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怀思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怀思:冯公大乡长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0期  作者:李達人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怀 冯宗毅

    功勋彪炳大将军 不计宠隆耕读勤弹雨百劫谈笑事 柴门生涯乐淸贫十年团拜鄕情浓 晚辈孺慕士气虹两岸期盼和平愿 少数居心利欲蒙劫余残稿撒愿景 授受孺慕作完人知足知止显哲理 宁人负我不负人百岁瞿铄来有自 性养怡然总是春橘子洲头橘果 岳麓山顚爱晚亭乡晩 李达人 拜作

  • 文章憶韶州念劉鴻勳先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百秀 出版时间:1994-12-30
    关键字: 韶州 刘鸿勋 往哲怀 追思悼文 往事夙文

    「韶關」從古知名,現代更為時人所熟知,因它位居粤北,為嶺南地方與中原廣大區域銜接聯繫的樞紐地,滇水自贛南南康大庾西南向,流經南雄始興入曲江至韶關,武水自湘南宜章臨武東南向流入樂昌進曲江,與滇水交會形成韶關半島式地形,以帽子峰為靠北陸主幹,形成地形上的天險,歷來有「銅韶」「鐵贛」之稱,為控扼湘粤贛三省的要地。它的自古知名,就因它是中原人入粤的咽喉地,也是中原文化輸入嶺南的大管道;另一原因是韶州出過一位大人物張九齡,他文學冠時,名重當世,玄宗生日,大臣皆獻寶...

  • 文章帆船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7期  作者:邵天柱 出版时间:1999-08-01
    关键字: 鄱阳湖 帆船 故乡怀 《都昌县志》

    都昌 邵天柱受聘主編《都昌縣誌》時,朋友送來幾張很能表現故鄕特色的老照片,其中一張,我尤喜愛,拍的是縣城港口南河頭的景緻。翠翠的山巒連綿著,從浩瀚的鄱陽湖裡,裁出一彎綠水,由之形成歸舟休憩的場所。倘僅是如此,倒不新鮮,希罕的是,港口泊著的十數艘船舶,是現今已不易見著的帆船。那如旗杆般聳立的桅檣,如卷席筒般橫臥著的帆篷,如龍舟般兩頭翹翹的船體,若干年前就已漸成陳跡,故顯出照片的珍貴來。迄今,每每從縣誌上翻看它,都不由得鉤起我對鄱陽湖往昔的許多遐思。早年,鄱...

  • 文章我父,念我母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3期  作者:羅致遠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先父先母 追怀思念 在台任职 父母婚姻 品行德性

    人, 先父常谓:「吾家虽乏钱财,然人多、眼镜多。」言下甚以为慰。以先母管教子女严格,亲友中遇有不易管教之孩童,常送来吾家, 先母管教一如己出,甚或更费心,常能收教化之功,认作义子、义女者亦众,亲友遂有罗家为「儿童乐园」之誉。先父记忆力强,于数字尤其专长;珠算更是高段,来台之初,常被推为代表中式算盘与日式算盘比赛,乘除绝不多让,加减则伯仲间。另亦稍谙相法,茶余饭后,常指点亲友趋福避凶。 先父母均系方城戏高手,取牌均只手摸不看即知,不要之牌一摸即置桌中不必拿回面前

  • 文章清末名將馮子材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譚國偉 出版时间:1994-09-30
    关键字: 冯子材 人物生平 名贤传记 往哲怀

    在滿淸王朝末葉的時期中,出現了好幾位富有韜略武功,忠公謀國的名臣和名將,得以維持滿淸苟延殘喘的局面。他們這一班就是會國藩、左宗棠、胡林翼、林則徐、劉永福、馮子材等。然而他們的進身,都是經過讀書,考試及第,以文官出仕,繼而由於時勢造英雄,而由文臣轉成為將兵的統帥,的確是文武兼備,才能夠當此大任。惟獨馮子材則不然,他沒讀過多少書,更沒有考試及第而出仕。他是靑年獻身軍旅,由一名小兵,從行伍而擢升到廣西提督。後來退隱之後,仍念念國事蜩螳,而盼有朝能重新執戈躍馬,...

