淮南、松江三盐区,全省共设盐场二十有一场,其中属于淮北区者四所,为板浦,(灌云县辖地)正中,(灌云东海二县辖地)淸靑(赣楡县辖地)济南(灌云涟水二县地)属于淮南区者十五,为庙湾,(阜寗县辖地。)北洋、南洋、伍佑,(以上属盐城县辖地)草堰、小海、丁谿、东河、梁垜、安丰,(以上东台县辖地)拼角、丰利、掘港(以上如皋县辖地,)余中、吕四,(以上南通县辖地,)属松江区者二,为叶树、启东。盐分海水直接滩晒,煎制,晒制三种,以济南场

  • 文章滨阜地区最早的盐场天赐场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33期  作者:縣黨史辦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盐场 阜宁 滨海

    射阳河以北,直到海州的沿海地区,历史上一直以生产淮盐而著称于世。该地区较早的官办盐场,要数天赐场了。天赐场的原址,在今天的天场鎭西境,初建场时约在天沟村附近。据《续文献通考》记载:南宋宁宗嘉定七年(公元一二一四年)前通州天赐场始设。据光绪版《阜宁县志》记载,天赐场的设立,可能还要略早一些。直到明弘治十三年(公元一五〇〇年),巡盐御史许风翔以天赐场盐务废弛,奏准皇上,将天赐场并入庙湾场(今阜宁县境)。天赐场历经南宋、元、明三朝,约有一千多年。天赐场所产之盐

  • 文章临兴盐场之盐课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0-09-01
    关键字: 盐场 盐课 档案资料

    临兴盐场旧为临洪、兴庄二场,共九疃,临洪场在海州,赣楡之兴庄场,独有兴庄、唐生、柘汪三疃。淸代雍正六年,并二场为一,改名临兴,治在赣楡小河口。(旧志载并临洪于海州,并兴庄于赣楡小河口,乃误)以地段寥濶,仍设两局专管渔盐醃切。海州为临浦局,赣楡为靑口局,仍各辖二场旧境,一切盐务运销统归大使,后移治板浦,赣楡惟靑口局所存焉。前志本客池一千五百四十三面,额产盐四万三千九百八十九并引。(二引合一为并)系通场之数,非赣楡所独有也。淮北都销皖豫两岸,旧称盐纲,初制以

  • 文章四川盐场概况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1期  作者:健廬 出版时间:1975-03-01
    关键字: 四川 盐场概况 制法 类别

    一、盐场数目四川盐场凡二十七,其名称如下:富荣场:系富顺县属自流井与荣县属贡井之总称。场区分东场,西场,产地有八,火井一九九口,水井一、〇〇四口,锅一〇、三二九口。犍为场:在犍为县境内,共分七区,产地二十处,盐井二、二三五口,票盐井五〇五口,锅一、〇〇九口。乐山场:在乐山县,产地十处,引盐井八四七口,票盐井一、七五〇口,锅一、一六九口。并仁场:跨井硏仁寿。井厂东北连仁寿,南连荣县,犍为,西至乐山,北连靑神。仁厂东界中坝井,南界杨泗井,西界井厂,北界城

  • 文章淸代川省各廳州縣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5期  作者:周詢 出版时间:1972-03-01
    关键字: 盐场 州县 契税 养廉银 简介

    荣县知县,系繁难两字中缺。距省城六百里,在府(嘉定府)治东南,不当大道。东西一百七十里,南北一百五十里,与内江、富顺、犍为、宜宾、仁寿、井硏、威远等处交界。境多膏腴,蚕桑亦富。兼产药材,政务较繁。县城在荣溪河东川沟之间。有盐场在贡井,出盐极盛,为川省大盐场之一,与富顺县之自流井厂毗连。设分治县丞一,即驻贡井,兼管盐场事务。每岁地丁银八千余两,杂税银二百八十五两。佐治员一,曰典史。学官一,曰训导。知县养廉银六百两,契税盈余约四五万两。荣县古为南安、江阳两县

  • 文章清代川省鹽税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66期  作者:周詢  出版时间:1968-02-01
    关键字: 川省盐税 盐场大使 计岸官运总局 丁宝桢 盐场名录

