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唐人街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欧美唐人街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3卷 第2期  出版时间:2007-04-01
    关键字: 纽约唐人街 欧洲唐人街 中国崛起

    按:中国人在全世界五大洲分布于一百多个国家,据最新统计总数达三千五百万人。在美国纽约唐人街是最具历史也是最大的唐人街,但给人的印象是街道狭窄,拥挤小舖且脏乱,令人有难登大雅之堂的感受,但欧洲的唐人街因新移民成主力军,却塑造了中国的新形象。

  • 文章广东人与唐人街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 第108期  作者:廖榮瑄  出版时间:1999-12-31
    关键字: 广东人 美国 唐人街

    廖荣瑄(寄自纽约)在美国各大都市,都有「唐人街」的地方,尤其在纽约曼哈顿的唐人街,规模最大,遐迩知名,其次费城、芝加哥、波士顿、西部的洛杉矶、旧金山……等处,都有唐人街,而且历史甚久,是华人商旅集散的中心。我是旅居纽约多年的留学生,对纽约的唐人街(China Town)有深厚的情感,也有浓郁的乡土感,一到唐人街,顿觉置身在香港一般,巷头巷尾,遇见的来往人士,都是操粤语,特别觉得亲切,看见中文的市招,或与香港一模一样的餐馆,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喜悦、和振奋

  • 文章纽约唐人街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9卷 第4期  作者:廖榮瑄  出版时间:2001-10-31
    关键字: 纽约市 唐人街 广东人 美国社会

    注:▲纽市唐人街的茶楼—廖苏宝莲摄)纽约的唐人街(China Town),与义大利区(当地的人,称它为「小义大利区」),仅一街之隔,但各有特色,非常显著,做生意的方式,亦有很大的差别,彼此非常和睦,甚至彼此互相尊重,很少有不愉快情事。因为我中国人具有「德不孤必有邻」的传统美德,对任何族群,都能加以尊重,而意大利人更懂得尊重别人,他们有一句意大利谚语:「智慧是由听而得,悔恨是由说而生。」因此,意大利人不随便批评别人,也不随便批评政府或国家,已成为意大利人

  • 文章旧金山唐人街的鸟瞰㈠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梅友卓 出版时间:1973-03-01
    关键字: 旧金山 唐人街 华人华侨历史

    这个标题,看起来可算有点不合时宜,古旧而带点庸俗。现时代,擧凡报章或杂志,好像都找不到这种古旧的名词,金山唐人街这等名称几乎可以放到博物舘和夏鼎商彝争一日之短长。当然,我是年逾古稀半辈子在海外流浪的人,古旧和庸俗,正是我的写照,而且我有一个感觉,在一个世纪以前,华侨先进,抛家别井,冒着惊涛骇浪,乘着两枝三枝桅的帆船,经历将及两个月的航程,远赴陌生的新大陆,胼手胝走,以劳力去展拓自己的天地。「远赴异国,昔人所悲」,自古已然。况且内受淸政府视同「化外」的歧视

  • 文章僑委會開動員月會曹挺光講美國僑情

    来源期刊:《闽聲》 第7期  出版时间:1967-01-01
    关键字: 曹挺光 唐人街 考察 经济

    华侨社讯)侨务委员会委员兼参事曹挺光奉派赴美考察侨情三个多月,于近日返国,日昨在侨委会十二月份动员会报吿考察观感。曹委员首先分析所谓「唐人街」的特质,亦即分析典型的「华侨社会」的实况,他认为华侨社会系建筑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唐人街之特质系由中华文化所形成,唐人街充分保特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曹氏继综论近年华侨新兴力量的突起,此即指越过唐人街的生活而与美国社会混合一起的华侨,他们在科学,工商业及政治各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但他们亦有困难的遭遇及亟待解决

  • 文章紐約風情——廣東話、通天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9卷 第2期  作者:廖榮瑄  出版时间:2001-04-30
    关键字: 纽约 唐人街 孔子像 广东话

