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侗族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侗族的「赶坳」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9卷 第5期  作者:舒舍  出版时间:2003-10-01
    关键字: 侗族 赶坳 对歌

    茂樹蒙聳綠錦屏,坳頭笑語雜歌聲,佯撐花傘半遮臉,暗向知音許定情。

  • 文章鼓楼的儿女——侗族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6期  作者:李旭 出版时间:2002-04-10
    关键字: 广西侗族 侗族鼓楼 风俗习惯 侗族婚礼

    鼓樓是桂北侗族人的精神堡壘,也是宗族情感凝聚的圖騰。廣西三江的八協鼓樓樓高九層,直插雲天的氣象,彷彿召喚著族人。鼓樓前的侗戲坪,共聚群議。光是在三江一地就有一百零八座這樣的鼓樓。

  • 文章高阡個族鼓樓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2期  作者:王竹軒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高阡鼓楼 从江县 侗族 建筑历史

    高阡鼓樓在貴州從江縣城西北五十九公里高岑鄉宰養寨中,始建于清代雍正年間(一七二三—一七三五)嘉慶年間和光緒年間維修過兩次。鼓樓為六金柱穿斗,直至十五層,外立擔柱十二根呈放射形。從底層往上,用瓜柱逐層收剎,十五層頂端覆蓋兩層六角翹擔樓冠,立面為十七層,高二十餘米。平面為正六邊形,占地面積八十八平方米。為多垂密擔攢尖頂木結構。鼓樓上安放木鼓一個,鼓長一·七米,鼓面徑二十八厘咪;鼓皮一頭為牛皮,一頭為馬皮;鼓由「寨佬」執掌,若有要事聚議,須擊鼓呼告。平時為個寨...

  • 文章為我族招魂的哀歌——梁全威油畫作品序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3期  作者:王林 出版时间:2008-02-06
    关键字: 梁全威 油画个展 作品序言 侗族

    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和资讯网路化所带来的文化变迁,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农耕文化形态,在势不可挡的工业—后工业文化冲击下正面临着灭顶之灾。当梁全威在作品画出侗族女教师上穿民族服装,下穿时髦白裙和红皮鞋的时候,画家已无可奈何。即便他惋惜、留恋,他也知道这种惋惜与留恋,并不能改变生活潮流。他笔下的侗族老人想重新兴起听侗歌的热潮,但也只能顾影自怜,抱著录音机听那些为旅游者准备的音带与光碟,而当年他们坐夜行歌之时,乃是对着自己心仪的情人,燃烧着欲念与渴望的烈火。作为侗族画家的梁全威

  • 文章少數民族觀點中的多數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3期  作者:李顯虎 出版时间:2008-02-06
    关键字: 梁全威 油画个展 侗族文化 艺术特点

    油畫的風行,自有它的優越條件和淵源。大概在五百多年前,荷蘭的名畫家曼.艾克先生首先把油性塗料,應用在布質畫紙上,獲得了優越的效果。由於所使用的材料容易使用,畫具別緻,作品具有多次方的平面立體綜合效果。所以迅速傳播開來,普遍為人所樂用,以滿足硏究創造的願望和樂趣。目前油畫在貴州發展蓬勃,造詣高士頗多。而貴州何時傳入油畫,何人製作第一幅油畫,這份歷史記錄,希望有識方家為文,讓鄉親們有知的常識,以免與人論及是項藝術時啞口。編著

  • 文章一個藝術實踐者的文化反思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1期  作者:顏芳姿 出版时间:2006-01-28
    关键字: 艺术实践者 文化反思 往事回忆 侗族

    您听说过侗族吗?侗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贵州、湖南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毗邻的地区,其中以贵州省东南的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主要的聚居地。侗族源于中国古代百越的一支,侗族人善于稻田养鱼,且从事林业,以种植杉木著称。贵州黎平、从江人的侗族人自小都学唱侗歌,侗歌成千上百首,侗乡因而被誉为「诗歌的海洋」。梁全威,他就是来自贵州从江的侗族人,也是台湾的女婿。故乡的改变使他不断地反思变迁的过程中侗人的精神面貌何去何从,并借由画作唤醒侗族人自觉地看待本民族文化的失落,从而引发文化再生

  • 文章祝賀梁全威先生在清大藝術中心的展覽取得成功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1期  出版时间:2006-01-28
    关键字: 梁全威 贺信 青年画家 侗族

    多才多艺的青年画家梁全威先生以饱蘸情感的笔触和色彩,描绘多姿多彩的侗家生活,画出了一批颇有深度的作品。作为侗族的一员,他从贵州大山里走出,到四川求学,尔后远走澳大利亚,又长期生活于台济。大千世界纷繁复杂,世界风云瞬息万变,梁全威先生在生活的磨砺和中西文化的普遍接触、对比中,深感侗族文化的流失,农民生活的难苦,因此有感而发,画出了这样的由衷感悟的作品。我深信读者在欣赏他的作品的同时,聆听到他那近乎呐喊的心声。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一级美术师 沈福馨

  • 文章為我族招魂的哀歌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5期  作者:王林 出版时间:2010-02-13
    关键字: 侗族文化 梁全威 油画作品 序文

    带来的文化变迁,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农耕文化形态,在势不可挡的工业—后工业文化冲击下正面临着灭顶之灾。当梁全威在作品中画出侗族女教师上穿民族服装、下穿时髦白裙和红皮鞋的时候,画家已无可奈何。即便他惋惜、留恋,他也知道这种惋惜与留恋并不能改变生活潮流。他笔下的侗族老人想重新兴起听侗歌的热潮,但也只能顾影自怜,抱着答录机听那些为旅游者准备的音带与光碟,而当年他们坐夜行歌之时,乃是对着自己心仪的情人,燃烧着欲念与渴望的烈火。作为侗族画家的梁全威,清醒地意识到我族文化

  • 文章我对百越及其后裔侗族的认识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9期  作者:韋福成  出版时间:1994-01-20
    关键字: 百越 百越文化 后裔 侗族 学术文章

    在牙雕工艺品上。这类作品比较完整者共出土六件,一件为双鸟蠂形器,五件为立体鸟匕,此外还有双鸟纹匕等。这些遗物证明鸟纹雕的共同特点是用料讲究,刻工精细,想象丰富,设计奇巧,其娴熟的刀法、严谨的画风,取得了工艺上很大的成功,我们把它看成是原始越人鸟图腾崇拜的某种标志。四、百越后裔—侗族的探讨在百越民族中,最为著名的有句吴、于越、东瓯、闽越、南越、西越、骆越、山越、及台湾的越族(高山族)等。由于篇辐有限,不加赘述,仅就百越后裔侗族提出探讨。侗族是古越人的后裔,是属于

  • 文章代邮《百年侗族诗歌选》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7期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征稿通知 《百年侗族诗歌选》 黔东南分组

    各县文厅局及侗族诗友:你们好!我们侗族地区被誉为诗的家鄕,歌的海洋,回顾二十世纪,是侗族社会翻天覆地变化和人才辈出的世纪:一方面,一大批侗族优秀青年冲出山鄕侗寨,走向全省、全国,甚至世界;另一方面,涌现了一批诗人,他们创作的诗歌成为伟大祖国诗坛群芳中的重要组成部份。为了典阅二十世纪侗族诗歌的辉煌成就和重大贡献,以及促进侗族诗歌在新世纪新千年获得更大的发展与繁荣,根据《百年侗族诗歌选》征稿通知精神,拟此通知:一、组织成员:《百年侗族诗歌选》由吴跃军、杨进铨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