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参军回忆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簽名參加靑年軍的回顧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8期  作者:朗甫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参军回忆 朗甫

    一寸山河一寸血 十萬靑年十萬軍效法班超投筆去 四川萬縣當大兵民國三十三年日本軍閥攻進我國戰時首都——重慶的背後,貴州獨山吃緊,全國人心惶恐不安之際,政府發動了十萬知識靑年從軍運動。當時的我,還是大學一年級的學生;正在湖北省政府所在地——恩施,湖北省立農學院就讀。有一天,湖北省籍教授沈剛伯先生前來本院演講,鼓勵知識靑年效法班超投筆從戎精神,踴躍參加靑年軍的行列。就在這種情況下,爲了挽救國家危急命運,熱愛家鄕,乃毅然決然的簽名從軍了;從此眞正的穿上軍服,成爲不...

  • 文章父子兵

    来源期刊:《蕭縣文献》 第3期  作者:鄭鐘麟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随父参军 回忆父亲

    日本侵略中國,抗戰八年,我與父親並肩作戰四年,共同在軍中生活一千多個日子,我竟失去了敬愛的父親。幼年的我在戰爭中成長,也使我學會堅强,走出人生應走的道路。我曾經在報上,讀過幾篇有關小兵的文章,他們當兵時年齡都比我大,我當兵那年只有十二歲,是一名小之又小的小兵。民國二十六年日軍第三、九、十一師團,另有一個機械部隊、空軍飛機,分五路進攻徐州,攻破蕭縣縣城。我們一家四人,祖母、母親、父親和我,逃到鄕下姑母家避難。父親是由部隊回家探望生病的祖母,聽說服務的部隊打...

  • 文章八千里路雲和月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7期  作者:王臨泰  出版时间:1986-02-15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报名参军 敌机轰炸 往事回忆

    戰幹二團的誕生中華民國二十七年農曆正月十九日。雨雪霏霏,北風凜冽。徐州中學的校門前,人潮擁擠。這眞是空前未有的現象,破曉辰光,一片灰濛,怎麽會有這樣多的人湧到這兒呢?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有的穿着棉褲棉襖,有的長袍大褂,有的西裝大衣,還有一些翻穿老羊皮的……形形色色,各路英雄好漢,少說也有一兩千人。原來,這些人都是前來報名參加「抗敵靑年軍團」的——這個團不久便正名爲軍事委員會戰幹第二團。(註:幹二團同學會尙在臺灣者,有程傑慷敎授、韓其澤中將等一百二十餘人。...

  • 文章敬仰大賢與崇拜英雄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0期  作者:張晴光  出版时间:1990-08-01
    关键字: 抗战参军 往事回忆 于右任 人物纪念

    民國十六年北伐軍解西安之圍後,中國國民黨縣黨部成立,並利用暑假各縣創辦黨政講習班,我由縣立高等小學畢業,參加受訓,印像最深的是 總理孫中山先生講的兩句話:一是「革命青年應立志做大事,不做大官」。一是「革命的基礎,在高深的學問」。民國二十年「九一八」事變、日本侵佔我東北,遂毅然入伍當了兵。原以為當兵上戰埸,面對面殺敵就是做了大事。入伍後才知道,兵要服從班長指揮殺敵,不能自由行動。以後更領會到,軍人一級一級的皆要絶對服從直屬長官的命令。但問題發生在若遇低能怕...

  • 文章回國從軍憶往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3期  作者:郭添發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回国参军 新加坡华人 抗日时期 部队生活 纪实回忆

    抗日戰爭,進入第三年時,旅居新加坡的華人社會,掀起了一陣陣回祖國從軍的熱潮。年輕人熱血奔騰,在「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之理念下,青年人於是放下書本,放下工作,紛紛投向祖國懷抱,參加抗日行列。當時桂林軍校分校,在星招生。西南運輸處司機奇缺,也在星號召,請司機回國參加抗戰行列。黃埔一期李良榮將軍,在閩發出號召,透過新加坡華人社會領袖陳嘉庚先生,登高一呼,閩藉有志青年回閩參加抗戰行列,比比皆是,何去何從,一時感到難以選擇。於是我就請教鄭老師,他不加思索的說:「回...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