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情共返回3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忆崂山 思民情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趙書堂 出版时间:1978-06-20
    关键字: 嶗山 民情

    簡介嶗山內部區域嶗山位於山東省東南部,靑島市東北部,距靑島市內四十華里,原屬卽墨縣區域,民國二十年,由海軍總司令兼靑島特別市市長沈鴻烈上將,劃歸靑島市,直隸行政院。按嶗山內部之區域,從嶗西區五里崗,(在溝崖村以南,通往李村與沙子口公路之高岡,地方人稱之爲五里岡。)向東過去南龍口村,卽爲九水區。(九水區在抗戰末期,倂爲嶗西區。)由九水區向南,過去南宅科村,卽爲沙子口區。(沙子口區在抗戰末期改爲沙子口鄕)從沙子口鄕東部流淸河以東起,過太淸宮,向北至王哥莊,再...

  • 文章滯台吟草

    来源期刊:《連聲》 第12期  作者:羅佩光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李雄 英雄 民情 武夷山

    贺张老师岳公九大寿淞沪当年局扰攘,吾公主政息猖狂;阳明学道聆修养[1],领袖丰功赖辅匡;澹泊为怀尊德望,忠诚谋国掬心肠;欣逢介寿悬弧日,虔祝期颐百世昌。哀悼仲若叔英年犹忆气如虹,谡谡眞如松下风;北伐军兴同效命,南迁生聚励精忠;泉州初试锋芒露,海外群钦德望隆;浴血平潭寒敌胆,万民共颂一英雄。顽廉懦立树风声,劲节坚持两袖清;推食解衣撑士气,明查暗访察民情;复兴基地初重建,民治规模赖策行;敢问苍天胡不吊,抚棺痛哭泪纵横。奉和陈家添词长忆游武夷山有感梦寐名山喜

  • 文章鄭板橋請賑丢官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0期  作者:王協甫  出版时间:1984-05-15
    关键字: 郑板桥 体察民情 请赈丢官

    鄭板橋詩詞中有可見其深察社會情況,且惜貧憤世之心。如「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飱,粒粒皆辛苦」,深體農人勞苦,而有勸節約之意焉!如「四月賣新絲,五月糶新穀,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洞鑒貧民犧牲辛苦所獲得者之代價,不能避免剝削而無有拯救之者,社會之弊,從亦未有予以改革補救者。如「昨日入城巿,歸來淚滿襟,徧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全道出生產及消費者享受之不平均,濰縣大饑,鄭氏請賑,以言激忤大吏,竟予免官,此大吏者其能洞悉民瘼哉!然古今亦其衆矣!

  • 文章蘿葡十九都勝岩鄉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楊烈偉  出版时间:1985-06-20
    关键字: 萝葡 民情风俗 回忆故乡

    —简介西阳地区民情风俗之一——故鄕是典型的农业社会,在日常生活中所吃的蔬菜,包括白菜、芥菜、菠菜、苋菜、空心菜、萝卜、冬瓜、南瓜、丝瓜、苦瓜、茄子、及豆角等,都是自己种植,自给自足。在所有的蔬菜中如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该数萝葡,它有三种吃法,第一种是吃新鲜的,由菜园采囘来就吃;第二种是吃坛子储藏的,萝葡放进坛子,大约要储藏半个月才可以吃;第三种是吃晒干的,晒干的萝卜,吃起来格外香脆。切萝葡也有三种手法,第一种是切成丝,农村主妇,切菜的手法非常精纯

  • 文章張垣地方漫談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3期  作者:硯梅 出版时间:1978-07-01
    关键字: 张垣 民情 方志 地理环境

    下堡纪往——兼述舆地民情塞北重鎭的张垣市,最早系由上堡及下堡两城堡所构成。自书有「大好河山」的大境门而南,上堡、南北边路街(中隔玉带桥)南北武城街,而达下堡;再南经南关道达左、右营坊。以此一狭长地带为主,构成市区的桥西部份。其东侧以淸河为界(上游河堤西堰书「羣流顺轨」四字)自汉卿桥或淸河桥,可通桥东区。桥东部份发展较迟,但为繁华所在。可经桥东大街而宣化大道,直达古上谷郡的宣化。武城街武城街分南北两街,由分界口向西,即进入下堡之东门,与东向之小河套街,略成

