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楼记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項開棪蝇楷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1期  出版时间:1992-02-01
    关键字: 书法 楷书 岳阳楼记 项开棪

    洞庭西下八百里淮海南來第一樓

  • 文章詩的追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8卷 第3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2006-04-01
    关键字: 诗词 《岳阳楼记》 胡适纪念馆

    我国古代的诗文,从有书契以来,多到无法算计,但流传下来的有限,而得以普遍传诵,很多人都能朗朗上口者更少,即使名诗名文,也只记其佳句一二,全篇背诵者不过二三而已。如「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岳阳楼记」内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是。文章如此,诗亦同然。记得有位教哲学的老师,讲到物质转化,曾引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寓意深远,且使学生久久不忘。但此诗句是何人所作。多年以后无意中读到原诗,乃龚自珍

  • 文章宋人河南滕宗諒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89-10-01
    关键字: 滕宗谅 边防 岳阳楼记 人物事迹 范仲淹

    范文正公在岳阳楼记中云:「庆历四年春,滕子京(名宗谅)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庆历是宋仁宗年号,巴陵郡是今之湖南省岳阳县,岳阳楼在洞庭湖附近半公里,每年夏秋涨水后湖水周围有四百余公里。岳阳楼原为唐开元四年,岳州刺史张说创建。重修是滕,作记是范,缮写是开封人苏舜钦。苏为宋宰相杜衍女婿,进士出身。题篆文于碑额,是精于篆书之升阳人邵竦,如此胜景名物,是由吾鄕前贤滕宗谅修建起始,故

  • 文章稚晖楼记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19期  作者:張其昀  出版时间:1964-07-25
    关键字: 吴稚晖 中国文化学院 国民党 楼记

    民國五十三年三月一日,中國文化學院擧行校慶,同時在第二座新建築大知館懸掛稚暉樓的匾額,以爲吳敬恆先生(字稚暉)誕生一百周年的隆重紀念。稚暉的名字,仿于南朝的謝眺(眺字玄暉。)在西元第六世紀之初,南京人口達百四十萬人,濟濟洋洋,實爲世界第一大都會。外國商船,往來頻繁,海陸奔湊,遂爲各國宗主。謝眺便是那個時代的大詩人。「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淸詞麗句,掀起了唐代的詩潮。稚暉先生曾對我說:他嚮慕謝玄暉之爲人,也是嚮慕中國古代海都的風流繁華。稚暉先生學于江陰...

  • 文章「克强大楼记」释文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0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82-07-15
    关键字: 《克强大楼记 碑铭释文 人物简传

    湖湘爲人文薈萃之區,而宦遊四方者衆,往往於通都大邑建會舘以敦桑梓之誼,誠盛事也。自大陸沉淪,湘人渡海來臺,鄕前輩楊宣誠、趙恒惕、張烱、蔣伏生、李樹森、龔浩諸公,繼踵前修,乃於臺北市組織湖南同鄕會。至唐際淸任理事長,理事陳詠絃、齊耀榮等籌集基金,購得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二四〇巷十八號土地二百坪,始構平屋數楹,以爲會所;民國五十七年國防部爲擴建三軍總醫院,欲征收本會土地,經魯前理事長蕩平曁全體湘籍立法委員聯署提案質詢,監察委員陳大榕、國大代表段輔堯、本會常務理...

  • 文章慈溪橫塘的四景樓與方臘的後裔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3期  作者:余麟年 出版时间:1999-03-10
    关键字: 四景楼 四景楼记 圣公位 辛亥之春 永乐 横塘方族

    北宋末,方腊起义失败后,义军大多壮烈牺牲,历史上无其后裔的记载。八百多年来,有志硏究方腊的学者曾在当年起义发祥地新安江两岸和皖南山村等广大地区找寻义军后裔,都缺乏确实的历史根据。有人还在民间传统里搜寻他们的踪蹟,结果也不能令人满意。近阅光緖《慈谿县志》,见戴良写的《四景楼记》一文,为寻找方腊后裔提供可靠的历史资料。文中说:「去慈谿(即今宁波市慈城鎭)北行可二舍,有隙地曰横塘,方氏之族居之。方氏避睦州之乱,蹈海而东,适海舟漂荡至兹所,遂留家焉,迨今若干世矣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