  • 文章甲午百年怀邓世昌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魏彦才 出版时间:1994-12-30
    关键字: 邓世昌 甲午中日战争 往哲怀 周年纪念 人物回忆

    林永州、左宝贵等等,又怎能不败?这又一次的失败,留给炎黄子孙的创痛实在太深刻了,今天重温历史,是很使人感慨怆怀。二甲午战后由李鸿章一手泡制的“马关条约”是可耻的,但在朝鲜、辽东、台湾各个战场,也谱写了一支可歌可泣的悲壮曲,这里单道邓世昌殉国的忠烈:邓世昌广东番禺人,祖居现在的广州河南二龙街龙延里。原名永昌,从军后改为世昌。一八六七年十八岁考入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后先后任“海东云”、“振威”、“扬威”、“镇南”等舰管带(舰长),一八八七年奉命赴英国接回“致远

  • 文章懷念故鄉的啓示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9期  作者:馬雲斌 出版时间:2002-08-01
    关键字: 故乡发展 现代化建设 开放探亲 怀故乡

    浮梁 馬雲斌生我長我教我育我、偉大的故鄕啊!妳用甜美的水—香醇的米,養育我們長大。以禮義廉恥、忠孝信愛教導我們成人,深盼我們都能頂天立地來回饋您的偉大。在山坡新生地上,建造了一個江西省浮梁縣人民政府,和現代化的城市,可慶可喜,尤在這短短的十多年中,所見的盡是繁榮景象在快速進步中,是工業發展的社會、經貿建設起飛邁進、林立密集的高樓大廈、社區、機關、學校、體育運動場所、銀行商店市場,都已先後計劃開發完成,尤以道路交通工具日漸增多。譬如:羅家灣飛機場、景德鎭市...

  • 文章苦楝樹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3期  作者:張達騰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苦楝树 怀故乡 祖屋 大陆探亲

    ㈠記得是那年(一九八七)開放赴大陸探親,我先回到了汕頭,拜見睽違四十餘年,高齡已九十的老母親時,她老人家即囑咐:「也應該趕快回老家看看你出生的胞衣跡吧!」果然,我依命而行再回到了老家三河壩東文部塘唇,看見老屋已變成一片荒煙廢墟,原有右廂房頭一間,那就是我出生的地點,竟然生出一株如同屋樑般大的苦楝樹和滿地蒼翠如斗蓬蓋的姑婆芋(俗稱野芋荷,可替代保鮮包裝紙用的)這就我出生的胞衣跡嗎?頓時非常驚訝,不敢置信自己還未及百年身就先看見自己失落了的影子,怎麼不令人興...

  • 文章客家古鎮初印象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0期  作者:曾佑平 出版时间:2014-02-01
    关键字: 高陂古镇 返乡游览 回忆外公 往事追述 怀亲人

    (笔者笔名)从而失去了活水之源,至今常常感到无从入手动笔,这可谓是我成长中最大的一处败笔!尽管是日拜会的这位将军伯伯对我这位晚辈的一些乡土作品给予了肯定并予以勉励,但我仍为自己曾经错失了探索美丽乡土、感知人文魅力的「黄金时代」而甚为遗憾甚至常纠结其中。笔者三河笑(左一)等拜会大埔籍将领黄声云将军(左四,大埔光德人,原广州军区保卫部部长、海南省军区副政委此外,我之所以对高陂古镇心怀浓厚的兴趣,更是因为在很久很久之前,我的外公和我的父亲也曾经在古镇上奋斗、工作

  • 文章鄉村的味道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0期  作者:劉秀香 出版时间:2014-02-01
    关键字: 乡村 怀故乡 散文 乡情亲情 农村风貌

    乡亲们那个送农家菜,农家茨,农家杂粮,那个送甜粄、发粄、香甘醇的农家茶;盛情难却,其意是这些家乡菜和特产,让我不要忘记故土,不要忘记乡民,情意绵绵,铭记于心。祈望我带子孙常回家看看,看看家乡的变化。回来了,见面了,相聚了,开心了,知足了,是最真挚,最有人情味的「守信」(礼物)。「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因为我的根在乡村里深深地埋著,灵魂在乡村里行走。每当我走进乡村,看到那山,那水、那人的时候,我就想:只要有田野在,有土地在,有溪水在,有庄稼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