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压岁钱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爆竹迎新年 闲话压岁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4期  作者:桂心儀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压岁钱 传统习俗 货币演变 压岁钱由来 宁波习俗

    压岁钱」为我国古老传统之一,堪称是节俗的「特产」。㈠钱钱是一种货币。货币起源,上溯龟贝,次用粟帛,《诗经》中还有「抱布贸丝」的说法。金属发现,刀、布风行,继改圜金,又变方孔圆钱,终则机制银铜币。钱,最早是农具之一,后成通货,本义就湮没了。《国语·周语下》:「景王二十一年(公元前五二四年)将铸大钱。」这里的「钱」才是指铜铸币。汉王莽称「钱」为「泉」,一度「泉」「钱」同义。战国时代铸钱作刀形或铲形,称「钱刀」、「钱布」。也有圜形的称圜金,据查最早出现于燕国

  • 文章分岁·守岁·压岁钱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6期  作者:榮坡  出版时间:1992-12-01
    关键字: 春节 除夕 分岁酒 压岁钱

    岁未晩上,春节前夕,叫除夕,又称除夜、大年夜。是『月穷岁尽之日』,有除旧换新之意。唐太宗李世民《除夜》诗"『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杜审言也有『季冬除夜换新年』句。唐朝开元年间,史青在唐明皇面前五步成诗咏除夕:『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比历史上著名的曹植七步诗还快。自古以来,除夕的旧俗很多,主要有分岁、守岁、分压岁钱等。苏轼《岁晩三首序》:『岁晩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这些民俗至今尙在民间

  • 文章压岁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2期  作者:卜昭祺 出版时间:1981-02-06
    关键字: 压岁钱 制钱 传统民俗

    压岁钱」一词,大家耳熟能详。尤其到了春节小孩们对这一词更是敏感。俗谓:「钱能通神」「有钱能使鬼推磨」,意指金钱万能。事实上钱绝不可能与鬼神交易。不过以钱压岁,在我国民俗中可谓其来有自,自然说来话长。话说我国民国纪元前民间通行之货币中,有「制钱」一种。所谓制钱,铜质圆形,每枚一文,是货币中的基本单位。因其中有方孔,故有「孔方兄」之雅号。民间旧俗,每到除夕岁首,长辈惯以红绒线贯穿制钱百枚,名之「压岁钱」,交付小儿小女收存,盖取长命百岁之意。小儿小女收到这

  • 文章厭勝錢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1期  作者:俞志慧 出版时间:1997-07-10
    关键字: 厌胜钱 压岁钱 古钱币 饰物 赏玩

    厭勝錢又叫「壓勝錢」,俗又稱「長命鎖」、「一物降一物」,係舊時小孩子佩戴的飾物,鑄成錢幣形式,民俗信仰中認爲它能袪邪致福,故得名「厭勝錢」。趙宋《宣和博古圖》記載:「厭勝錢有五、一體之間,龍馬並著,形長而方,李孝美號之曰『厭勝錢』。」這種民俗信仰器物至遲在漢代卽有鑄造,有的正面錢幣上鑄有文字,大多係吉祥語,如「千秋萬歲」、「天下太平」、「去殃除凶」、「吉祥如意」、「富貴滿堂」、「子孫吉慶」、「長命富貴」等字樣,背面鑄有十二生肖、龍鳳龜鶴、麒麟、雙魚、龜蛇...

  • 文章冬日偶拾

    来源期刊:《浦東》 第27期  作者:隨波 出版时间:1982-01-15
    关键字: 压岁钱 打气袍子 乡思忆旧 子孙桶

    一、压岁钱新春期间,压岁钱红包充满于儿童世界里,是由长辈给予的利市钱。(香港人称「利市」,前几年我到香港,去京都念慈庵谢老板家拜年,谢老太太也给我一个银元硬币「利市」,以六十岁老儿童收到压岁钱,引为一大乐事,至今还珍藏留念。)此风由来已古,是在通用制钱时代,除夕以百枚制钱用红绳串连,取百岁吉兆。除此之外。还予小儿女以果盘,谓之压岁盘,系依据古籍「除夕,内司意果局,进呈精巧消夜果子合,合内簇诸般细果及市食」的由来,不过近年来已不流行,从记忆中倒是上海高级

  • 文章帝鄉話年俗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4期  作者:劉逢吉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帝乡 年俗 年年有鱼 饺子 压岁钱

