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滇西共返回2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半生戎馬記(六)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3卷 第3期  作者:王青亭 出版时间:1987-12-20
    关键字: 日軍 太平洋 滇西

    七、滇西风光美如画 中缅路上白骨多军队除了在前方负行战鬪任务之外,在后方便是以敎育、训练为第一要务。现在新年假期已过,大家又要收拾起贪玩的心情来,好好的从事于敎育训练的工作了。自己以往在军校受训时,都是被动的,上级长官敎出操便出操,敎上课便上课,现在自己成了干部,就必须带头领导着去干。并且事前对于所要敎育及操演的课目,该如何实施?都需要预为计画和安排。否则部队集合了,指挥官对训练毫无腹案,甚至操作课目都不能下达,那就十分尶尬啦!而军队的敎育,又槪分为

  • 文章滇西干训团始末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4期  作者:盧彩文  出版时间:2004-12-25
    关键字: 滇西干训团 抗日战争 滇西反攻 历史集萃 训练情况

    奠定了两军相持的格局。日寇在沦陷区大搞灭绝人性的烧、杀、抢「三光」政策,兽蹄所至鸡犬难留,给滇西人民遭受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酷劫灾难,加之日机在入侵之初对保山城池及滇缅公路沿线狂轰滥炸我无辜人民及逃难华侨,爆尸无收,造成了严重的瘟疫流行先后死亡人数五、六万之众,我同胞流离失所,哀鸿遍野。李根源先生报国心切,虽抱病在身,仍强烈要求从昆赶赴保山补助宋希濂总司令发动联络地方作战,及时发表了《吿滇西父老书》,有力地鼓舞了军民抗日的决心。由于日寇在沦陷区的暴虐行为,迫使

  • 文章韓卓環將軍行狀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2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7-06-30
    关键字: 韩卓环 追思悼文 人物生平 滇西抗战

    授予第五军模范连长之荣誉。民国三十三年冬,反攻滇西,将军经八个月之昼夜苦战,无论攻防,皆奏肤功;尤以龙陵、黎巴坡、马蝗沟、畹町、蝙蝠洞诸战役,伤亡惨重,力撑危局,以换取时间,开启制胜之机,终于以少胜多,克敌致果,长官僚友无不惊服将军战阵之定力,民国三十四年于昆明整训,晋膺第五军模范营长。抗战胜利,将军随军赴越南河内受降,继又率部队北上,于葫芦岛登陆,协助东北接收。迨**全面叛乱,东北首遭糜烂,击犯匪、救友军,日无宁息,时将军已历任副团长、团长,参与本溪

  • 文章劉逵修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0期  作者:陳星北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刘逵修 开放探亲 辽沈战役 滇西会战 吉星文

    二十八年秋调升陆军七十一军八十七师上尉、少校副营长,直接赴一线参与抗日之役,曾参加晋东南长治、晋城之役。二十九年秋调军校七分校十七期少校队长,培训抗战基干。三十年春调任七十一军八十八师少校团附,三十一年春因战功调升该师少校营长,三十一年至三十三年夏,负责防守云南怒江,阻敌东进,历经大小数十次战斗,日敌终难越雷池一步,获记大功乙次。三十三年冬参与黄杰十一集团军滇西会战,强渡怒江,攻略龙陵,畹町与远征军会师,获记大功两次,以功升中校仍任营长。三十四年春复转战黔桂

  • 文章八年抗日战争时期滇西抗战的主战场—龙陵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5期  作者:何德尊  出版时间:2005-12-25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滇西抗战 主战场 龙陵 战斗详情

    滇西抗战是中国八年抗战中最早向日军发起战略性反攻,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反法西斯战场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性战役。龙陵地处滇缅公路咽喉,因此在这场战役中成为中日双方交战的核心地区,战斗甚为惨烈。龙陵位于怒江、龙川江大峡谷之间,岗峦叠起,山高榖深,地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西南边陲通往东南亚、南亚的关隘要塞。中国抗战进入一九四二年,所有国际通道已全部被日军封锁,只有滇缅路仍能畅通。为截断这条援华物资补给线,一举摧垮中国,同年五月日军第十五军团派一支劲旅从

  • 文章紹介本會顧問苗中英先生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0期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苗中英 抗日战争 滇西反攻 四六师师长

