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伦理道德共返回2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政治論壇)何謂「老而不死是為賊」?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3期  作者:盧博文 出版时间:1994-07-03
    关键字: 孔子 伦理道德 气度

    中国为礼义之邦,中华民族更是讲求伦理道德的文明民族,以儒家思想为中国文化之主流,伦常观念,牢不可破。所谓伦常,简单言之,就是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也,是为五伦。所谓「君臣」者,乃为长官与部属,上级与下级的从属关系的代表称,并不必拘泥于文字。在今日民主社会中,包括范围极广。用在政治方面,总统、院长、部长等而下之以至于科长、科员等等;用在企业方面,董事长、总经理、经理、专员等等,以此类推,都是上级与下级的从属关系,都包括

  • 文章弟子規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7卷 第5期  作者:管季  出版时间:2011-10-01
    关键字: 《弟子规》 蒙学 伦理道德

    弟子规》是传授伦理道德的蒙学读物,影响最为广大的一本书。自清代开始传授以来,几乎没有任何一部蒙学读物比它更为风行,在清代,许多地方政府都会飭令所属州县,将《弟子规》列为私塾或义学的童蒙必读书籍。作者李毓秀,字子潜,清代山西绛州人。从党冰壑游近二十年,精研《太极》、《西铭》之说,是一个理学家。生活在康熙年间,八十三岁时卒。本来他只是一个小小的秀才,但因撰著了《弟子规》,死后他的牌位也被供奉在绛州先贤祠。《弟子规》原名《训蒙文》,经贾有仁修改之后,才改易

  • 文章憶家鄕清明掃墓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2期  作者:陳育柱 出版时间:1978-07-01
    关键字: 清明节 祭祖 伦理道德 扫墓事宜

    生前行谊,勉励族人孝、悌、忠、信、克勤、克俭的道理,做人过日子等……仪式简单而隆重。祭事完毕,八人一伙席地而生,把带来的大荟菜、咸饼子(烧饼的一种)分而食之,人人有份。不过美点佳肴总是由长辈享受,在我童年的小心眼里觉得有些奇怪!什么老是长胡子的吃好东西,年轻人虽垂涎三尺,亦只有看的份,到长大以后,才聆悟到在旧社会里,处处尊敬老人,是伦理道德的最佳表现!」忆在家鄕淸明祭祖是那样隆重庄严,而今社会进步,对祭祖草草行之!尤其在大陆上不用说祭祖,连祖宗的墓亦早已坦平

  • 文章孝親 兄弟睦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6期  作者:胡榮祥 出版时间:2001-11-01
    关键字: 孝道 父母子女 伦理道德

    吉安 胡榮祥爲人在世不可不知其孝,蓋雙親之情,養育之恩,如同大海,無以可比,觀現今社會,五常道德,沉淪含糊,父不父、子不子、兄不兄、弟不弟,無以倫焉,苦不堪言,敗壞風氣,沉淪無規。古訓曰:「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家有二老,全無煩惱。」可知親如寶,金錢萬貫難買一老,老者即生吾育景之雙親,古言:「一日爲師,終生爲父。」可想而知,師長亦可稱爲雙親,蓋雙親身兼教,養兒女之職,身教,言教,以身作則,世人皆知也。父母恩親 山高海深,十月懷胎,三十哺乳 十年教養,歷盡千辛...

  • 文章宏扬伦理道德端正社会风气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史梅岑 出版时间:1991-04-01
    关键字: 伦理道德 社会风气 现代化 民主 法治

    的生存,人类的安宁,驯致引向自我毁灭的绝境。因此,控制调适消除走向现代化的种种弊端,就成了现代化过程本身应当筹谋解决的重要任务。现在谨就如何加强宏扬伦理道德以端正社会风气,加以硏述。中华文化的特质,是以深洽人心的伦理道德为主,它是以仁爱为基础,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立足点。因此,伦理道德,是我们传统文化中最受重视之一环。也是人对人和谐相处的重要关系。其中包括个人对羣体的关系,个人对他人简的相互关系。亦即家庭、社会、国家、民族所以能维系的重要依据。因此每个人

