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冬笋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談談「龍游」的名產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卷 第7期  作者:笠父 出版时间:1972-07-30
    关键字: 龙游名产 冬笋 小辣椒 银丝米粉干

    冬笋——为龙游唯一的名产。但冬笋系每隔一年大产一次,名之为冬笋大年。并留养十分之一、二为竹娘;小年(即次年)则以留养嫩竹为制纸之原料为主。「旧法制纸,即制南屛纸(吃水烟燃火之纸)或油燥纸,(质极粗燥包扎重物之用)民国十三年始有浙江官办之龙游造纸厂,设于南鄕之『岭脚』,近沐尘区。」迨至第三年,仍为冬笋大年。如此轮转,则产荀、养竹、造纸,能兼筹并顾生生不息!惟笋、竹、纸之产量,均属于南鄕之灵山、溪口、庙下、沐尘四鄕内最丰富之出产;北鄕以产米为大宗,东西两鄕之竹笋

  • 文章竹與筍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7期  作者:呂鈞 出版时间:1981-07-06
    关键字: 竹子 冬笋 植物 毛竹 嵊县

    的输出完全靠竹筏作为水上主要运输工具,另外偏僻山鄕也有利用毛竹修盖房屋的,现在都市的高楼搭鹰架,毛竹是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河川防止河水泛滥,也有利用竹篓装石块堵塞河岸堤防的,毛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极重要的地位。笋是毛竹鞭枝节所产生的,未露出地面以前是冬笋,笋壳是黄色,我们嵊县鄕间,农历年前,农友们挖掘出来的冬笋送到市面上去出售,作为酒蓆调和羹汤无上珍品,其味极鲜美,我们虽在冬笋产地的家庭,平时也难得吃这些食物。到淸明以后,天气和暖,冬笋露出地面,称为春笋,到

  • 文章冬笋(时令佳肴)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2期  作者:李月桂 出版时间:1974-02-25
    关键字: 冬笋 命名由来 烹调方法 故乡美食

    时届入冬,饭热菜香一刻,每每触景生情,终是禁不住自然而然的想念起家鄕的冬笋来。原因是在我家鄕浙江黄岩,冬季时节,平日家常饭桌上,终少不了这一道珍美的冬笋名菜助餐。如今身在异地,心在故鄕,不免黯然情伤。冬笋,本名黄笋,一般也叫竹笋。所以命名黄笋的由来,说亦简单,系依据出产地是在「黄土山」。该处位置在县城外之正北鄕,出北门过浮桥约十五余华里可达。抗战前有省道公路纵贯县城,由本县至临海方向,黄土山是必经之处,该处山地并不高峻,大多平坦可行。且因其山地土质,又大

  • 文章趣味與智識

    来源期刊:《闽聲》 第2期  作者:仰靑 出版时间:1966-08-01
    关键字: 武夷山 茶叶 福州温泉 冬笋

    邦,文风素盛;在昔太平日久,都人士对于飮食一项,甚为讲究。加以山珍海错,出产丰富,烹调材料,伸手即得。是以闽菜之声誉,盛传于全国之各大都市。大宴如此,小食尤精美绝伦。兹擧其较著者如下:千层糕、八果芋泥、陆之山东粉、鱼丸、卤面、葱肉饼、猪油糕、阿焕鸭面、二桥亭元霄丸、花生糕、鼎日有肉松、寳来轩咸炒味、虾酥、蛎饼、菜头饼、五和瓜子、柔鱼蒜酱、烧饼、礼饼、羊肉面、苏苏卤鸭、世利炒花生。福州优美之山海产物甚多,兹择尤列左:海蚌、西施舌、黄螺、福桔、冬笋、花菰、竹蛏

  • 文章端出拿手菜——老燒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50期  作者:元公  出版时间:1998-12-20
    关键字: 老烧蛋 家常菜 冬笋

    中國地大物博,而我無錫更是有名的魚米之鄉。由於地濱太湖,土壤肥沃,寒暖有定,時序不爽,生產的蔬菜瓜果等物多具含甜、嫩、脆、爽、香、美的素質。太湖中的魚蝦更是種類繁多,鮮美無比。豐富的物產使我發展出獨特精緻的「食的文化」。即使是普通平凡的豆腐、百葉也能做出令人回味無窮的滋味,這些祖傳的手藝是我鄉親走遍天下引以自豪的。本刊特闢「端出拿手菜」專欄與同鄉共饗,歡迎踴躍賜稿。——編者按

  • 文章家鄉的筍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7期  作者:阮煥章 出版时间:1975-07-30
    关键字: 浙江省绍兴市 毛笋 味鲜无比 淡笋 鞭笋 冬笋

    直到八月中秋后,冬令季节,毛竹园中,即有笋尖微露土面,即是粗枝短段『冬笋』来临,天寒不全枝长出土外,传闻为孝子孟宗,受后母嗜笋,责寻笋枝而哭生出来的,雪天寒冷,故无长枝生成。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