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怒潮军政学校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军旅忆旧——怒潮第四队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29期  作者:劉超榮  出版时间:2015-03-14
    关键字: 怒潮军政学校 军旅生涯 往事回忆 师长同学

    怒潮第四队是「怒潮军政学校学生第一大队第四中队」的简称,如果稍往前溯源,怒潮学校有一段颇不平凡的校史可供追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吾国之国共两党明争暗斗二十余年,终因民国卅七年下半年辽西会战、平津易帜,徐蚌决战之共军全面获胜而成定局,闻鼙鼓而思良将,民卅八年初先总统蒋公中正于下野前,精选胡琏将军为陆军第二编练司令,面谕其「重整旧部(笔者按:即第十二兵团),以备续为国用」胡将军临危受命,殚精竭虑,于浙西衢州编练大军,卓然有成。不久,奉命将新练

  • 文章悼念危学长恭沐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4期  作者:鍾久福 出版时间:2009-02-01
    关键字: 危恭沐 悼念学长 怒潮军政学校 生平简介 挽联

    恭沐学长生于民国十八年十一月九日,为我瑞金市象湖镇人,自幼资质聪颖,性格开朗,交游广阔,能言善辩,口才一流;早年毕业于江西省立瑞金师范,执教未久,民国三十八年初,因时局动荡不安,而弃教从戎,考入「怒潮军政学校」,随部队转进,由汕头乘轮来台,在校长柯远芬中将率领下,进驻新竹县新埔镇,接受党、政、军一元化革命薰陶一年之久,继迁往金门,于民国卅九年九月十日举行毕业典礼后,分发军中任基层工作,旋于民国四十二年,考入「政工干部学校」第三期,在复兴岗再接受革命洪炉

  • 文章劉惟甫校長等對瑞金綿江中學的貢獻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6期  作者:楊曉蒼  出版时间:2014-08-15
    关键字: 家世出身 《东亚新秩序》 《倭寇之野心》 筹办锦江中学 学校建设 领导队伍 瑞金县立中学新创 战时生活 全县人民文化教育中心 怒潮军政学校 教育事业贡献

    全县人民教育子女之摇篮,也成了全县人民文化教育中心。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瑞金县立中学有初中八个班,高中四个班,共600余学生。由于国共内战,政局逆转,国民党败退台湾,适十二兵团在瑞金组建「怒潮军政学校,刘校长动员学生踊跃从军。自己于民国四十年(1951年)春,始由香港入台,任教于花莲工职学校,深受师生敬仰。退休后迁居台中,与其侄同住,不幸于民国六十年(1971年)因病逝世,享年八十二岁。刘惟甫校长,性格豪放,思想坚定,一生爱国任教,忠于教育事业

  • 文章興學育才以國家安危爲己任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7期  作者:朱先淦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教育兴学 “怒潮学校” 军政教育 创校背景 学校发展

    瑞金 朱先淦时势推移,年复一年。屈指数数,「怒潮学校」奉令改编已四十五个年头了!当年担革命,芒鞋万里征,它代表其时青年学生如火如荼,从军报国,力挽狂澜,板荡伸志节的豪情,假如没有这所学校适时创立而招生,这群热血爱国的青年,必然陷入铁幕,而国家也就失去了这批生力军。无论是古宁头战役,大、二胆岛的血拼,无数次的海上突击(东山岛战役是其中之一)金门九三炮战,以及近数十年来全国党、政、军建设,都有这些坚贞不移,淬励勤奋的骨干。所以「怒潮学校」的学生,对中华民国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