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扬子江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戰勝利後一年的湖北(三)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3期  作者:涂翔宇  出版时间:1972-04-10
    关键字: 抗战胜利 扬子江 土地 行政区划

    扬子江(Y·V·A)计划槪况扬子江为我国第一大川,横贯东西,长凡六千公里,经八省二市。两岸支流,其主要者有川之岷沱,嘉陵;鄂之汉水,淸江;湘之湘、资、沅、澧;赣之赣、鄱、修、信等二十余江河。流域面积一百八十二万六千余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六分之一。地域在北纬二十五度及三十六度之间,全属温带,最适宜于人类之生活及植物之滋长。故流域以内,人口达二万万以上。贸易总额年达十二万万元(战前价値),约占全国百分之六十。农工商业均极繁盛,为我国最重要之区域。该区

  • 文章平平凡凡七十六年(十二)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87期  作者:陳廣沅 出版时间:1977-06-10
    关键字: 扬子江 人物事迹 风景名胜

    這獨輪車的輪子在車子中間,兩邊有坐位,母親坐左面,我坐右面;後面還放些帶下鄕的禮物,如京江䭣,芝蔴燒餅,京果粉之類。上路向東直奔都天廟然後走向南大路,三里達李家莊,再四里達張綱鎭(與仙女鎭同時設釐金者),沿途綠柳垂蔭而菜花麥苗蓋滿大地,一片嫩黃新綠裝飾了全世界,紅桃白李掩映其間,眞錦繡乾坤也。回看鎭裏一片灰黯,不能與盎然春色相比。由張綱鎭南行五六里即達揚子江邊,江邊並不寬。車夫說「這是北面夾江不寬,南面的夾江江面寬多了!」原來我們看見對面的陸地是「江中洲...

  • 文章潺潺江水憶故鄉

    来源期刊:《江津》 第8期  作者:楊治國 出版时间:1971-08-01
    关键字: 扬子江 江津女中 求学回忆 江津公园

    窗外,一片翠竹搖晃,再過去便是潺潺的河水聲了。星期天無事,我放下手中的惠特曼詩集,慢慢向永和堤走去,傾聽那別有韻緻的新店溪的水聲。自從把家搬到永和以來,我又可以悠閒的在河邊散步了,有雅興聽到潺潺泪泪的河水聲音了,再加上修篁滴翠,眞是一種別有詩情畫意的境界。少女時代,我就喜歡聽楊子江的水聲。那時,我正在江津女中讀書,星期假日,獨自坐在公園圍着朱紅欄杆的亭子裏,一面自修,一面傾聽濤聲,有時更凝視着大江滾滾東去的江水,往往忘記回家去吃飯。長大結婚以後,離開了家...

  • 文章《江邊》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85期  作者:朱紋  出版时间:1992-07-10
    关键字: 扬子江 篷子船 渔民夫妇 江边新貌 故乡忆旧

    我的家鄕在长江南岸,离江边很近,小时候跟着大人常去江边玩。长江又名扬子江。家鄕人常常把江边的村庄叫「滩里」,把江边上的人称「滩里人」,我猜想那是因为江边有许多河滩的缘故吧!我到江边,登上高高的堤岸,举目遥望那宽阔的江面,有的地方水天相连,有的地方能隐隐约约看到一条绿色,这就是隔江相望的泰兴县。阳光普照大江河,江水滔滔,波浪滚滚,不禁想起古代诗人写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看着这样气势澎湃的长江,顿时叫人心胸开阔,豁然开朗!啊!我们祖国

  • 文章長江「揚域安」(Y.V.A)計劃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2期  作者:何定棟 出版时间:1989-07-10
    关键字: 长江 扬子江 三峡工程 三峡水库

    附注:扬子江的由来,据说是在淸顺治十五年,即公元一六五八年,有欧洲人那瓦勒氏(Navarette)曾从澳门至我国内地旅行;在他的记述中,把长江称做「大洋的儿子」,意思就是长江的广濶和大洋差不多。我国音译称做「洋子江」;「洋」与「扬」发音相同,以误传误;当时的洋子江,就变成今日的「扬子江」了。

  • 文章故園詩話(十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5卷 第1期  作者:張健行 出版时间:1983-01-06
    关键字: 散文 诗词 江南地望 扬子江三角洲

    江南景观,可以入诗的,除了杏花,春雨而外,便是「横塘」。前文曾提到江南地望,缩而小之即是浙江的杭、嘉、湖,江苏的苏,松,常只府,也就是扬子江三角洲的冲积平原。浙江大文豪张其昀先生在中国五千年史第三册中说:「吴国的土地,其范围大槪北起黄河故道,南迄杭州湾,西面之顶点约在鎭江以东。此平原几由大江泥沙冲积而成」。处处是水鄕泽国,间有一些矮山丘,如海中孤岛,散布于平野之上,象昆山,虎邱……。太湖是三角洲的水库,烟波浩淼,四围田畴弥望。藉着密如蛛网的横塘脉络,与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