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对话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應對時在語氣中應有之警惕和反省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4期  作者:王廷拔  出版时间:1981-04-06
    关键字: 语气 对话 交往 训话 警戒 谦和

    人,無法離開社會而獨存;故於爲人爲事,不能無應對;而在應對時,如不能適時適地,採取適當之語氣,每常開罪於人,而有不自知的情形,今特選出各種語氣,加以說明,以便在應對時,有所警惕和反省:一、訓話式的語氣 這種語氣,是長官對部屬,長者對子弟可用的語氣,絕對不可用於平輩之間,自更不可用於對上,實則不在必要時,訓話式語氣,仍以少用爲宜,如能改以訓導式、鼓勵式、報導式以代替訓話式,有時效果更大。二、責問式的語氣 這是人有錯誤時,非用這種語氣不可的時候才用,如因人因...

  • 文章曾国藩与慈禧太后几段对话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向隅  出版时间:1986-06-20
    关键字: 曾国藩 慈禧太后 对话 日记

    淸廷咸、同中興名臣曾國藩,其道德、文章和功業,言之者多,知之者衆,本來不須筆者再述。惟近讀「曾文正公手書日記」,內中一節記述他在平定洪秀全之亂後,前往北京入朝陛見情形,及其與當時執政者慈禧太后的一番問答,全爲白話文,至感眞切有味,亦爲極有價値之史料。特加錄載,以應本刋讀者。太平天國滅亡後,曾國藩仍在南京任兩江總督凡四年之久,在此四年中,曾氏只有剿捻匪時曾至山東一個短期間,其餘皆在南京坐鎭。到同治七年(公元一八六八年)九月,淸廷調他爲直隸總督,年尾到北京陛...

  • 文章四川民歌選輯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59期  作者:春明採集  出版时间:1967-07-01
    关键字: 四川民歌选辑 母女对话 噹噹鼓

    母女对话「妈呀妈!生庚八字开跟他!」「背时女,浪想嫁!毛转没得酒杯大!」(注)此歌流行川中各地。前两句为女儿所说,鄕俗男女定婚,须将生庚八字开与对方,开出生庚八字,即表示允婚之意。后三句为母亲答语。「背时」二字的一般涵义为不吉利,用以骂人,语气不重。「浪」意同「那样」,或即二字之合音。「毛转」即妇女头上所梳之「鬟」,「毛转没得酒杯大」,言其年龄尙小,未到出嫁之时也。母女对话,情形如绘。癞儿癞癞儿癞,爱打牌,半夜三更不囘来!鸡儿叫,狗儿咬,还怕是癞儿囘来了

  • 文章東北志士曹瑞麟與李承晚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柳根昌 出版时间:1976-02-01
    关键字: 李承晚 中韩关系 流亡建军 曹瑞麟 华懋对话内容

    老友相见,互敍衷曲,缅怀昔日的艰困,和今日的成就,其欢欣的心情诚非文笔所能描绘。当时中山忠先生在沪上为他们安排了三个庆祝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光复祖国大会(上海各界、三方面军和东北九省三市同鄕会)。至最后离别的席间,韩国志士们莫不依依不舍,热泪纵横。尤其是崔东午老将,哭得最为伤痛。在柳根周的笔底下,他描写这一幕充满革命情谊最感人的场面,眞是一篇中韩同志心灵结合抗敌复国的史诗。华懋对话民国三十五年春,李承晚博士自美遄返故国,行经沪滨途次,为表示钦敬与谢意,曾邀中山忠先生

  • 文章刘备三顾茅庐精彩对话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2期  作者:逍遙客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语言 三顾茅庐 精彩对话 《孟子》

    道理,孟子之能言善喻,真不愧为一流高手,不祗(只)文辞流畅、内容充实、说服力强,想要训练自己口才,多读孟子,不失为最佳途径。三国演义这本章回小说,很少人不知道的,其中我最欣赏的是刘备三顾茅庐这一段,三次去拜访诸葛亮,三次遭遇不同,其中的对话,精采绝伦无比,待某细细分析,你定会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话说刘备经徐庶的推荐,欲往隆中见谒诸葛亮,在未见之前,又从旁人口中得知诸葛亮其人不凡处,在到了卧龙岗前,风景气象果然不同凡响,「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潺飞石髓。势若困龙石上

  • 文章真話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3期  作者:鄧越南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童年无忌 真话 假话 爷孙三代对话

    鄧越南,七十七歲,老阜寧新港(今濱海)鄧圍人,寓居上海有年,著述甚豐,現爲上海社區刊物「霞光」主編。

  • 文章退將「和平之旅」許歷農會張志軍籲建軍事互信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00期  出版时间:2013-07-25
    关键字: 许历农 张志军 两岸关系 军事互信 对话

    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深化政治互信,加强良性互动,推动两岸关系全面发展。对两岸关系中的一些难题,大陆方面乐见两岸包括专家学者在内的各界人士开展交流对话,积极探索破解之策,并逐步累积共识。张志军指出,如果能够妥善解决好许历农提出的军事互信问题,两岸关系仍有很大发展空间,还可以为两岸民众带来更多福祉,他也希望这个难题早日解决。(联合报)

  • 文章奉和詩友暨雜感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6期  作者:曾一萍  出版时间:1992-02-15
    关键字: 诗友对话 感时抒怀 两岸关系 散文诗联

    一、答和區厚機學長七律元玉流浪香江同患難,關懷休戚見情眞,未酬壯志雄心在甫定驚魂惡夢頻;再造神州互慰勉,復興基地矢忠勤,和平奮鬥救中國,統一富强百福臻。二、奉和吳碧光敎授八十感懷原玉八秩韶光水樣過,身心彌健藝才多,請纓抗日値年少,解甲無田奈老何;幸有詩書勤寫作,才免歲月任蹉跎,河山一統丹青裡,同唱青天白日歌!三、答和宋子武敎授七十感懷原玉似電韶華七秩過,歷經戰亂鬢斑皤,辛酸苦辣俱嚐遍,雨雪風霜倍覺多;壯志未酬徒感慨,雄心猶在致中和,共除馬列行民主,萬里江...

  • 文章中美建立常规对话机制非常重要——专访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中心主任杰斐瑞、贝德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6、67期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人物专访 中美建立常规对话机制 对外关系

    已经进入隆冬的华盛顿冰天雪地异常寒冷,但中美关系则由于中美第二次战略对话在华盛顿的举行而再次升温,中美第一次战略对话都取得了哪些成果?第二次对话可望讨论哪些话题?中美双方建立这种常规对话机制有什么意义?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六日对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中心主任杰斐瑞、贝德进行了专访,请他就中美战略对话及中美关系谈了自己观点和看法。贝德曾在美国政府部门任职长达二十七年,在雷根、老布希、克林顿和小布希四位总统任内曾担任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助理、美国国务院中国处处长

  • 文章他鄉遇故知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8期  作者:胡秀榮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异国相逢 生活记事 人物对话

    北部,相距不过五小时的车程,但都因自己不能开车、行动受限制,大有咫尺天涯,难得见面之憾。只好常在电话上聊聊,希望有机会见面以畅敍离情。呤……一声电话铃响,划破了我俩的沈寂,拿起听筒,习惯性的哈囉一声。对方以略带鄕音的中国话:「李应庚是否在家?我是张民觉,是由麻州打来的。」我来不及客套,马上请老伴儿来接电话。听他们简短的对话:「好!好!那太好了,不过我得要问问孩子们,看那一个有时间陪我们去,再囘你电话。」挂下电话,老伴儿说明刚才的对话:「张民觉本星期五六日三天均住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