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特质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梁啓超先生論書法(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4卷 第1期  作者:江正誠  出版时间:2006-01-31
    关键字: 梁启超 书法 特质 功能 收摄身心

    认为临帖不如临碑;碑有六朝碑和唐碑之分,学唐碑不如学六朝碑。梁先生卓绝的书论颇令人钦服,现分以下几个步骤详细剖析之。(壹):书法的特质和功用人不能整天埋首工作,反之,要有正当的娱乐来消遣身心才是。无论动态或静态的正当娱乐,对人们都有消除烦闷,增加生活情趣的功用。在五花八门的娱乐中,写字是最好的静态娱乐。梁启超先生说:「一人不飮酒,二人不打牌,唯有写字,可以独乐,也可以同乐。」笔者认为一人喝酒,恐怕喝的是「闷」酒,那种「独酌无相亲」的情景,令人有股孤苦零丁

  • 文章發揚客家人勤奮的精神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1期  作者:蔡亞萍  出版时间:1987-02-08
    关键字: 客家人 特质 办学经过 蔡亚萍

    (本文作者現任國大代表、嶺東商專、工商兩校創辦人,台中市廣東同鄕會理事長。)

  • 文章岭南民俗文化的特质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蕭亭 陳乃剛 出版时间:1991-09-30
    关键字: 岭南地区 民俗文化 特质特征

    一、引言民俗文化是最能體現民族性的一門科學,是人類千百年來世代相傳的精神文明。民俗文化是指民俗範圍內的文化部分,在整個民族文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更具體的說,民俗就是廣大民衆運用智慧所創造的一些傳統的生活方式、禮儀模式、日常習慣、節日風俗等,包括服飾、飮食、居住、婚姻、生育、喪葬、喜慶、交通、交易等等,我國歷史悠久,幅員廣大,民俗更是千姿百態,如春節花巿,龍舟競渡,中秋賞月,重九登高……不勝枚舉。任何民俗的產生和傳播,都有其地理環境、社會歷史的根源和文化...

  • 文章楚汉文化「界定」与「特质」之刍议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1期  作者:苗永序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楚汉文化 两岸交流 界定 特质

    「二兄高见!赞成!赞成!」。接着并说:「我们应为民前锋,尽快成立一个机构,对抗去中国化之短视政府!」说著大家就不约而同地一起干了一杯。此情此景,迄仍历历若昨日之事!为了证明当天三人所谈并非酒后之言!三人乃以「重振汉声,光大中华文化」为宗旨,开始分头宣传。出人意外地马上就获得乡贤蔡石如、周群(已过世)、王浩如、张枫、苏广寿、孟昭沂等之加入我们行动,给予我们鼓励甚大;续又征得当时徐州八县[2]同乡会会长,丰县高本钊、沛县张剑寒、萧县李祥祯、砀山张淑民、铜山徐观超

  • 文章潮商的形成发展与性格特质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2卷 第3期  作者:馮秀珍 出版时间:2014-07-31
    关键字: 潮汕商人 性格特质 经营理念

    潮汕商会、山东省潮汕商会、海南省潮汕商会、福建省寿宁潮汕商会、石家庄市工商联潮汕商会、香港潮州商会、北京潮人商会、沈阳市潮汕商会、青岛潮汕商会、西安潮汕商会、中山潮汕商会、珠海潮汕商会、广东潮汕商会、重庆潮汕商会等,形成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大陆到海外的潮商分布图。三、潮商的性格特质与经商精神理念⒈潮商的性格特质。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潮商之所以能在中国商帮里独树一帜,是因为有其独特的性格。概括地说,潮商具有敏锐的财富嗅觉,是名副其实的「东方犹太人」,他

  • 文章姜輔周曦明「書法選集」序三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0期  作者:陳德新 出版时间:2001-07-10
    关键字: 姜辅周 书法的实用与艺术特质 《书法选集》序文

