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宁海平调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东方绝技 宁海平调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8卷 第1、2期  作者:傳良 出版时间:2016-02-10
    关键字: 宁海平调 剧目 技艺 地方戏剧

    宁海平调原称「宁海耍牙」,属于「调腔戏」,是浙江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系宁波宁海县特有的一个地方传统剧种,始于明朝而盛于清代,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流行于宁海、象山、三门、天台、奉化一带。宁海平调(耍牙)属高腔系统的一个支派,其表演风格、特色、唱腔特点、伴奏手法均类似于新昌高腔,善于特技推出,它的唱腔既高亢粗犷,又轻柔婉转,具有浓郁的浙东地方特色和风韵。因该剧种多为宁海人组班,故称「平调班」,当地人称为「宁海本地班」,用方言演唱,行档整齐,文武皆

  • 文章宁海平调及其艺术特色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4期  作者:干富偉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宁海平调 折子戏 地方戏曲 传统剧目 戏剧演绎

    宁海平调是我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宁海、宁波、奉化、舟山等地。又称「宁海本地班」,在宁海北部则习称「调腔」。宁海平调的起源有二说。一说源于新昌调腔的「三坑班」,一说来自宁波昆剧的「甬昆班」。就其剧目与曲牌看,与新昌调腔较接近;但据一些老艺人回忆,自晚清起,不少艺人来自宁波的「五公社」(甬昆班「五座堂」,为既唱昆曲又唱调腔的班社),且宁海平调的演唱风格较新昌调腔细腻、平柔,其小丑的道白不用绍兴方言而用苏白,均为昆曲的特征。据此,可以认为,它是明末清初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