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孟子共返回7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為學與思考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7期  作者:錢紹偉 出版时间:1982-07-06
    关键字: 学习 思考 孟子 中庸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友而远方来,不亦乐乎?」易曰:「盛德大业至矣哉!日新之,谓盛德;富有之,谓大业。」古人说:「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看。」便是日新又新的意思。我们既知力学的重要,对每一件事业,都要尽心力而为之,才有成功的希望。孔子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孟子说:「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为就是做,就是干,也就是行。没有行,就没有生命,没有历史,没有文化了。行本于知,必有眞知,方能力行,诚所谓「事非经过不知难」。眞知又须从力行来证明。我们求学的理想,在于

  • 文章校慶感懷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7期  作者:姚秀彥 出版时间:1998-01-03
    关键字: 杜甫 孔子 孟子 校庆

    多难兴邦」、「殷忧启圣」。「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出于孟子,伟大的志业和成就,都是从艰难中成长,不经风霜,那有参天之木,不经火炼,何来百炼之钢?这些警句不只是对知识分子的砥砺,也是对全国人的砥砺,不仅适用于战时,也适用于永远。「一成三户」是指少康中兴,有田一成;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代表抗战的决心,有此决心,有此志节,自能驱除寇仇,返回燕碣。不到一百字的校歌,呈现出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博厚。民族共同体的关怀、不屈的志节、致胜的信念、从容应敌的气度、锲而不舍的硏究

  • 文章(社論)從去年縣市長選舉看未來政治發展的走向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1期  作者:盧博文執筆 出版时间:1994-01-03
    关键字: 孔子 孟子 杜甫 校庆

    台灣省二十一縣市及金門、連江兩縣縣市長選舉,已於去年十一月順利完成,這是自民國三十六年我國行憲以來,歷次選舉中,競爭最激烈、方式最民主的一次選舉。因此,選舉的結果,也最足以代表當前民意的趨向與取捨。雖然這次選舉,各政黨候選人間,令人感到對政策性訴求較諸對人身攻擊為少,但在選民水準普遍提高的情況下,各參選政黨文宣訴求的主題,仍然是選民抉擇的重要參考與依據。至於各候選人在政策方面避免多所訴求,並甚少觸及政治敏感的話題,而與以往歷次選舉有著顯著的改變一節,其間...

  • 文章孟子新编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3卷 第1期  作者:楊國經 出版时间:1985-01-15
    关键字:孟子新编》 孟子 著作自序 目录 篇章分类

    先严国经先生字子衡,生于前清光緖二十二年,殁于民国五十六年,先从政,来台后,曾任杨梅高中国文教员。旋于师范大学讲授孟子专课多年。平日读书,于孟子着力最勤,亦颇多创见。因苦孟子一书之篇章错乱,字句乖误,而义理笼统,乃就原七篇文字,依孟子游历事蹟,发言地点,改编为「孟子十篇」,列为十表。每篇言论,又因其性质,分类索引,注明其为哲学、伦理、修养、政治、军事、教育、土地、农经、工商等类。于是秩序既正,纲目亦明,于学者之阅读稽查,尤多便利,允为千古创擧。且又剔抉其

  • 文章解答孟子三不孝中,未言明之二不孝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0期  作者:郭振武  出版时间:1993-06-20
    关键字: 孟子 思想文化 学者论述

    在父暴怒之下,死而不避。身既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4]此乃鄙补充赵岐之不足者二也。以上拉拉杂杂的写了一大堆,如有词不达意之处,尚望王东楚先生及方家不吝指正![1] 参宋朱熹「四书集注」、近人杨亮功等「四书今注今译」、胡疏寰「孟子本义」、成璞完等「今注四书读本」、「辞海」、「中国人名大辞典」、大陆版「辞源」。[2] 见宋元学案中之各学案。[3] 见孝经谏诤章、十五。[4] 见孔子家

  • 文章孟子一书中所看到的用人原则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4期  作者:成惕軒  出版时间:1977-07-10
    关键字:孟子 用人原则 取人方法

    編者按語:本文爲考試院成考試委員惕軒敎授,於六十六年元月九日,應中華民國孔孟學會之邀請在第一四一次學術硏究會之講詞。成委員學識淵博,見解精闢,故當時到會踴躍,座無虛席,玆特轉載於此,以饗鄕賢時彥。

  • 文章孔孟學説與 國父思想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4期  作者:王耀仁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孔子 孟子 三民主义

    政,闻其乐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孟子公孙丑)又曰:「仲尼日月也,无得而踰焉。……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论语子张篇)有若曰:「岂惟民哉,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孔子圣之时者也。」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之,景行行之,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

  • 文章必讀的古書——四書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7期  出版时间:1986-11-01
    关键字: 国学研读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四书」文字精简,寓意深远,记载的是孔子儒家论述。由「四书」各章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代宗师的行谊风范,也可以在简洁生动记述中,明白春秋战国学术勃兴的大槪,所以「四书」不可不读。「四书」是那四种书呢?「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前两者简称「学庸」,后两者简称「论孟」。它们本来不是在一起的,学庸在礼记裏,论孟是单行的,把这书编列一起称为「四书」的是宋代大儒朱熹。在朱熹注「四书」之前,提倡最力的是程颢,程頣两兄弟。他们说:「大学是孔门的遗书,是初学者入德的门径

  • 文章詠歷史人物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3期  作者:周冠華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庄子 孟子 温端政 荀子 鲁仲连

    李耳沖虛博大道圓純,玄著超超橐籥同。西出函關蹤跡杳,夭矯雲際一神龍。莊周漆園眞曠達,知足自無求。夢蝶浮生幻,化鵬萬里遊。保身循樸拙,抱道制虔劉。曳尾泥塗樂,至人物外悠。孟軻三遷機督育名賢,恢廓襟懷養浩然。不齒桓文卑霸道,盛稱宣聖致精虔。君輕民貴思何卓,學粹心純道益堅。歷聘諸候無可語,傳薪淑世有鴻篇。荀卿績學蘭陵叟,大醇有小疵。參天千古識,論性後賢疑。泝派沿洙泗,傳薪誤李斯。碩儒應不忝,淵博罕人知。魯仲連玉貌堂堂俶儻身,解紛排難振奇人。祗爲天下甘投海,義薄...

  • 文章孟子大义序——鄕贤文存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1期  作者:唐迪風  出版时间:1971-11-01
    关键字:孟子大义》 序文 学术研究

    愚生而不见父,幼而嘻游。及长,又不知请益贤师友。其在斯世,直一内愧神明之人尔,恶足以知孟子。然愚虽不学,宁能无言哉。吾闻吾族风化之原,倡自庖牺,历唐虞而三代,文质异数,举不越乎人伦。苟于人伦有遗憾,是虽功烈震寰宇,著述充楹橱,亦适为两间之稊稗。故人伦者,人之所以自尽其才,而为天地立心者也。愚读孔孟书垂四十年,赖先烈之灵,俾不终于迷而不复。审乎天下之乱,非众人之为也;一二予智自雄之士,不安于故常,而日骛于抉破藩篱,以逞其俄顷之私计,而天下之祸,乃相引而无

共72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