    中国文字,源于象形,本具图画之美,加以毛笔特色,致使书法益显变化而多采多姿。用字形传达情愫,原属世上少有,倘与诗歌对联结合,则更是独树异帜,値得观摩欣赏。我国书法,兼有实用功能与艺术特质,因其实用,故自古即列为六艺之一。又因具艺术本质,乃有书为心画之谓。书法艺术纸墨砚固不可缺,惟眞正关键,则为毛笔之运用,毛笔性柔,书写之际,由于用力轻重、快慢、续断、顿挫之变化,遂有各式各样节奏韵律之点画线条,不但表现殊异视觉效果,并且寄寓著书写者之学识、气度、情感与审美

  • 文章國父家世與客族淵源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2期  作者:廖英鳴 出版时间:1987-10-01
    关键字: 孙中山家世 客家族群 考证 客家特质

    使其能当北方胡骑驰聘之际,迁徙南方,他们爱国心比任何一族都强,是永远不会征服的。」[15]由以上有名的国际人士,都一致说明,客家人来自中原,他们的精神与语言,深具中原古风,他们能受苦,而又具有爱心。所以,历代都出有名贤圣哲,深为各方所敬重。未来发展,无可限量,这是我们客族后裔,应引以自豪的,同时也应更加珍惜这份客家人与生俱来的特质,加以发扬和光大![1] 见先总统 蒋公著「中华民族之成长与发达。」[2] 见先总统 蒋公著「中华民族之成长与发达

  • 文章发扬客家文化特质传承客属精神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8期  作者:韓有楹 出版时间:2004-11-01
    关键字: 客家文化 文化特质 传承发扬 客属精神

    兴国 韩有楹一、发扬客家文化特质客家人是来自中原的汉族人,也是一个漂泊不定有如无根浮萍的族群,一个时时为客,处处为家走来走去的流浪人。无论其落脚何处,都是寄居在别人不要或没法征服的贫瘠丘陵和山地之间。大多数以姓氏结村,入垦开拓,各立宗庙,世代相传,兢兢业业、披荆斩棘,为生存而奋斗。且具有与生具来固有刻苦耐劳的能力,凭力量不断谋求其生存与生活的改善与发展,并多数使用本身的客语互相交谈沟通。目前在中国境内的客家人,大约有四千五百万人以上,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四

  • 文章五华人的特质和风格为纪念台北市五华同鄕会成立二十一周年而作

    来源期刊:《五華同鄉會卄一周年紀念特刋》 特刊  作者:張民權 出版时间:1976-09-19
    关键字: 五华人 风格特质 客家人 王义门

    五华旧称长乐,民国后改用今名。附城有五华山,因而名其邑。山下为越五台故址,系本邑第一名胜,惜因年代久远,今已片瓦无存,但见荒烟蔓草,徒供后人凭吊而已!居民纯属客家,故言五华人的特质,亦即客家人的特质,不过有些地方,五华人表现得特别显著而已。这里所谓特质,是指一般特有的气质,亦可认为民族性的一部份。我们都知道人类的习性风尙(简称习尙)总是与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人们为了生活,必须适应环境,否则必受天然淘汰,不能长久存在。所以北半球的北方人比较耐寒,南方人比较

  • 文章岭南民俗文化的特质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蕭亭 陳乃剛 出版时间:1992-03-31
    关键字: 岭南文化 民俗文化 文化特质 发展历史

    秦統一六國後,於公元前二一四年,在嶺南設置南海、象、桂林三個初郡,派駐了大批秦軍,隨後,又流放了中原數十萬「罪人」,「與越雜處」,嶺南正式納入全國封建中央政權的統治,接受中原文明的敎化。公元前二〇六年,秦亡漢立,原秦置南海郡龍川縣尉趙佗乘時而立,建立南越王國,但一切政令措施,民風敎化,仍保持與漢王朝一致,南越民族與中原華夏族有一個將近百年的和平共處,互相融合的穩定時期。文化遠較中原人落後的南越人自然而迅速的接受漢民族文化的重塑,改造了原始的稻作文化,接受...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