    吉祥,专门把糖、苹果、花生等象征吉祥的东西包进饺子里盼个好兆头,有的还专门洗一枚铜钱包个饺子,谁吃到了这个饺子就说明谁这年最有福气。吃饺子也有讲究,正月初一吃,叫「更岁饺子」象征团圆。现在虽仍是初一吃饺子,但大家爱吃啥就包啥,花样越来越多,饺子里包钱不卫生,就包一片苹果、花生、果仁等。让孩子们吃了富贵吉祥,健康欢乐。(四)往年压岁钱要用红线缝枣南乡下有一种年俗叫给压岁钱。孩子们最盼过年,过年有新衣穿,还有装着压岁钱的红包。过去小孩给长辈坐在堂屋正中间,孩子们

  • 文章故鄕憶舊之六(二)童年舊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65期  作者:方永施  出版时间:1991-11-20
    关键字: 跳高 压岁钱 放风筝 黄梅雨 射弓

    三面或四面揷,不可倒向一边,踢起来,长鸡毛上下翻飞,很有劲,如找不到长鸡毛,就用短鸡毛凑数,同样可以用,比较不太美观,此种毽子,可以一再的用。另外一种是简单型,用一张纸,四围剪成毛条,中间包了硬币,在包裹处用绳子一扎,就成了一个毽子,此是临时凑合,不能持久,很易破碎,用一次就不要了。踢毽子的花样很多,有踢、跳、踩、扳、蹄、偸、箭、歪头、上额等等名堂,其方式也很难写出,祇好从略。三、春天的玩乐新年里,小孩子拿了压岁钱,到崇安寺去吃喝玩乐,也顺便带囘一些玩具

  • 文章压岁钱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71期  作者:安陽山農  出版时间:1984-01-20
    关键字: 压岁钱 农历新年 传统习俗

    一年容易,又是腊尽春囘,农历新年到了。我国传统习俗,在这农历新年,亲朋好友,少不了要往来拜年,在路上碰到了熟人,也要相互应酬道贺,说一声「恭禧发财」,预祝一年的如意吉祥……。有小儿女的人家,还要互相交换「压岁钱」,大家发给对方的孩子们,便成为农历新年每家都有的常事了。「压岁钱」原是岁尾年头的节物,由于我国旧时的习俗,每逢除夕岁首,长辈给予小儿女们的,是以红头绳(旧时妇女扎发髻用)穿着制钱(铜钱中有一方空,所以能穿,故又称「空方兄」,现在古董店、旧货摊都有

  • 文章憶江南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35期  作者:柳絮 出版时间:1968-10-10
    关键字: 故乡民俗 往事回忆 乡音乡情 挂喜容 压岁钱

    六十八、挂喜容每届新年,继承之长房,于除夕日悬先世遗像或族谱,高、曾、祖、考、序列以示子孙;男为淸装,女则明服,绘制精致,色采历久不变,每日供奉茶点、酒馔,亲友往拜年者,必先拜祖,方不失礼,至灯节后始吿撤除。先人像,历代挂堂前,纬帽朝珠肃,凤冠霞帔色颜姸,每日供斋筵。六十九、压岁钱旧历除夕,长辈给予后辈压岁钱,过去为铜钱,以红蝇贯穿,每串百枚;后为银币或铜币,用红纸包之,致于枕旁,新岁买玩具、爆竹、或储作衣帽之需。儿孙乐,赏赐满衣囊;索贯孔方箱上系,纸封

  • 文章回憶與懷念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6期  作者:黃統鑄 出版时间:1982-06-06
    关键字: 浙江省永嘉县 元宵花灯 淸明祭祖 年糕 压岁钱

    小条块,放在水中保存,历久不坏故名,用油菜炒水浸糕,味鲜滑可口,家鄕佳肴也。压岁钱,压岁灯,分岁酒。分岁酒即团圆饭,在除夕擧行,阖家团聚,平安快乐过年,吃了饭;长辈给儿孙红包,但儿子已成年做事,则要给父母红包,以示孝敬,我记忆里的红包是铜元十五个或银角子一个,若银圆一元则是大红包。我的祖母每年必在我手里塞一个红包,印象深刻,至今不忘。孩子们吃饱穿暖,身怀多钱,暖呼呼,喜洋洋,大家忙点压岁灯,以腊烛揷在黏土塑成或蕃薯切成的灯台上,米桶钱柜水缸点一盏,长年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