    如何,自可想像了。(注:费城唐人街—廖苏宝莲摄)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是纽约标志,也是观光的焦点,这座巨像,是法国工程师埃飞尔(Atcdandre Filbel)及法国名雕塑家巴梭底(Anguste Barthldi)尽毕生心血,自一八八四年动工,到一八八六年十二月廿八日,才告竣工落成,祂象征自由、独立。巨像基座鑴刻着:「法兰西共和国国民敬赠美国国民,这辉耀世界的自由女神,是用以纪念美国的独立,及两国间的同盟和不变的友谊。」二当年

  • 文章歸心日夜憶江南

    来源期刊:《浦東》 第66期  作者:楊乃藩 出版时间:1991-11-15
    关键字: 江南 探望女儿 渥太华 唐人街 交通 经济发展

    环境与故鄕依稀相似的台湾,也远隔重洋,可望而不可即。除了自己家里几个人外,眞是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举目言笑,谁与为欢,其寂寞孤独,是难以形容的。然而,居空谷者,闻足音跫然则喜。渥太华虽然仅是一个人口不过三十余万的小城,但近年来由台湾、香港、越南来的中国人,却为数不少,而且方兴未艾。三十年前我初次到渥太华时,只有一家老华侨开的小店,卖中国杂货。现在,这里的唐人街,已经颇具规模了。每星期六是周末,女儿不上班,孙女不上学,开车去唐人街,是必然的功课。女婿

  • 文章旅美散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4期  作者:林喆  出版时间:2002-10-01
    关键字: 旅行 旧金山 唐人街 洛杉矶

    高低起伏,更予人以俊丽多姿,独特脱俗的感觉。旧金山是加州的第三大城,人口约八十万,长久以来,市区的变化不大,但华侨社会在质与量方面和以前有很大的差异。有革命之母之称,一向支持国民政府的老侨们,在五月初就有三个社团改弦易辙,换挂了五星旗。他们认为目前在台湾仍称中华民国的领导人,根本不承认是中国人,而让他们来效忠不认是中国人的政府,难矣!无怪乎侨委会要把他们归类了。然而这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长此以往,侨情可能会有更大的变化。目前位于唐人街的「国父纪念馆

  • 文章伦敦唐人街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劉冠常 出版时间:1972-09-01
    关键字: 伦敦唐人街 华侨 生意 街景动态 发展沿革

    一、沿革伦敦之有唐人街,早在若干年前,已有形成,原始的地方,系伦敦巿东区EAST ENT的西印度码头街WEST INDIA DOCK STREET,其设在的时间,无从考究,后来该区一带之房屋,残破缺落,有失巿容,被巿政府命令拆除,从新改建,处在该区之店舖,固然要遵令迁移,而生意亦一落千丈,原在唐人区设店营业之华侨,纷纷迁移到巿中心之西区WEST ENT苏豪区SOHO其街名就叫GERRAD STREET,此是今日之伦敦唐人街了。二、苏豪区的情况谈到伦敦苏豪

  • 文章「唐」與我中華民族的淵源及其影響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5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5-05-25
    关键字: 历史渊源 唐服 唐瓷 唐人街 唐代历史 唐代名人

    政绩斐然。故至今文事武功,懋绩风尙,不仅犹为国人津津乐道;即国际仍多相沿称我为「唐」不改。外人多称我华侨为「唐人」,称我语言为「唐话」,称我服饰为「唐装」,称我习俗为「唐俗」……称我华侨聚居的街市为「唐人街」,(以美法等国唐人街为最著)称我华侨聚居的城市为「唐人城」,(以越南称堤岸唐人城为最著)不一而足。历千三百余年,递嬗十余朝代而称不替。「唐」与我渊源之深,影响之大,在我们历史上可谓光芒万丈,最为突出,予我炎黄华胄留下永垂不朽的光辉。至于后唐与南唐,均系局部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