  • 文章復興中華文化表揚好人好事

    来源期刊:《闽聲》 第13期  出版时间:1967-07-01
    关键字: 好人好事 伦理道德 基本条件 特殊条件

    本刊讯】台北市林森县同鄕会顷接准中华民国各界表扬好人好事运动推行委员会代电嘱发掘好人好事并即向会推荐等,已提交理监事会讨论,并公吿全体会员,如有合于表扬标准者,即向本会推荐,以便作初步审査后,由会提出推荐。五十六年表扬好人好事代表,已自即日起,接受推荐。推荐表应于十月底前,汇寄台北市该会办理,表扬大会于十二月初旬在台北市扩大擧行。表扬好人好事运动委员会规定:此次表扬好人好事代表大会,将以响应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宏扬伦理道德,履行忠孝德行之人士为表扬重点

  • 文章《中華民族倫理、道德、志節之內涵》及《談孝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3卷 第4期  作者:劉紹唐 出版时间:2001-10-01
    关键字: 《谈孝经》 伦理道德 五种孝道 刘绍唐

    痼疾一直困扰著先生身体健康的情况下,他常常秉笔抒情,不时喊出「天高气爽送清风,又是仲秋翠叶红;辄思还乡重赏月,只缘疴疾寄飞鸿。」当他听到家乡改革开放后发生了巨大变化时,又赋诗一首:「月色仍是故乡明,无奈还乡梦难成:但愿乡亲人更健,且听祖国富强声。」中华民族伦理、道德、志节之内涵侨胞 刘绍唐—中华的伦理道德一、中国讲伦理道德,是分开来讲的⑴伦理:我国古人就字义解释,称事物伦类之理为伦理,如朱子曾说过:「讲史,当观大伦理,大治乱之得失」,故我国数千年来对伦理

  • 文章民國初期的孔教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姚志峰 郭大松  出版时间:1998-03-20
    关键字: 孔子 孔教 伦理道德 新文化运动

    説明:本文譯自樂靈生主編、上海廣學會一九二四年出版的《中國差會年鑒》(China Mission Year Book,Editor—in—Chief:Rev.Frank Rawlision,D.D.,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1924)。作者F.C.M.Wei,中文名字及其生平不詳。文章原標題爲《孔教現狀》(The Present Status of Confucianism),考慮文章的內容,以今天的視角,改爲現標題。有人説二十一世紀將會是中國文化的世紀,也有一些學者以爲亞洲四小龍騰飛是儒家文化催生的結果,當然也有不少人爲經濟的發展伴隨著不可避免的道...

  • 文章中國家族制度與倫理思想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2期  作者:楊亮功  出版时间:1983-01-15
    关键字: 家族制度 伦理道德 思想文化 传统观念

    中國社會,向以家族爲本位。故謂「國之本在家。」(孟子)幾千年來,中國政治制度雖有變遷,而家族制度則始終保持存在。因此中國倫理是由家族制度所演成。故謂:「夫孝者,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孝經)又謂:「家齊而後國治。」(大學)西方國家或以國家爲本位,或以個人爲本位,其所演成的倫理思想,顯然與中國不同。一、家族制度之建立古代國家,多起原於氏族,我國亦非例外。蓋上古之民,從事游牧,用旗幟以區牧地,而部落以分。特古代之所謂部落者,不稱國而稱氏,古孝經緯有...

  • 文章國父思想的時代新義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3期  作者:葉學志  出版时间:1984-07-01
    关键字: 三民主义 国父思想 伦理道德 思想文化

    最近,中共對我進行統戰,採用二種方式進行,一是直接對我進行統戰,一是從海外迂迴,海外迂迴方式很多,直接對我進行統戰伎倆也不少,除了政治性、經濟性的統戰之外,也有思想性的統戰。中國國民黨文化工作會及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因於三月十三日擧行「紀念 國父逝世五十九週年座談會」,就 國父思想對當前的局勢、環境、政策來硏究,以免造成了思想上的混淆。彰化敎育學院院長葉學志鄕長曾參與討論,發言如次:

共28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