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春秋时期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愛國商人弦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羅賢義 出版时间:1971-03-01
    关键字: 春秋时期 弦高 郑国

    弦高是春秋時代鄭國的一位商人,由於他愛國熱忱和高度的警覺性,挽救了鄭國的危亡。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了,在我國歷史上,還沒有一個愛國商人的事蹟能夠超過他的,尤其是智慧、警覺性和臨事果決的魄力,與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好像還沒有人(商人)能夠與他相嫓美。下面就是他的愛國故事。鄭國在春秋初年是一等强國,後來因爲內政不振,國勢漸漸衰弱,到晉文公稱霸時,鄭國已淪入二三等國之列;這時南方的楚國勢力日漸强大,經常向北方侵略。鄭國位於今河南省中部地區,首都在今河南省新...

  • 文章楚師伐鄭話魚陵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4卷 第3期  作者:高雙印 出版时间:2012-07-01
    关键字: 楚师伐郑 鱼陵 《左传》 春秋时期

    一、戰史西周自武王滅紂,定都鎬京(今陜西長安),後傳國至幽王,因寵幸褒姒,暴虐無道而亡。平王立,徙都洛邑(今河南洛陽),是為東周,王室權力日漸式微,惟尚有周、鄭相依,晉、秦夾輔,終平王之世相安無事。平王卒,桓王立,欲分鄭伯之權,周、鄭交惡,揭開春秋時代諸侯爭霸的序幕。在相互攻伐兼併中,北方的晉國日益強大,雄踞盟主;南方的楚國也已崛起,問鼎中原,二強勢成水火,兵連禍結,夾在晉、楚之間的鄭國,左右為難,疲於應付。周靈王十七年(西元前五五五年),晉國藉盟主之名...

  • 文章春秋時代的「蕭」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4期  作者:王中立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春秋时期 萧国 简介

    春秋左傳是記載自公元前七二二年至四六八年魯隱公(十一年)、桓公(十八年)、莊公(卅二年、)閔公(二年)、喜公(卅三年)、文公(十八年、)宣公(十八年)、成公(十八年)、襄公(卅一年)、昭公(卅二年)、定公(十五年)、及哀公(廿七年)、共計二二五年的歷史。這一段時間的「蕭」爲宋附庸國。蕭城在縣西北十里。蕭叔大心之封邑。左傳中有關記載數則分述如下:一、公元前六八二年(莊公十二年)群公子奔蕭南宮長萬有勇力,深得宋閔公的寵愛,官位爲卿。在魯莊公十一年(公元前六八...

  • 文章蕭叔大心與春秋宋國之我見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4期  作者:道生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萧国 萧叔大心 宋国 春秋时期

    讀史方輿紀要載:蕭縣、古蕭國、春秋時爲宋附庸,蕭叔大心之封邑。春秋左傳中記載,宋桓公時,蕭叔大心之活動有二:⑴公元前六八二年(周莊王十五年,魯莊公十二年)南宮長萬弑閔公,立公子游,群公子奔蕭。冬十月蕭叔大心以曹師伐之,殺南宮牛于師,殺子游于宋,立桓公。因有功,宋封以爲附庸。⑵公元前六七一年(周惠王五年,魯莊公廿三年,宋桓公十一年)夏蕭叔朝魯公。宋國輔政者有孔父(宋穆公,宋殤公),華督(宋莊公,宋閔公),闕(宋桓公),子魯(宋襄公、宋成公),公孫固(宋成公...

  • 文章端木子貢評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5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8-05-25
    关键字: 子夏 儒家思想 春秋时期 人物思想

    孔子傳授弟子達三千人,其中特異優能之士計七十二人。在這七十二人中,更有所謂『四科十哲』者。論語子張篇載:『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子貢爲孔門高弟,乃十哲之一。子貢卽端木賜,端木複姓,名賜,字子貢,春秋時代衞國人,春秋左氏傳稱爲衞賜,故里在共,卽今河南省輝縣,墓在河南濬縣城東二里張家莊,墓前建有祠堂。生於西元前五二〇年,卒年未詳,少孔子三十一歲,少顏囘一歲。顏囘早歿,...

  • 文章孔子與延陵季子(二)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2期  作者:北苑  出版时间:1973-01-15
    关键字: 孔子 延陵季子 春秋时期 碑文 墓碑

    子路買了木材和鐵釘,囘至船上,孔子見了,很是高興,覺得這位弟子,並沒有想像中那樣粗心。不免誇奬他一番,子路很不好意思,便把途中情形,一五一十地禀吿了孔子,孔子聽了,沉吟片刻,嘆道:「江南有延陵季子在,不必再去吳國了。」於是便率領了弟子們囘轉了魯國。上面這一個故事,其眞實性大有問題:一、延陵季子是當時有名的賢公子,孔子不可能不知道,何必要遇到了此事,方知江南有延陵季子在?二、在這故事裡只說明了延陵季子是一位智者,智者未必便是賢者,孔子又何必因江南有了一位智...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