  • 文章追憶胡先生二三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羅克典 出版时间:1978-12-31
    关键字: 胡汉民 世界民情 一目十行 博学勤学

    胡先生对党国的勋业事功,许多先辈已有记述,我以追随胡先生后辈者所记忆而尙未见诸文献的二三事,作为纪念胡先的睿智与博学多闻。一、对世界民情之深切了解大约是民国二十二年,我从上海到香港,寄住胡先生妙高台的公舘,当时正逢德国擧行总统选擧,兴登堡与希特勒竞争至为激烈,有一天淸晨我正在阅读德国总选消息,胡先生从卧室步入客厅,我站起来问胡先生,胡伯(我平常称呼胡先生为胡伯)你看德国谁可以当选总统,胡先生说,以兴登堡将军的威名,德国妇孺皆知,而又是现任的执政者,名望与

  • 文章樂清抗日詩章掇拾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3卷 第4期  作者:張炳勛  出版时间:2007-08-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忧国爱民情怀 诗文

    抗日战争时期,烽烟匝地,国步陒危,吾邑人民浴血奋战。此时所作诗文,富有浓郁时代气息,充满忧国爱民情怀。然迭经沧桑,大都散佚,殊感嗟惜。今值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特予掇拾,聊志纪念。回溯一九三八年,邑之文士倡建《湫声吟社》,梓行社刊,宣传抗日。适逢征兵,热血健男,踊跃从戎。陈崛英先生见情,遂借诗送行,期待新兵「直捣黄龙,凯旋而归」。今录其一律,窥视陈公之心。健儿去矣莫迟徊,昂首焉能心死哀。此际宁忘大地耻,相期各展济时才。硝烟幕幕蒙燕鲁,铁骑啾啾出旅台。直捣黄龙

  • 文章蜀風集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8期  作者:文守仁選輯 出版时间:1963-04-01
    关键字: 罗兴邦 体恤民情 人物事迹 遗作

    羅興邦小傳興邦,四川古宋人。忘其字。前淸廩生。民國八九年間,客吾邑(新津)知縣事万朝珍幕,屢有建白,深受倚畀。及朝珍移知崇慶,薦氏續宰吾邑,時約在民國十一年春也。辛亥以來,滇人窺川者屢矣。護國之役,蔡松坡率滇軍入川,川人激於大義,共起討袁,助松坡入主川政。其後滇軍留駐川境,於是而有民國六年羅佩金戴戡之役。民國八年,唐繼堯復命所部侵川,川人憤之,奮起自衞,滇軍雖敗,而遺禍四川者且十五六年。初川中正規部隊,僅有八師,軍興以後,各自擴大,需用浩繁,是時熊克武主...

  • 文章增版説明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7期  作者:編輯室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增刊说明 民情风俗 春节祝福

    本期出刊,欣逢春节,为感谢作者来稿踊跃,并满足读者掌握两岸江西人之民情风俗资讯,特扩两版发行,敬祝春节快乐

  • 文章人生偶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5卷 第4期  作者:葉潛昭 出版时间:2013-04-10
    关键字: 故乡乡情 通奸 除罪化 民情 文化传统

    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突显自己,不外乎是博取「新闻」的版面,但是这种做法相当危险,「社会」是面镜子也可能暂时的「哈哈镜」,也可能是试衣间的「瘦身镜」,更可能就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等你照清楚或许就是自我毁灭的时候,宁不慎乎?[1] [2] 文化部 1;内政部 1;总统 1[3] 龙应台;李鸿源[4] 故乡乡情;通奸;除罪化;民情;文化传统[5] 思想文化;时论社评;台湾政事[6] 255[7] 普通

共38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