    川省盐场二十有七,曰富荣东场,富荣西场,犍为场,乐山场,井仁场,云阳场,大宁场,彭水场,开县场,盐源场,资州场,邓井关场,忠州场,大足场,奉节场,乐至场,蓬中场,中江场,绵州场三台场,西阆场,南场,西盐场,蓬遂场,射蓬场,简州场,射洪场。淸时各场,皆有专官,或设盐场大使,或以本州之州同州判,本县之县丞巡检,驻场专管场务。各场所产之盐,均系鍪井取水,设灶煎制。惟井水之咸淡悬殊;煎盐燃料,则或用地火,或用炭,或用柴,或用草,亦至不一;成本遂由是歧异。溯经明末

  • 文章射洪剪影(三)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4期  作者:袁守成 出版时间:1972-12-01
    关键字: 四川 盐场 射洪 工具 井神祠

    盐场风光射洪是四川产盐的县份,我可以说是生长在盐井环绕的地区,祗要擧目一望,到处都是像大车轮的盐井车架,加上前面高耸汲水的竹筒,又好像一只长角的大蜗牛。盐井是家鄕的富源,也构成了这个地区美丽的图案。射洪的灶户桩盐井,桩穿了,就凖备作财主;不穿就算倒霉。我看见桩盐井的情形:先勘查,后搭架,安上可以上下活动的铁杆,上有一板。桩盐井的盐工,一脚用力一踏,砰的一声,铁杆升起落下,然后换脚行动,积年累月,眞比得上「铁釬磨针」,何时桩穿?这就要看运气好坏。能打盐水

  • 文章即墨五区的晒盐场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趙書堂  出版时间:1981-06-20
    关键字: 即墨县 晒盐场 生产经营 出盐过程

    前言盐,是人们每天所必需的食用品,如果菜桌上没有它,不但菜肴无味,且对身体健康影响至钜,所以在飮食中不可缺少的佐料。中国产盐地区很多,有取海水,盐池,盐井等水煎熬而成者,或曝晒而成者,故分海盐、井盐、池盐,岩盐等多种,岩盐即石盐,是从山穴中取水晒成块者,四川省产者为多。即墨五区所产之盐,是用海水曝晒而成者,每年春夏两季产盐颇多,海岸南北尽是盐场,遥望盐堆垒垒,犹如一片雪山,不但供全省人民食用,且船运外埠销售。笔者之故居,距海岸盐场仅二里许,学生时期常去

  • 文章十里冰厂•十里盐场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2期  作者:康健 出版时间:1970-12-01
    关键字: 镇海 冰场 盐场 历史故事 民间传闻

    鎭海至宁波,不足四十华里,水陆两路,距离相等。水道由鎭海小浃江经大浃江,直达宁波,小火轮仅需时一小时,陆路步行也不过二三小时,往返极便。沿江两岸,居民除旅外经商及出海捕鱼外,大部份务农为本,兼营冰厂盐场为副。北岸由鎭海至淸水浦一段,约十华里,盐场多于冰厂,南岸由梅墟至宁波一段,约十五华里,冰厂多于盐场,业以类聚也。冰和盐均属渔民出海作业时,必须配备的物品,尤其是盐,更为每个家庭开门七件事之一,销路一广,获利自丰,故经营者颇众。在没有机制冰以前,冰鲜渔船及

  • 文章「浦東」——這名稱的由來

    来源期刊:《浦東》 第73期  作者:奚肖秀 出版时间:1993-08-25
    关键字: 《浦东名考》 地理位置 松江 黄浦江 盐场

    浦,经引江合浦工程,始成现在黄浦江走势,所以浦东地区形成年代有五百九十余年。上海地区第一个以「浦东」命名地区,指元代至元年间设立之一个盐场,位置在元时黄浦之东侧,今金山县张堰镇。上海及周围地区之食盐,均由此出产,谓浦东盐场。明清两代黄浦江把上海县治一分为二。浦东」一词遂频见于野史,及客寓沪上文人墨客之诗词乐府。清季诗人秦荣光着「上海竹枝词」凡七百首,有「但留一庙浦东堤」。「浦东蛋党迭纵横」「浦东西昔互逃生」之句。沪谚中有「小囡落到水井里-扑通」浦东之稳语。又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