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宁海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浙江省宁海县全图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80-04-06
    关键字: 宁海县 地图

  • 文章宁海古城等四首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80期  作者:胡飛 出版时间:2000-11-10
    关键字: 宁海古城 河川 诗词

    宁海古城胡飞缑城位处海山间,水陆交通便往还。耕读渔樵俱乐业,时鲜佐酒最开颜。檀头山檀头山上受围困,强耐饥寒不出声。潜伏丛林三昼夜,安全脱险庆余生。(免酬)上梨山胡飞驱车驰骋上梨山,山外青山云雾间。襟带河川飞白炼,山中最爱是关关。知本温泉寻幽访胜不辞辛,荒野山村去问津。知本温泉汤质好,浣肤疗疾可回春。(免酬)

  • 文章国华宁海发电厂记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69期  作者:穆福樑 出版时间:2008-04-10
    关键字: 国华宁海发电厂 参观

    落了一场透雨,盛夏的余热一扫而去,天高云淡,秋风送爽,我们一行人驾车去宁海,参观一座新建大型发电厂—国华宁海发电厂从市区出发,一小时就到了目的地。刚办妥进厂手续,主人已迎了出来,握手寒暄,然后请我们坐他的车开始参观。在车上主人先作粗略介绍,宁海发电厂本期总装机容量为四台六十万千瓦燃煤汽轮发电机组,现均已投入运行,远期规划再增加两台一百万千瓦机组,到那时,宁海发电厂在浙江全省也算数一数二的大厂了。我从车窗往外看,此地背山面海,选址者很有眼光。依主人安排

  • 文章宁海方氏二烈女小传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9期  作者:陳嶽 周靜 出版时间:1980-09-06
    关键字: 宁海 方氏二烈女 靖难之变

    方正學先生:一家有四個堅守節操的人,爲世人所共知的,而其二個女兒的死,却沒有人知道,以前天臺縣有道的學者西軒王宗元,九十歲時,與石梁王君,計畫傳道,曾經提及:浙江義烏縣的山中,有位姓祝的年老太學生,他見到西楊大學士時,感嘆方正學先生二個女兒的死。當先生死時,均年尙未滿二十歲,她們就被捕了,經過淮水的橋上,相偕投河自殺,這種壯烈成仁的事,當時西楊先生想爲她們寫傳記,以留紀念少未完成,西軒爲王石梁君的屬下,由四川南部縣出巡至江西南康府去,所以亦未來得及與陳嶽...

  • 文章重修甯海縣志序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12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9-12-06
    关键字: 县志 序言 宁海县

    甯邑跟郡域百八十里,東北際大海,南幹諸山,蜿蜒相屬,實發脈於天臺,其間水深土厚,民俗樸魯,先賢自方正學外,它如葉西澗、舒聞風、胡梅硼、劉樗園諸先生,悉焜雉史册,俾後來有所矜式。唯轄地石田,太半率犖確不可治,民艱衣食,無知者遂習爲推埋昌翔,而莫知所警,有司治之,急則相率而入於海。盖自同治丁戍間以迄於今,民風不靖。剽掠之事,往往而有,以是號稱難治焉。啓泰於去年冬月,承乏斯邑,下車伊始,侦一二莠民,盡法懲治之,時間數旬,宵小屛跡,公事餘間,偕邑之士大夫,雍容揖...

  • 文章立德、立功、立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10期  作者:邵世榮 出版时间:1980-10-06
    关键字: 宁海乡贤 李士珍 革命奋斗史

    天臺靈秀毓耆英,德業勳華迥不群,一片純誠忠黨國,滿懷熱愛濟蒼生;革新警政推元老,培育青年播盛名,易學精硏窺奥秘,中興翊贊更蜚聲。左爲作者與李夢公於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六十八年度年會時合影寧海國大代表李士珍先生,號夢周,幼時聰頴,喜聽古人忠義之事,甫七歲,偶聞尊長講述鄕賢方孝孺義拒燕王草詔之命,被夷十族,卽淚瑩瑩,竟終日不歡,斯時先生對是非曲直之辨,卽已過人,而體悟忠良之士,躬蹈之念,遂由此啓迪焉。孝孺先生之名節固已輝映千古,然先生於獻身革命,致力敎化,...

  • 文章(劇談)寧波的京班戲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9期  作者:賀 鑄 出版时间:1967-10-01
    关键字: 京戏 戏曲 名伶 宁海澄清楼 常春恒

    民初寧波市區尚無舞臺建立之時,由江北岸外馬路寰海澄淸樓茶園,開演京戲。時余尚在稚齡,未嘗登樓觀賞;然其門外「寰海澄淸樓」五個大字,予我印象甚深。該樓係甬江天主堂房產,面臨三江口——甬江、姚江、奉化江合流之處——家兄仁康,常於觀劇後爲我述劇情及其演唱經過,並得獲悉主辦該戲園者爲同縣小港李姓、樂姓,想現正留臺之同鄕,如李光玉,樂嗣賢諸君,均係宗親,必樂道之。茶園演戲,規模相當完善。前文曾提及北平名角滙集之廣和樓,卽係茶園組織。及至「舞臺」興起,一般以爲過去茶...

  • 文章东方绝技 宁海平调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8卷 第1、2期  作者:傳良 出版时间:2016-02-10
    关键字: 宁海平调 剧目 技艺 地方戏剧

    宁海平调原称「宁海耍牙」,属于「调腔戏」,是浙江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系宁波宁海县特有的一个地方传统剧种,始于明朝而盛于清代,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流行于宁海、象山、三门、天台、奉化一带。宁海平调(耍牙)属高腔系统的一个支派,其表演风格、特色、唱腔特点、伴奏手法均类似于新昌高腔,善于特技推出,它的唱腔既高亢粗犷,又轻柔婉转,具有浓郁的浙东地方特色和风韵。因该剧种多为宁海人组班,故称「平调班」,当地人称为「宁海本地班」,用方言演唱,行档整齐,文武皆

  • 文章宁海平调及其艺术特色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4期  作者:干富偉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宁海平调 折子戏 地方戏曲 传统剧目 戏剧演绎

    宁海平调是我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宁海、宁波、奉化、舟山等地。又称「宁海本地班」,在宁海北部则习称「调腔」。宁海平调的起源有二说。一说源于新昌调腔的「三坑班」,一说来自宁波昆剧的「甬昆班」。就其剧目与曲牌看,与新昌调腔较接近;但据一些老艺人回忆,自晚清起,不少艺人来自宁波的「五公社」(甬昆班「五座堂」,为既唱昆曲又唱调腔的班社),且宁海平调的演唱风格较新昌调腔细腻、平柔,其小丑的道白不用绍兴方言而用苏白,均为昆曲的特征。据此,可以认为,它是明末清初

  • 文章甯海縣志今譯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12期  作者:周靜 出版时间:1979-12-06
    关键字: 宁海县志 历史沿革 概况 海防制度

    甯海縣城,共有二次遷址,開始在白嶠,後來遷至海游,到了唐永昌元年,才遷到今日的地方,城西接淸泉(淸泉山爲縣城主山),東到白嶠,南是環繞大溪,北部土地肥沃,廣濶阡陌,實是本縣最富庶的地方,可說據有一縣中最佳的地位,但在開始時城牆未建築,至明洪武時,只建一軍事政治機關,五個單位,各城作爲對外防禦機構,嘉靖間,邊民幫助日人爲盜,焚燬黃岩,蹂躪昌國縣,很少沒有被害的危險,於是林縣長大梁報請按撫,把縣城連續一千五百四十一丈(卽城周圍一千五百四十一丈九尺六寸),高一...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