    注:抗战末期苗中英将军升任营长领兵参加滇西反攻作战)一、坚苦受训,奔赴战场我们这一代的草鞋朋友们,从孩提时代九一八事变起,亲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面目狰狞,大家经过学生集训及七七事变抗战开始,不约而同都迈进了革命洪炉的黄埔军校。十四期同学们是政府对日宣战后培养的第一批军事干部,计十一个总队共一六、〇八五员。其中第一、二总与十三期同学们都共同经过四月余艰辛的磨练,在川湘高山峻岭的路途上经过五个多月漫长岁月的坚苦跋涉,分别到达了四川铜梁与成都结业分发。第一

  • 文章怒江西岸松山攻圍戰鬥前形勢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期  作者:申慶璧  出版时间:1971-12-25
    关键字: 缅北滇西战役 松山战役 战前形势 中国远征军

    一 前言民国三十二年秋,我为配合盟军攻势,及迅速打通中印公路起见,乃令远征军及驻印军全力加紧反攻滇西缅北之敌。何应钦先生编着的八年抗战之经过一书,称为「滇西缅北反攻战役」,而其时间为三十三年七月初旬,至三十四年三月下旬。此一战役的胜利,始于九月七日我攻克松山,开放惠通桥。嗣后有继续于同月十四日克服腾冲,十一月三日克龙陵,中印公路北段即行开始修筑。二十日克芒市,三十四年一月二十日克畹町。缅北方面,我军于十月十五日由密那冒雨进攻,十二月十五日克八莫,三十四

  • 文章雲南對日抗戰八年之貢獻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4期  作者:李忠  出版时间:2004-12-25
    关键字: 云南 抗日战争 滇缅公路 空军基地 滇西大反攻

    同时在缅北的日机空中截击,也造成巨大威胁。从一九四二年五月至一九四二年十一月间,中美两国计一千多架运输机,曾在这条航线上,夜以继日,从不间断向中国战场运送了八十多万吨急需物资,还空运驻印军官兵三万三千四百七十七人次。在这条航线上中美双方共坠毁和失踪六百零九架飞机和牺牲一千五百余人。这光辉业绩为中国抗战史谱写了光辉一页!五、滇西大反攻,一举收复国土一九四二年五月三日日寇进攻滇西,七天之内便侵占滇西怒江以西的畹町、芒市、龙陵、腾冲等地,约三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从此

  • 文章翡翠文化產生地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7期  作者:周經綸  出版时间:1997-12-25
    关键字: 翡翠文化 产生地 滇西 历史源流 学者论述

    翡翠文化的产生,是以中国玉文化为本体,以中国云南省滇西地区为根据地,长期酝酿发生出来的。据滇西腾冲的文献记事,时间约从元朝开始,那时的文官武将,已经经手裴翠。如:「晋公公采珠翠」,「钱能拥兵索玉」等等的文献记载。可想,玉石裴翠已实存市场大价値,因而产了很大的诱因,这才鼓起当时当地鎭守边疆的武将钱能,拥兵索玉;晋公公是太监,采珠翠干什么?必定是向中央皇宫送贡品。滇西腾冲管辖之地出产玉石裴翠,加工琢磨成「珠翠」,此种「珠翠」成为当地的名贵特产,晋公公的职责

  • 文章邱清泉滇西参战纪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5期  作者:邱子静 出版时间:1975-12-25
    关键字: 邱清泉 滇西边防 战役经过 战势战略 参战回忆

    兵要地理滇西地势高亢,多崇山峻岭,大河纵流其间,凿为深堑。龙陵为一盆地,幅员十余里,四围高山绵亘,林木丛生。芒市为一小平原,有河横贯其中,土地肥沃,森林茂密。遮放地形,略似芒市,惟森林更密。畹町位于廻龙山西南麓,瑞麓江出其旁,滇缅公路由此入缅境。东南北多石质大山,标高均在二千公尺以上,且多深谷,林木蔽天,形势天险,诚西南边防要地也。滇西气候,与内陆廻异,全年分旱雨两季,自五月下旬至十月底为雨季,余为旱季,雨季霪雨连绵,潮湿极重,易染瘴疟霍乱等症,旦山道

共28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