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报社共返回2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山东省收支·报社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5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79-12-20
    关键字: 报社 收支 经济

    △民国二十五年山东的税捐收入,田赋占百分之六九·一六,契税占一一·一三,营业税占一七.四八,房捐占二·二三。△民国二十五年山东省政务费分配:行政费占百分之三八·〇九,公安费占三三.八九,司法费占一六·四四,财务费占一〇·四八,党务费占〇·七四。△民国三十六年八月,靑岛市有报社二十三家,通讯社十二家,杂志社三十二家,山东省有报社十六家,通讯社三家,杂志社十三家。

  • 文章舊時太原發行的主要報纸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李泓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太原报业 主要报社 报刊

    改组,与《山西日报》合作,由山西日报社董事长赵效复兼任晚报董事长,牛青庵任社长,张夷行为总编辑,郭星符为采访主任。社址由龙王庙迁到新民头条的山西日报社内,并由山西日报社代印。一九三七年十月,日军侵晋逼幷,晚报停刊。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后,原晚报同仁多方奔走,利用各种社会关系筹集资金,购买了印刷机具器材,社址选定在唱经楼街,于一九四六年六月六日复刊。在董事会下,社长由抗战前的老社长,时任《阵中日报》总编辑的牛青庵连任兼总编辑,郭星符为副社长,周近山为总编辑

  • 文章記漢口中央日報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102期  作者:健廬 出版时间:1971-02-01
    关键字: 民国 中央日报 报社

    据他所知,我是「党案」发生后由北京来到武汉的第一人。他知道我困难,预支我几十元稿费。幷告诉我有一个北方同志招待所,由潘云超先生负责,要我前往接洽。我同潘先生在北京时即相识,他是本党候补中央委员,又隶籍河北,对北方情形极为关切。见到我后,就要我列席中央扩大纪念周报告「北京党案经过」,我答应了。他征询我工作的意见,我说明愿到中央日报服务,经他向中央日报社兼社长顾孟余先生介绍,我便在几天后到了报社。那时报社的总编辑,是中央政治会议的书记长陈启修先生兼任的。陈先生

  • 文章我與中央日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2期  作者:侯西林 出版时间:2010-04-01
    关键字: 报社工作 报社编辑 报纸停刊 往事回忆

    據我追尋歷史資料,中央日報是於民國十七年,國民革命軍完成北伐之後,創刊於上海,第二年則追隨中央政府遷至南京,民國二十六年「七七」抗戰爆發之後,先遷湖南長沙,不久再遷至中央政府的戰時首都——重慶,勝利後,隨著中央政府復員再回到南京,民國三十八年隨政府來台,於當年三月間在台北恢復發行,一直到民國九十五年六月一日停刊,在台灣將近一個甲子,如果從民國十七年算起,至民國九十五年六月停刊,維持七十八年的壽命。當中央日報問世的那一年,我才十歲,還是國小的學生,同時又生...

  • 文章我所知道的前國府大老董顯光先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8期  作者:鄭傳良 出版时间:2008-08-10
    关键字: 董显光 人物传略 报社生涯

    maulay paster)牧师,遂向他学习英文和拉丁文。以后,董显光在牧师孟德高莫莱建议下,于一九〇九年一月赴美国密苏里州肯萨斯城,入巴克学院(The Institae Paka)半工半读;不久转学,到纽约入哥伦比亚大学帕利策新闻学院(Paricha)深造,专门攻读新闻,辅修国际史与法律,并获得学士学位;期间还在当地报社兼任记者。一九一三年春,董接母病重电报,急忙取道日本返国,在横滨至上海的海轮上,首次见到孙中山先生,他作了面对面采访,并将谈话内容,寄给纽约的报社

  • 文章怪現象送禮的故事

    来源期刊:《闽聲》 第18期  作者:瑩侔 出版时间:1968-02-15
    关键字: 故事 报社 薪水 记者

    这是一则故事,也是笔者亲眼目击的怪现象之一,发生在军阀时代。话说从前有些没落的记者,不属于那一家报社,却仍利用记者的名义活动,其名片印着「记者×××」,,即不明其报社。这些人们有人奉承,因为遇着「新闻」一样可以撰稿,然后向报社投稿,当时报社缺乏记者,仍有价値的新闻,当然乐得刊登。故这些人也有其存在的条件。可是这些人没有固定的薪水可拿,如何生活呢?花样便来了。逢年过节的时候,这些人便预备(有的是租用或借用)一份丰厚的「礼物」,雇一个工人挑着选往军阀,官僚

  • 文章編者註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38期  出版时间:1996-12-15
    关键字: 篇幅 中国时报社论 说明 期刊

    △编者注:原定刊载的十月二十二日中国时报社论,因当期篇幅过多,被迫挤下,原拟延至本期刊出。今因刊登中时十一月二十七日社论,决定不再刊登,谨此说明。

  • 文章有爲有守求變求新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3期  作者:林徵祁 出版时间:1986-03-01
    关键字: 新闻报道 中央日报 报社 创新

    中央日報今天慶祝創刋五十八週年,距離花甲之壽,只有二年,在全國三十一家日晚報中,中央日報報齡最「大」,自然也資格最「老」,本報同人於歡欣鼓舞之餘,應該時自惕厲,一方面要珍惜本報光榮的過去,另一方面更要開創本報光輝的將來。

  • 文章故国民大会代表 民族晚报社长贺楚强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本刋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7-01-15
    关键字: 国民大会代表 报社社长 人物传记

    先生为中国国民党中具有六十三年党龄、信仰最坚、向心最强、律己最严、任事最力之资深党员;亦为民主议坛风骨嶙峋、忠愤耿介之中央民意代表;尤为新闻报社宏谟谠论、指佞伐奸不遗余力之文化斗士。毕生尽瘁党国,敭历枢机,笃行多能,谨饬勤俭。讵以天不憗遗,遽摧梁木。艰时蒿目,邦瘁人亡;几何不令人抚琴抱恸也哉!先生名楚强,字子谦,湖南省潊浦县溪口鄕人。民前八年三月十五日生。先世耕读相传,曾祖设帐授徒,祖立人公力田兴家。伯叔父辈五人,四入邑庠,蜚声鄕党。父剑南公以县学

  • 文章抗戰時期重慶各報聯合版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1期  出版时间:1972-09-01
    关键字: 抗战 重庆 报社 联合版 日机大轰炸

    民國二十八年五月三日四日,重慶市遭受日機大轟炸,各報設備大都受損,特於五月六日起發行聯合版,參加者有中央日報、大公報、時事新報、掃蕩報、國民公報、新蜀報、新民報、商務日報,西南日報等十家。發行至八月十二日爲止,十三日起仍由各報分別出版。下圖爲最後一號

共29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