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山粉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鄉的肉圓子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7期  作者:於建勳 出版时间:1981-07-06
    关键字: 故乡 肉圆子 美食

    故鄕淳安,城也。确实名如其实,民风淳朴,社会安和,多田少,农产以产为多,如茶叶,玉蜀黍,油桐,杉木等为大宗,所谓肉圆子,那是家鄕方言,也是产中的一种土产,现在照一般讲,应该叫肉丸,子字那是方言中之语助辞而已。我说的肉圆子,不是现在城市所制所售的肉丸,而是故鄕未经开垦老中一种野生植物块茎的,方言叫乌芦,(不是蕨,)到了城市南货店,就叫山粉,恕我孤陋寡闻,把韮菜当大葱的人,对植物毫无认识,可是对山粉制作过程,变成席上珍馐,我倒是一淸二楚

  • 文章夢懷故園薯包香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8期  作者:聶雲軒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长汀薯包 擂钵 市场买薯 台中中薯 山药医效

    入药,其味甘美。但是野生药的根茎十分细小,产量也很有限,早已不敷需求了。咱们长汀鄕亲,如何把药移植田亩,发展成为一种健康食品的精致农作物,并且进而改良传统用食方法,擂成薯浆,做成薯包来吃,不得不佩服他们的聪明才智确实高人一等,而且人工栽培的药,除了比野生的硕大十数倍之外,也同样具有药效,实际上,现在中药舖里出售的药,多数都是人工栽培的。炰薯包的做法是首先将药薯放进水中,以破碗片或刮皮器刮去外皮,以淸水冲洗干净,然后用擂钵将药薯擂成糊状浆,是否加盐

  • 文章雲台眞葛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2期  作者:劉有銓  出版时间:1996-06-01
    关键字: 云台山 葛藤 药用价值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他仅需睡三、五日,待出一身汗,病就好了!可能他天生具有免疫性故也!惟独喜爱吃葛藤,对于鉴识葛粉眞假,他有独到本领,凡经他鉴定眞假后,无人能提出反对意见。考葛藤在医书上:属豆科植物,多年生蔓草,野自生或栽培,叶合三片小叶而成小形复叶,秋日排列赤紫色蝶形花,呈总状花序,果实绿色,为长而扁平之荚果,地下之根,供药用;含有多量淀粉;叶中含有腺素、天冬碱及面筋氨基酸……等;古来用为发汗解热之要药,治热性病、医口渴,有止呕及缓解头痛肩凝之效;亦有解肌、退热、生津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