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法学博士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法学博士乔寳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12期  作者:林英國 出版时间:1970-12-01
    关键字: 乔宝泰 法学博士 人物事略

    中国文化学院三民主义硏究所高级硏究生乔寳泰,于五十九年十月二十一日,经敎育部擧办的学位考试,全票通过,成为国内授予的第十三位法学博士。乔寳泰是以上等兵自军中退伍而经辅导会辅导升学的荣民,也是我国第一位以士兵身份获得博士荣衔的人。乔博士的论文是「中华民国宪法与五五宪草之比较硏究」,经王云五、吴经熊、林纪东三位敎授共同指导撰成,历时三年,全文共六十万字,以比较硏究的方法,就现行宪法与五五宪章制订经过及规定内容,依据宪政学理,参考古今中外政制,辨其异同,论其

  • 文章我国第一位法国巴黎大学法学博士——郑毓秀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8卷 第4期  作者:藍蔚台 出版时间:2010-10-31
    关键字: 郑毓秀 革命 留学巴黎 法学博士 人物传记

    加上小点心,总是让来访的客人宾至如归。有时,天气晴和,也会相约游览观光胜地,或相伴购买生活用品,及不同的书籍,彼此再交换阅读,使这群海外学子,减少思乡念亲之苦。民国六年,郑毓秀经过三年的打拼,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法国索邦(Sorbonne)大学(巴黎大学的前身)法学硕士学位,他继续攻法学博士。同时,她加入了法国法律协会,她是该会第一位中国人,更是第一位中国女性。聪颖好学的她,不让须眉豪迈热情,又有女性天生的温柔贤淑,温文儒雅,能说善道,且条理分明,留法多年

  • 文章現代思維,古典情懷——專訪總統府機要室主任焦仁和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40期  作者:蔡惠民 出版时间:2014-01-10
    关键字: 焦仁和 法学博士 文大教务长 现代思维

    焦仁和小档案籍贯:河北省清河县生日:民国三十七年十一月十一日学历:中国文化学院法学士 美国南美以美大学比较法硕士 美国北俄亥俄大学法学博士 英国伦数大学政经学院研究经历:中国文化大学、东吴大学教授 中国文化大学研究部副主任、训导长、教务长、董事 革命实钱研究院讲座、秘书室主任、辅导处处长 总统府参事、第一局副局长、秘书 **爱国联盟副主席 华冈法学慕全会董事长 总统府机要室主任兼新闻秘书著作:国际私法研究之新趋势 商品责任之比较研究 学街性论文十余篇

  • 文章本会王常务理事绍堉乡长荣获美国贝克大学荥誉法学博士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9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82-09-06
    关键字: 王绍堉 同乡会常务理事 法学博士 东吴大学

    本會常務理事東吳大學法律學硏究所王所長紹堉鄕長榮獲美國堪薩斯州貝克大學授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以表彰其多年從事法律敎育及社會工作的卓越貢獻。學位贈與儀式於八月十四日上午十時,在士林外雙溪東吳大學校本部音樂廳擧行,由貝克大學校長譚納爾博士及東吳大學校長端木愷博士共同主持,到場觀禮之來賓有嚴前總統家淦、本會理事長郭驥、楊亮功、李國鼎等三百餘人。譚納爾校長於致詞中,盛讚中華民國近年來在敎育、經濟及政治各方面的進步,並希望趁此授予東吳大學法律學硏究所王所長榮譽法學...

  • 文章顧故資政維鈞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7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86-02-15
    关键字: 顾维钧 外交家 法学博士 全权公使 外交生涯

    先生讳维钧,字少川,江苏省嘉定县人。民国前二十三年一月二十九日出生于上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法及外交学学士、硕士、哲学博士;耶鲁、哥伦比亚、圣约翰、亚伯汀、伯明罕、曼彻斯特及迈亚米等大学荣誉法学博士、罗林斯学院荣誉古典文学博士;民国三十七年获亚历山大汉弥顿奖,学贯中西,尤长于外交,为时贤所推重。民国元年,先生自美学成归国,即为政府罗致出任大总统机要秘书,是为先生从政之始。民国四年任驻墨西哥特命全权公使,旋改任驻美特命全权公使,九年调任驻英特命全权公使

  • 文章本會支持同鄕子弟參選二屆國大代表李克明順利當選

    来源期刊:《浦東》 第67期  出版时间:1992-02-15
    关键字: 同乡会 餐会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 法学博士

    攸关国家将来发展之国大代表选擧,本会特于十一月二十四日及十二月十五日擧行餐会,由副理事长王伯音主持,向与会鄕长介绍本会会员李马兰芬鄕长之公子李克明参选二届国大代表。王副理事长指出,他是哈佛大学法学博士,现在东吴大学法律硏究所任教,教授「比较宪法」,法学素养丰富,平日又热心公益,形象淸新公正,正是参与修宪任务的最佳人选。本会有此优秀同鄕哲嗣参与修宪为荣。李克明的选区为「大安、中正、文山、万华」,希望鄕亲们共予支持,使其能实现参与修宪的理想,为国家带来新希望

  • 文章吳康(敬軒)教授傳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4卷 第3期  作者:林子健  出版时间:2006-04-30
    关键字: 吴康 法学博士 创办中华文法学院 哲学 著作丰硕

    困难,不畏各种外侮,可以大勇克服横逆而告胜利。子贡称孔子具备仁、知二德,故即是圣人,此即说明具有仁、知二德便可养成完全人格的明证也。这种仁和知二者汇合造成之理想人格,我们此日要替他换一个名词,叫做现代新人文主义化的人格或自我。造成这种现代化的理想人格,须有下列三要素:一、道德:即人道的理想,亦即孔夫子之仁;人道内容,是同情、互助、博爱无私,在我们看来,实践人道有二要点:1.修己-—德修业,努力前征,使自己向造成一个完全人格的理想目的而迈进。2.服务—尽己之能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