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日本教育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日本专修学校制度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2期  作者:羅黨興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日本教育 专修学校 制度研究

    容与指导方法。2.扩大敎员之硏修机会,增进其指导能力。3.检讨对学生提供奖学金或在敎学活动中之灾害保险或其他协助。4.充实各道都府县之奖助措施及日本私学振兴财团之贷款和优惠税等事宜,以图其健全发展。5.在不影响专修学校敎育之固有特色下,加强其与其他敎育机关之联系。6.增进社会各界对专修学校的了解,并做为高中毕业生今后升学或出路之参考。7.日本文部省宜负责协调地方政府机关与专修学校之间之关系。或可将专修学校设施提供为人员训练、技术硏修等所用。㈣对振兴专修学校

  • 文章南京大屠殺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9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6-08-15
    关键字: 南京大屠杀 教科书 历史教育 日本教育 战争回忆

    一、日本图赖〔中央社东京七十五年五月二十八日专电〕日本一本新版的高中历史敎科书,昨天通过文部省的审查。依据这本敎科书的说法,「南京大屠杀」的眞实性「仍在调查当中」。这本名为「新编日本史」的敎科书,将由东京的原书房出版。这本敎科书重新采取日本在二次大战前的正统态度,而规避南京大屠杀事件。一九三七年底,日军占领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后,杀害了约三十万中国人,这就是「南京大屠杀」。「新编日本史」上有关此事的段落说:「南京之役极为惨烈。有关中国军民的牺牲(也就是南京

  • 文章四十年來國家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07期  作者:盛輔良 出版时间:1985-10-01
    关键字: 回忆往事 日本投降 教育 人物感言

    …祇要我长大。」并同时学着踏出雄壮军人们样底步伐的姿态;我们了解,国家需要军人捍衞。还记得我辈也曾在幼童的年龄,正値日本步步进逼欺凌我们之时。在上海民国路我家居住处的宽马路上,我第一次看到,成队列阵穿着黄色衣裤的大哥哥大姊姊们,手执长木棍,又喊又唱的整队游行。再过几年之后,才知道,那即是著名的「九一八」日本强占我国东三省事件,上海的童子军羣起抗议。抗议解决不了事件,日本人不会因我们全国抗议而归还掠地、道歉。接着是自己上了小学。老师敎我们唱歌有:「日本人呀

  • 文章八道樓子影片觀後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0期  作者:馬雲斌 出版时间:1997-10-01
    关键字: 《八道楼子》 观影感 领土纷争 日本 民族意识 抗战教育

    这部影片,是刻画我中华民国英勇抗战故事,生动感人,富有战斗精神,颇有强调民族意识的战争教育影片,毕竟是値得欣赏,深加缅思的。在国片苍白贫血声中,欣见『八道楼子』影片曾在各地影院巡回上映过。这一部富有教育意义的影片,『是描述民国廿二年四月中旬,日军出动西义西团两万之众,附战车五十辆,进攻古北口。其中战况最惨烈之一处地方,名为『八道楼子』,国军廿五师、第二师,先后参加该战役,壮烈牺牲甚众。尤以四月廿一日至廿八日,有官兵七人,死守『八道楼子』据点。日军出动一个联队

  • 文章回憶祖父謝懷霞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6期  作者:謝遠淑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枣阳教育 日本留学 家乡办学

    枣阳之名始于隋朝仁寿元年(公元六〇一年)当时为避太子杨广名讳,改广昌县为枣阳县,沿用至今已有一千三百九十七年的历史,堪称历史悠久。枣阳的教育事业发展得快,现己普及到高中,这要归功于办教育的故人。谢公怀霞(一八七〇—一九三〇年)就是一位功在教育的人,谢公字少轩,枣阳王城周家楼人,清末拔贡,曾任度支部七品小京官,一九〇四年,(光绪三十年)官费留日,次年十二月在东京加入同盟会,为首批会员。谢在日留学期间,从考査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中,认识到“国家之盛衰视人才

  • 文章歐陽漸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3期  作者:吳宗慈 出版时间:1986-01-03
    关键字: 欧阳渐 佛学研究 东渡日本 唯识学 佛学教育

    杨仁山居士阐弘佛法,勤其响佛,始知有究竟学。年三十四,以优贡赴朝考,南旋,谒仁山于江寗,得其开示,信念益坚,归即创办正志学堂,主以陆王之学治心,以科学技艺应世,斟酌科目,体用兼备,年三十六,生母汪病逝,渐在广昌县敎谕任,遄归,仅得一诀,哀痛逾恒,即于母逝日,断肉食绝色欲,杜仕进,归心佛法,以求究竟解脱,期年赴寗,从仁山问学,又赴日本,访佛学遗籍,返谋久学之资,曾一度任两广优级师范讲席,病湿罢归,乃挈家居九峯山,营农业,又大病,濒危,乃决舍身为法,时年已四十

  • 文章唐啓琨先生志節——傲骨丹心永昭日月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7期  作者:桑克球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唐启琨 东渡日本 儒家思想 指挥抗日 从事教育

    本資料,係唐先生賢侄基郁所提供,謹此致謝。筆者謹識

  • 文章一代音樂奇才——中華民國國歌作者程懋筠其人其事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2、63期  作者:蕭曦清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程懋筠 日本求学 音乐教育事业 抗日歌曲 音乐造诣

    音乐家杉田秀子。由于他的迭次作业都充沛新颖的创意,不同于众,深获杉田赞赏。程懋筠在日本留学九年,音乐造诣炉火纯青,获音乐学位返国后,先后应聘在南昌一中、南昌二中、南昌女中担任音乐教师。正因为他既是声乐家,又是作曲家,在教育界知名度甚高,各名校争相延聘,先后获聘为浙江省立湘湖师范学院音乐系主任;杭州英士大学音乐教授,主授乐曲、和声、作曲、歌唱等课程;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系主任兼声乐教授;南昌国立中正大学音乐教授、上海国立幼狮大学声乐教授;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声乐

  • 文章雩都人不會遺忘的兩位鄉賢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9期  作者:鍾岳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丁心普 钟起衡 雩都先贤 人物传略 留学日本 教育事业

    议员,民三年任赣州第四中学校长,民七年以办学校成绩显著,获国家七等嘉禾奖章,同年选为江西省议员,翌年参加文官高等考试及格,民十年调北京内务部主事,十五年南归,任江西省建设厅秘书,十六年省府委任兴国县长,因官场复杂,受人掣肘,先生认为「宦海浮沉」难以处世,而教育树人如育幼苗,有无限的乐趣和价値。于十七年退出政界,重返教坛,就任省立第二女子中学教务主任。廿二年受命创办省立赣县鄕村师范并任校长,至卅三年因年事已高,辞去校长职务,受聘为该校教员,卅四年日本侵略军占领

  • 文章一代宗師劉棠瑞教授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2期  作者:柳建川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刘棠瑞 人物事略 编写教科书 留学日本 教育学术研究

    九江 柳建川刘棠瑞先生,民国前一年十月十日生于江西省安福县严田鄕牛坊丘村。父玉峰,兄锡梁,均鄕里有名中医师。先生六岁入本鄕私塾就读,十五岁考入吉安中学揷班生。一年毕业后,适同鄕李达才先生自日本东京大读森林经理,假期返鄕省亲。先生虽时年十六,亦向有大志,今受到李先生鼓励与影响,商请父、兄均获得同意。遂随同李远渡日本。初抵日,由于语言不通,必须先学日语。经其勤奋苦读之下,考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生物学科,同时考取江西省政府所提供之公费名额。于民国十八年四月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